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形成好的行为,摒弃坏的行为,是每个爸妈的期望,也是在育儿中遇到最大的难题。

因为宝宝逐渐有了自我意识,会不断地挑战父母的底线,在这个行为模式形成的过程中,与父母的碰撞中,性格也随之形成,尤其在进入2岁以后,叛逆的表现明显增加,让爸妈深深地体会到,育儿真是太难了!

妈妈自创“积分制”育儿大受欢迎

在一档亲子节目中,有一位妈妈自创了一套“积分制”育儿标准,让大家眼前一亮。

在笔记本上,精确地标示着,宝宝做对的事情,好的事情,就能得到不同的分数奖励,做错的事情,就得扣分,根据情节轻重,奖惩分明,最后宝宝一天下来所得的分数,可以转化为零花钱。

妈妈还告诉宝宝:当你攒够50元零花钱的时候,就可以自己支配,想买什么都可以。

果然,有这套“积分制”标准,宝宝的积极性很高,原来打人骂人、不收拾玩具,不好好吃饭等毛病改善了很多。这立竿见影的效果,妈妈也很满意。

后来这种方法在网上流传开来,很多妈妈纷纷效仿,就连小编我也不例外。

不过,这个方法我用了两个月就急忙喊停了。因为我发现,孩子后来开始主动帮忙做家务,但做完家务就迫不及待地跑到“计分表”前,给自己加分,还总唠叨什么时候才能攒到钱买他心爱的那款机械恐龙。

我突然意识到,育儿从来不是一劳永逸的,这个方法副作用真的不小。

“蜡烛难题”实验:别把奖励想得那么简单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科学家Sam Glucksberg曾经做了一个“蜡烛难题实验”:

他在屋子里放了一些蜡烛、图钉和火柴,要求被测试者把蜡烛想办法附到墙上,并且保证蜡油不滴到桌子上,被测试者被分为两组,他们唯一的区别是,A组的人没有任何奖励,B组的人,前25%完成任务的,能赚5美元,最快完成的能得到20美元。

实验的结果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有奖励的B组,比没有奖励的A组,平均慢了3分半钟!

而且这个实验在后面的40年研究中,结果出奇得一致。

由此得出结论:奖励机制并不能给人带来更好的进步和提升。

教育专家反对“积分制育儿”:错误的奖励“毁娃不倦”

对此,教育专家提出反对意见:这种“积分制”无非就是把奖励具体、细化,其实对孩子的成长并没有什么好处。

1)太过功利性的奖励会小关注点,让思路变狭窄

奖励如果带有明显的功利性,比如给孩子金钱、买玩具、可以看电视玩游戏等,会让孩子把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在奖励本身,孩子做事情的思路会受到极大的限制,跳不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孩子慢慢变成一个只为了完成指令而完成指令的“工具人”,发散式思维、跳跃式思维都会逐渐消失了。

2)破坏孩子进步动机,看不到自己的价值

长期用奖励育儿,孩子的目的就局限在获得奖励上,为了得到奖励而做正确的事,他反而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没有内在的驱动力,也就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在哪儿,价值感消失,就会走向相反的自卑自轻的极端。

3)减弱外界刺激,行为就无法持续

一旦父母把奖励降低,来自外界的刺激减弱了,孩子就会觉得做什么都没有动力了,时间长了,任何奖励都会变得索然无味,孩子的行为就无法持续下去。将来孩子长大了,谁会一直给孩子奖励刺激他进步呢?

