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南皮县一座小村庄,有这样一座西汉大墓,掀开层层迷雾,墓主人是谁?

发现

1984年的秋天,河北省南皮县芦庄子的村民慜在村北一处高土台上取土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了一座古代墓葬,其中发现了一批青铜器和玉器。

河北省南皮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听说之后,立即派人前往当地调查,并收集了流散的出土文物。调查后判断此处墓葬当属西汉时期。

因为这座墓葬已经有多处塌陷,不仅已经暴露,而且还会影响当地农民耕作,所以在向河北省文物局申报且取得批准之后,在1987年10月23日河北省省文物研究所协同沧州地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对这座墓葬进行了清理。

随葬品

清理后整理以及征缴随葬品时发现,虽然出土随葬品不多,但是品质还挺好:

其中铜器11件,包括:2件铜鼎、1件铜锺、1件铜镜和7件鎏金镶玉枕构件及鎏金镶玉帐饰;玉器7件,包括:4件玉壁、2件玉握和1件玉琀。

在背严重破坏后仍能发现这么多精致的随葬品,可见墓主人在生前应该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

墓葬里的一堆碎陶片是干嘛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发掘整理报告中对此处墓葬提及的并不多,但是还专门提到了墓穴为土坑,四周发现了大量的碎陶片。

这些碎陶片是干嘛用的?难道是墓主人的随葬品陶器都碎了吗?这么大的数量显然不太像。

把目光放大,视野放宽,山东青岛土山屯汉墓、河北定县中山怀王刘修墓等几处西汉时期的墓葬中也有发现这种棺椁周围、或者墓室四周铺满了破碎陶片的情况,当时的发掘者还专门给这种情况起了个名字,叫“积陶墓”。

这些碎陶片不仅有陶罐、陶碗的碎片,还有一些陶瓦的碎片,显然不是墓主人的实用器破碎掉。

那这一堆碎陶片是干嘛的?只能推测,这些陶片应该是专门放置的,就是为了吸水防潮,或者还有防盗的作用。

还有一种情况,在墓葬中,比如河北省河间市东文庄的几座墓葬,其中M5是相当明显的,用瓦片为墓主人垒成棺材,代替了木棺椁。

墓主人是谁?

由于河北省南皮县芦庄子这座墓葬残破 太过严重,根本没有留下任何墓主人信息,这座汉墓的墓主人是谁,似乎成了一个谜。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刘尊志教授通过研究,一层一层掀开了谜题的神秘面纱。

首先,看墓葬所处的时代:

一个方面,从墓葬形制来看,芦庄子汉墓为覆斗形封土,这在西汉墓葬中相对多见,东汉墓葬则基本是圆形封土。另外,墓葬中有大量碎陶片的“积陶墓”时代基本上均为西汉中晚期。

另一方面,从出土的遗物来看,铜镜为连珠纹钮座的内向八连弧纹昭明镜,是西汉中期偏晚至晚期偏早阶段十分流行的铜镜种类;其他的随葬品通过风格学的分析,也是基本可以 确定为西汉中期偏晚至晚期偏早阶段。

然后是墓葬的等级来看:

一个方面是墓葬的形制,芦庄子西汉墓有面积较大和相应高度的覆斗形封土,时代为西汉晚期偏早或稍早阶段,墓葬等级应相对较高。芦庄子汉墓的形制、规模及椁的砌建等都与邢台南郊西汉南曲炀侯刘迁墓存在较多相近或相似之处,墓葬等级应大致相近或相同。

另一方面是出土遗物来看,芦庄子西汉墓的等级应高于地方一般官吏和贵族的墓葬,墓主的

身份等级可能为列侯或更高级别。不过,芦庄子西汉墓的封土面积及墓葬规模,较众多西汉诸侯王墓,包括与其出土铜器、玉器相同或相近的定县M40、北京大葆台M1及徐州石桥M2等还相差很多,并不能达到诸侯王墓的级别。

芦庄子西汉墓周边较近距离无西汉封国,相对较近的为河间国,但西汉河间国的王陵位置基本确定,大致在今河北沧州市西70公里献县城东一带,与芦庄子西汉墓距离较远,可排除芦庄子汉墓为西汉诸侯王墓的可能性。

由此来看,芦庄子西汉墓不可能是西汉诸侯王墓,而其等级又高于地方一般官吏和贵族的墓葬,并与西汉中期偏晚至晚期阶段的一些西汉列侯墓葬有较多相近或相似之处,故其最大的可能应为西汉晚期偏早或稍早阶段某一列侯墓葬。

到底是谁?

芦庄子村位于今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东南数里,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西汉政府设渤海郡,今南皮一带在西汉时属渤海郡。西汉一代,今冀东南及周边地区分封有较多的侯国。

今南皮县及周边地区在西汉时期分封且属渤海郡的侯国主要有定侯国、杜侯国、童乡侯国、蒲领侯国、平津侯国、合骑侯国、柳丘侯国、章武侯国、高乐侯国、南皮侯国、临乐侯国等 ……(你的家乡属于哪个国?)

其中临乐侯国,置于武帝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四月,王莽时绝,地望在今南皮县东南,其延续时间与芦庄子西汉墓有重合,就位置而言,侯国地望又与墓葬所在地点较为吻合。

因此,从时间、位置及墓葬等级多方面来看,芦庄子西汉墓极可能为西汉临乐侯国某代列侯的墓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