喜歡金庸武俠故事的人通常也不會錯過《水滸傳》這部名著,事實上金庸老先生本人的創作也是受到過《水滸傳》的啓發的,在《金庸、池田大作對話錄》中兩人就曾就《水滸傳》展開討論,毋庸置疑,金庸對於《水滸傳》的瞭解比一般的讀者還要深刻得多,比如在談及“《水滸傳》中最美女子”、“宋江爲什麼選擇招安”、“金聖嘆與《水滸傳》”等話題的時候金庸都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

(金庸)

金庸的故事中就有不少角色有《水滸傳》中人物的影子,甚至他還直接將一些梁山好漢搬到了自己的故事中,比如本文要提到的那位好漢,那人堪稱梁山最腹黑之人,卻成了金庸筆下的一位大俠。

一、金庸與《水滸傳》

金庸筆下的故事中是有不少水滸元素的,其中最直觀的莫過於《射鵰英雄傳》,這部作品中的主角郭靖就被設定爲“賽仁貴”郭盛的後人,那郭盛在《水滸傳》中只能算是個龍套角色,沒有太多出彩的點,金庸卻爲他編寫了這麼一位英雄後人致敬。

比如在楊鐵心和郭嘯天談論武藝的時候又提到了秦明:“楊鐵心以前與郭嘯天談論武藝,知道當年梁山泊好漢中有一位霹靂火秦明,狼牙棒法天下無雙,但除他之外,武林豪傑使這兵刃的向來極少,因狼牙棒份量沉重,若非有極大膂力,不易運用自如。”

(秦明劇照)

還有飛狐系列中提到過燕青的搏鬥技巧,原著道:“那燕青是宋朝梁山泊上好漢,當年相撲之技,天下無對。這一路拳法傳將下來,講究縱躍起伏,盤拗挑打,全是進手招數。馬行空年紀雖老,身手仍極矯捷,竄高伏低,宛若狸貓。閻基見敵人變招,仍以那十幾招又笨拙又難看的拳腳翻來覆去的使用。”

如果用現在的話來說,那就是金庸蹭了《水滸傳》的熱度,但客觀來說,其實這是金老在致敬《水滸傳》,如果不愛,又怎會引用《水滸傳》中的人物呢?

二、腹黑的好漢

但不難看出一個事實,前文提到的金庸引用過的梁山好漢中並沒有腹黑之人,郭盛沒有太多戲份,沒過多的展現性格,而秦明是個脾氣火爆的莽夫形象,自然談不上玩心計,那燕青則是個講義氣的好兄弟,面對主人盧俊義的驅趕他也不離不棄,可以說十分重情義,不是腹黑之人。

而梁山上真正腹黑的好漢無非就是兩位,一個是那“智多星”吳用,這人作爲梁山的軍師是爲梁山出過不少妙計,確切地說應該是毒計,因爲他想出的計謀通常都是不計後果的,比如秦明被坑得家破人亡都是拜他所賜,可以說這人做事毫無下限,腹黑至極。

(郭靖劇照)

而除了吳用之外,就數那梁山的老大哥宋江最爲腹黑,畢竟吳用想出任何計謀都要經他之口才能做出決定,而多數讀者心中也認可這一點,宋江固有才能,卻也虛僞腹黑至極。

那麼金庸以哪位好漢爲原型塑造了大俠呢?其實就是這宋江了。

三、金庸筆下的大俠

在《金庸、池田大作對話錄》中就有提到過他受《水滸傳》啓發而創作武俠故事的往事。

原文道:“《水滸》衆英雄向朝廷投降了,投降的結果十分悲慘。我學《水滸》寫《書劍恩仇錄》,書中領袖陳家洛與清朝皇帝妥協,受到欺騙,結果十分悲慘,實際上主題是反對向封建官府投降、妥協,含有必須反抗到底的意義。但反抗到底有什麼出路,在那時候的歷史條件下是找不到的。”

(陳家洛劇照)

可見在金庸看來,宋江這個角色並非一無是處,他所做出的招安之舉也純粹是不得已而爲之,在他所處的環境下,的確是沒有更好的路可以走的。

也正因爲如此,金庸以宋江爲原型創作了陳家洛這個角色,陳家洛作爲紅花會總舵主,的確算得上是位大俠,但他最終的結局卻也和宋江一樣落寞,讓人唏噓不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