4)容易反噬父母

奖励如果降低,自然会引发孩子的不满,所以奖励标准只能越升越高。这样一来,孩子很容易反噬父母,一旦不满足他的要求,孩子就会以极端方式威胁父母,继而成为养不熟的“白眼狼”。

正确的奖励应该这么做

奖励不是不可取,而是要用科学的方法。

1)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给孩子的奖励,可以是口头上的夸奖称赞,可以是一个拥抱,可以是一个吻,但要注意,要肯定孩子的行为习惯,而不是肯定结果。物质奖励可以有,但只作为辅助,并且不能成为习惯。

2)摆正奖励的目的

让孩子明确知道,父母给他奖励,并不仅仅因为孩子做对了事情,更多是源于父母对他无私的爱。因为孩子对父母是最重要的存在。

3)把奖励变成惊喜

爸妈不妨把日常的奖励变成惊喜,这样一份小小的奖励,就能起到最大的效果,孩子不会因为频繁的奖励而麻木,更有动力取得进步。#玩具#思维#蜡烛收藏

不过,这个方法我用了两个月就急忙喊停了。因为我发现,孩子后来开始主动帮忙做家务,但做完家务就迫不及待地跑到“计分表”前,给自己加分,还总唠叨什么时候才能攒到钱买他心爱的那款机械恐龙。

我突然意识到,育儿从来不是一劳永逸的,这个方法副作用真的不小。

“蜡烛难题”实验:别把奖励想得那么简单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科学家Sam Glucksberg曾经做了一个“蜡烛难题实验”:

他在屋子里放了一些蜡烛、图钉和火柴,要求被测试者把蜡烛想办法附到墙上,并且保证蜡油不滴到桌子上,被测试者被分为两组,他们唯一的区别是,A组的人没有任何奖励,B组的人,前25%完成任务的,能赚5美元,最快完成的能得到20美元。

实验的结果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有奖励的B组,比没有奖励的A组,平均慢了3分半钟!

而且这个实验在后面的40年研究中,结果出奇得一致。

由此得出结论:奖励机制并不能给人带来更好的进步和提升。

教育专家反对“积分制育儿”:错误的奖励“毁娃不倦”

对此,教育专家提出反对意见:这种“积分制”无非就是把奖励具体、细化,其实对孩子的成长并没有什么好处。

1)太过功利性的奖励会小关注点,让思路变狭窄

奖励如果带有明显的功利性,比如给孩子金钱、买玩具、可以看电视玩游戏等,会让孩子把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在奖励本身,孩子做事情的思路会受到极大的限制,跳不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孩子慢慢变成一个只为了完成指令而完成指令的“工具人”,发散式思维、跳跃式思维都会逐渐消失了。

2)破坏孩子进步动机,看不到自己的价值

长期用奖励育儿,孩子的目的就局限在获得奖励上,为了得到奖励而做正确的事,他反而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没有内在的驱动力,也就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在哪儿,价值感消失,就会走向相反的自卑自轻的极端。

3)减弱外界刺激,行为就无法持续

一旦父母把奖励降低,来自外界的刺激减弱了,孩子就会觉得做什么都没有动力了,时间长了,任何奖励都会变得索然无味,孩子的行为就无法持续下去。将来孩子长大了,谁会一直给孩子奖励刺激他进步呢?

4)容易反噬父母

奖励如果降低,自然会引发孩子的不满,所以奖励标准只能越升越高。这样一来,孩子很容易反噬父母,一旦不满足他的要求,孩子就会以极端方式威胁父母,继而成为养不熟的“白眼狼”。

正确的奖励应该这么做

奖励不是不可取,而是要用科学的方法。

1)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给孩子的奖励,可以是口头上的夸奖称赞,可以是一个拥抱,可以是一个吻,但要注意,要肯定孩子的行为习惯,而不是肯定结果。物质奖励可以有,但只作为辅助,并且不能成为习惯。

2)摆正奖励的目的

让孩子明确知道,父母给他奖励,并不仅仅因为孩子做对了事情,更多是源于父母对他无私的爱。因为孩子对父母是最重要的存在。

3)把奖励变成惊喜

爸妈不妨把日常的奖励变成惊喜,这样一份小小的奖励,就能起到最大的效果,孩子不会因为频繁的奖励而麻木,更有动力取得进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