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库?怎么可能!整个店唯一没有库存的车型就是汉,提车都要等个把月呢!”

近日,比亚迪汉由于上险数与官方销量差距较大,引发网友热议,不少人猜测比亚迪饥渴营销、亦或是故意压库营销热销假象。但当我来到上海某比亚迪经销商调查时发现,现在的汉确实是一车难求,销售顾问刘宏斌(化名)所说的这句话,让网友的猜测不攻自破。

比亚迪官方数据显示,定位于品牌旗舰轿车的汉自7月上市以来,销量就持续走高。8月销量达4000辆,9月5612辆,10月7545辆。作为一款C级轿车,这样的成绩创造了自主品牌在该领域的新高度,销量表现甚至超越多款自主B级车。

不过,从上险数来看,汉的热度似乎没有这么高。8月上险数1143辆,9月4028辆,10月5790辆。每月一两千辆的差距的确难免让人产生怀疑,比亚迪汉的热度真有那么高吗?

不少人认为比亚迪有压库存以提高销量数字的嫌疑,或是在通过“饥饿营销”的手段给消费者制造出畅销假象。

上海某比亚迪经销商总经理郑勇(化名)在接受《新车新技术》采访时也否认这些猜测:“汉是目前店里最畅销的车型之一,不仅没库存,提车还要等很久,汉DM提车要等一个月的时间,汉EV大概要40-45天。”

事实上,销量与上险量存在差异是业内的正常情况。一般来说,厂家公布的销量是指批发数据,也就是厂家发给经销商的车辆数量,而非交付给消费者的零售数据。这就意味着,从厂家发货到经销商收货,存在一个在途运输时间,同时,还包括经销商车辆到店的库存时间。

而上险数据则是指车辆交付给用户后,上交强险后的数据。也就是说,官方销量数据存在着运输、库存、上险三段滞后时间,三者相加大约会在半个月到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另外,从下定到绿牌资格审查也需时间。与此同时,新车上市之初,由于要分配试驾车、展车,还会遇到运损车无法销售的情况,这也是销量数据与上险数据存在差距的一方面原因。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车销量趋于稳定后,销量数据与上险数据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小,最终趋于接近。但汉之所以一直存在差距,就在于其一直上涨的市场热度和交付能力的不足。“由于汉使用的刀片电池现在依然面临着产能不足的困扰,比亚迪还没能实现正常的交付,交付时间一直长达1-1.5月。但是市场需求不断提高,订单越来越多,这让差距缩短的时间被延长。这其实不是比亚迪第一次遇到这种问题,此前热销的

元EV(参数|图片),甚至再早的F3(参数|图片)都遇到过交付问题。”

郑勇还透露到:“比亚迪公布的销量数据,可能不是简单的批发数据,也有可能是订单数据。这个数字远比批发销量、上险量高。”11月12日,在第2万辆汉下线仪式上,比亚迪官方表示,汉的订单量已经突破4万辆。

“就我在比亚迪体系内多年的工作经验来说,汉这款车,比亚迪不会搞,也不想饥渴营销。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表现不佳,急需汉来救场,比亚迪定然不会故意延长交付时间来拖累业绩表现。”郑勇在采访最后表示。

《新车新技术》编辑也认为,供不应求是汉销量与上险量始终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从近三个月差距数值与销量、上险量的对比来看,比值其实在不断缩小,这也能证明,比亚迪其实在不断提升汉的生产和交付能力。我们也从比亚迪官方了解到,比亚迪决定今年年底前,在生产刀片电池的弗迪重庆工厂内新建8条生产线,实现20GWh以上的年产能目标,进一步提升汉及后续刀片电池车型的产能。

由于我国的汽车销量数据,存在多种统计途径,各方数据有一定差距在所难免。但可以肯定的是,作为一款轴距达到2920mm的C级轿车,汉的热销实现了自主品牌在行政级轿车市场的突破。对于比亚迪,以及一直寻求品牌向上的自主阵营来说,这是一次莫大的鼓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