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非機動車騎入公園是不文明行爲之一。圖爲工作人員正在勸導騎車入園的市民。

近日,聶耳公園管理處向記者反映,部分市民逛公園存在不文明行爲。爲此,記者走進聶耳公園,進行了詳細瞭解與實地體驗。

公園“吐槽”:不文明入園讓我很“苦惱”

“大部分市民的行爲習慣是好的,但少數人的不文明行爲影響了公園的正常運轉。”聶耳公園管理處副主任硃紅瓊說。

首先是遛狗不牽繩的問題。據硃紅瓊介紹,部分市民走進公園遛狗卻不牽牽引繩,有些大型犬隻任由其穿行在人羣中,讓人看了都捏把汗。還有人牽狗入園,卻任其隨地便溺,有礙觀瞻,更影響到公園的環境衛生,增加保潔人員的工作量。

非機動車也時常被騎入園中。“以前是單車、電動車,這兩年又多了共享單車。”硃紅瓊介紹,“雖然保安隨時巡察,但因爲聶耳公園是開放式的,四處都是入口,所以該現象屢禁不止。”

噪聲擾民的問題最爲凸顯。聶耳公園有明文規定:白天12:00至2:30與晚上9:30後,歌舞娛樂禁止帶音響,其他時段音量控制在60分貝以內,但仍有市民屢勸不聽,時常與工作人員發生衝突。硃紅瓊向記者展示了兩段錄於今年5月的視頻:一男子因噪聲擾民被工作人員勸阻,就從地上撿起一塊石頭準備砸向工作人員。當時,雖有安保人員及時制止,但該男子仍情緒激動,欲再次出手。“這個是比較嚴重的情況,但是衝突的確經常發生。很多時候,我們只不過讓他們把聲音關小一點,就被罵‘缺德’,還被他們曲解成‘公園不讓玩,就把門鎖起來成個鬼公園,只有你們幾個’。”硃紅瓊無奈地笑笑。

此外,聶耳公園還存在違規擺攤、掛樹鍛鍊、私自放生等問題。硃紅瓊調出之前的工作照片,向記者展示相關場景:公園入口處、湖邊等地,有人賣包、玩具、魚食等;公園樹木被當作健身器材,人吊在上面鍛鍊。

記者體驗:不文明現象確實存在

10月26日上午9點,記者從紅塔大道入口處走進公園,看到一名女士正在遛狗。小狗未牽牽引繩,跟隨着主人,一會兒跳上一旁的草坪,一會兒又走入人羣,四處溜達。路人不時側目,但該女士並不在意。

兩個小時後,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又將公園走了一圈,看到更多情況:遊樂場處,一輛電動自行車停在樹下;公園入口處,一排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混停在一旁,而該區域並未見車輛可停放標誌;臨近棋陽路入口處的石凳上,一老者在拉二胡,接上“小蜜蜂”(小型擴音器),聲音着實不小;斜對面,還有一老者正在湖邊唱歌,話筒接着大功率音響,他一開口,經過的遊人就會頭一偏試圖躲開;再往前,又有一女士在遛狗,仍是不牽牽引繩,任由小狗四處溜達。

“現在11點,大部分人都回家了,所以情況還算好。下午2點,活動人羣增多,問題更加凸顯。”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呼籲:希望大家文明入園

聶耳公園是一座以紀念人民音樂家聶耳爲主,兼容文化、休息和娛樂的綜合性公園,也是最能讓玉溪人寄託家鄉情懷的公園。種種不文明行爲和現象讓聶耳公園很“受傷”,爲此,管理方呼籲大家文明入園,營造文明、和諧、清爽的公園環境。

“希望大家都能愛護聶耳公園,這不僅是城市文明的要求,還有更真切的原因。”硃紅瓊說,聶耳公園地處市中心,周圍是居民區,玉溪市第一幼兒園也在附近,無論何時,歌舞音量過大都會影響到他人的學習與生活;公園的內湖裏有很多水生植物,已自成生態系統,賣魚食給市民投餵只會污染湖水;私自放生、遛狗不牽繩、騎車入園等行爲,其影響顯而易見。爲了公園的美麗和諧和市民生活品質的不斷提升,這些不文明行爲需要制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