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烧到老家门前,这仗我不打,着实面对不了自己”“让我们成为彼此的英雄”……展厅里,灯光下,透过一封封家书,观展者重回那段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的岁月。

11月1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北京晚报》、中华世纪坛艺术馆联合主办的“致敬最美逆行者——抗疫家书展”在中华世纪坛开幕。早在1月31日,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就与《北京晚报》合作征集“战疫一线家书”,先后征集到家书300余封。此次展览从数百封家书中精选出60余封。台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向部分家书作者赠送了《逆行者家书》样书。

“请小朋友留步。”当主持人想要邀请北京市景泰小学一年级学生李书乐朗诵家书节选时,小女孩却径直走下台去。“你看她,还不懂得‘留步’的意思。”主持人敬一丹笑言。

而就是这个一脸稚气的小女孩,一笔一画写下了对爸爸的惦念:“昨天我们看见新闻里有一位ICU阿姨,她的手都裂了,脸也伤了,困得站着就睡着了。爸爸,你是不是也这样?”

2月7日,李书乐的爸爸李源杰作为北京协和医院第二批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142名队员之一,驰援武汉。抵达武汉的第二天,李源杰就加入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ICU小组轮岗,与小组其他5名队员一起,负责8个床位的患者,每天工作至少8小时以上。

“我每天只要一想到您,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我也用我的努力给你打气。”作文纸上,李书乐的铅笔字规整有力。

展厅里,观展者常久久驻足于一封家书前。北大医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护师李佳辰与妈妈互通的两封家书,记录着两代人接力逆行的动人故事。

李佳辰的妈妈韩金香是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长,2003年曾参与抗击非典。此次疫情暴发后,她鼓励女儿赶赴前线,但女儿出征后,她却辗转难眠。某日深夜,韩金香终于按捺不住,以信件的方式向女儿表达了谆谆叮嘱。

一周后,李佳辰终于来信了:“17年后,我终于成了你。”

图为家书小作者李书乐在展厅里发现了自己写下的家书。本报记者张丹摄

图文:健康报记者 赵星月 张丹

审核:陈会扬 闫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