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華亭市馬峽鎮。一塊塊藥材田裏湧動着豐收的喜悅,溝溝梁梁、山山峁峁,藥農們正在搶抓時機忙碌採藥,一陣濃濃的藥香味撲鼻而來。

“今年夏秋兩季陰雨天氣多,對藥材生長有影響,但從羣衆採挖的情況看,產量還可以。”在該鎮寺溝村一塊藥田裏,華亭市藥材中心主任武小龍把剛挖出的藥材捧在手心仔細看着說道,“羣衆忙碌一年,豐收了,脫貧致富就有了保證。”

保證源於扶持。武小龍介紹,這些年,華亭市圍繞藥材扶貧產業,對貧困戶按照每畝每年補助200元和5袋有機肥、對種植大戶按每畝補助200元進行扶持,2018和2019兩年,累計爲3302戶貧困戶發放藥材種植補貼280.49萬元。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加快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近年來,華亭市緊扣“誰來種地”“怎麼種好地”等問題,圍繞“五大三特”產業佈局,全力推動土地經營權流轉,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進農業公司化、專業化、規模化經營,實施“一鄉鎮特色、一鄉鎮一典型”示範引領工程,做大藥材、核桃、養殖等傳統產業,做優林麝、構樹、花椒等特色產業,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厚植品牌優勢,有效推動了鄉村產業振興。

“政策好,藥價好,這兩年種藥信心一年比一年足。”藥農王安勤一邊哼着曲子戲,一邊起地、刨土、淨根,有韻律的唱腔配合帶節奏的動作,幹勁兒十足。

“去年藥價就非常好,一畝收入都在萬元以上。”王安勤說,“這市場和機遇,一定要抓住,今年開春,我一咬牙種了6畝藥,現在看來這步棋算是走對了。”

“這段時間,獨活收購價都在一斤20元往上,畝收萬元有保障。”王安勤說,“在外界,我們馬峽有‘藥材之鄉’的美譽,藥材品質非常好。”

馬峽地處關山腳下、海拔高、氣候溼潤的環境條件讓這裏成爲藥材生長的適宜區,種植的大黃、獨活、川芎、柴胡等地道中藥材列入甘肅省精品藥材行列,“華亭大黃”、“華亭獨活”兩大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通過國家覈准註冊,並摘得“甘肅省農產品交易會金獎”。

而對於種植藥材與其他傳統農作物,王安勤也能從效益的角度掰扯清楚。“一畝地藥材賣一萬元,頂的上十畝玉米的價格。同樣的成本和付出,但收入沒法比。”王安勤說,“對比數據,哪個產業能致富,我們有底了。”

如今,在馬峽鎮,羣衆靠藥材種植,脫貧奔小康幹勁十足。

趙莊村陽川社趙發堂是一名貧困戶。2016年,村上成立順義聯合社,他第一個入社,當年他就種了4畝柴胡,2017年柴胡成熟,一畝柴胡收入近3000元,這一年就賺了1.3萬元。“窮了那麼多年,終於看到了門路。”現在,他擴種3畝獨活、3畝大黃、4畝木香。通過種植藥材,家庭條件已經明顯改善,日子也逐漸富裕起來。

趙永堂除了自己種植藥材外,還帶動周邊農戶一起種植中藥材,今年種植面積已達10餘畝,收入14萬元。

郭嚮明是深溝村黨支部書記,這兩年,他深入分析村情,提出了“少糧多藥,一村一品”的富民強村思路。2017年,他帶領村社幹部帶頭種植獨活,當年一畝地年產值達4500元以上,羣衆看到了效益,紛紛主動入股合作社,他又提出“居民互助小組”統一銷售的種植新模式,當年,羣衆中藥材產業收入就達到6000元以上。

中藥材種植使深溝村打了一個漂亮的經濟“翻身仗”,但郭嚮明並沒有滿足,他依託向陽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引導更多農戶採取土地、資金、勞動力等入股合作、盈利分紅的形式,建成獨活種植基地1處60畝,帶領全村中藥材產業高效益、高質量方向發展,走出了一條產業興村之路。

“這幾年,藥材價格好,政府扶持力度大,羣衆從藥材種植中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武小龍介紹說,這兩年,馬峽鎮中藥材種植面積增加3000餘畝,達到1.1萬畝,羣衆人均從藥材產業增收5300多元,占人均純收入46.2%。(張小兵)

來源:平涼日報

製作:中共平涼市委網信辦

審覈:雷勇 李一寧 盧姍

編輯:王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