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形成好的行爲,摒棄壞的行爲,是每個爸媽的期望,也是在育兒中遇到最大的難題。

因爲寶寶逐漸有了自我意識,會不斷地挑戰父母的底線,在這個行爲模式形成的過程中,與父母的碰撞中,性格也隨之形成,尤其在進入2歲以後,叛逆的表現明顯增加,讓爸媽深深地體會到,育兒真是太難了!

媽媽自創“積分制”育兒大受歡迎

在一檔親子節目中,有一位媽媽自創了一套“積分制”育兒標準,讓大家眼前一亮。

在筆記本上,精確地標示着,寶寶做對的事情,好的事情,就能得到不同的分數獎勵,做錯的事情,就得扣分,根據情節輕重,獎懲分明,最後寶寶一天下來所得的分數,可以轉化爲零花錢。

媽媽還告訴寶寶:當你攢夠50元零花錢的時候,就可以自己支配,想買什麼都可以。

果然,有這套“積分制”標準,寶寶的積極性很高,原來打人罵人、不收拾玩具,不好好喫飯等毛病改善了很多。這立竿見影的效果,媽媽也很滿意。

後來這種方法在網上流傳開來,很多媽媽紛紛效仿,就連小編我也不例外。

不過,這個方法我用了兩個月就急忙喊停了。因爲我發現,孩子後來開始主動幫忙做家務,但做完家務就迫不及待地跑到“計分表”前,給自己加分,還總嘮叨什麼時候才能攢到錢買他心愛的那款機械恐龍。

我突然意識到,育兒從來不是一勞永逸的,這個方法副作用真的不小。

“蠟燭難題”實驗:別把獎勵想得那麼簡單

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科學家Sam Glucksberg曾經做了一個“蠟燭難題實驗”:

他在屋子裏放了一些蠟燭、圖釘和火柴,要求被測試者把蠟燭想辦法附到牆上,並且保證蠟油不滴到桌子上,被測試者被分爲兩組,他們唯一的區別是,A組的人沒有任何獎勵,B組的人,前25%完成任務的,能賺5美元,最快完成的能得到20美元。

實驗的結果大大出乎人們的意料,有獎勵的B組,比沒有獎勵的A組,平均慢了3分半鐘!

而且這個實驗在後面的40年研究中,結果出奇得一致。

由此得出結論:獎勵機制並不能給人帶來更好的進步和提升。

教育專家反對“積分制育兒”:錯誤的獎勵“毀娃不倦”

對此,教育專家提出反對意見:這種“積分制”無非就是把獎勵具體、細化,其實對孩子的成長並沒有什麼好處。

1)太過功利性的獎勵會小關注點,讓思路變狹窄

獎勵如果帶有明顯的功利性,比如給孩子金錢、買玩具、可以看電視玩遊戲等,會讓孩子把所有的關注點,都放在獎勵本身,孩子做事情的思路會受到極大的限制,跳不出固有的思維模式,孩子慢慢變成一個只爲了完成指令而完成指令的“工具人”,發散式思維、跳躍式思維都會逐漸消失了。

2)破壞孩子進步動機,看不到自己的價值

長期用獎勵育兒,孩子的目的就侷限在獲得獎勵上,爲了得到獎勵而做正確的事,他反而不明白爲什麼要這麼做,沒有內在的驅動力,也就看不到自己的價值在哪兒,價值感消失,就會走向相反的自卑自輕的極端。

3)減弱外界刺激,行爲就無法持續

一旦父母把獎勵降低,來自外界的刺激減弱了,孩子就會覺得做什麼都沒有動力了,時間長了,任何獎勵都會變得索然無味,孩子的行爲就無法持續下去。將來孩子長大了,誰會一直給孩子獎勵刺激他進步呢?

4)容易反噬父母

獎勵如果降低,自然會引發孩子的不滿,所以獎勵標準只能越升越高。這樣一來,孩子很容易反噬父母,一旦不滿足他的要求,孩子就會以極端方式威脅父母,繼而成爲養不熟的“白眼狼”。

正確的獎勵應該這麼做

獎勵不是不可取,而是要用科學的方法。

1)以精神獎勵爲主,物質獎勵爲輔

給孩子的獎勵,可以是口頭上的誇獎稱讚,可以是一個擁抱,可以是一個吻,但要注意,要肯定孩子的行爲習慣,而不是肯定結果。物質獎勵可以有,但只作爲輔助,並且不能成爲習慣。

2)擺正獎勵的目的

讓孩子明確知道,父母給他獎勵,並不僅僅因爲孩子做對了事情,更多是源於父母對他無私的愛。因爲孩子對父母是最重要的存在。

3)把獎勵變成驚喜

爸媽不妨把日常的獎勵變成驚喜,這樣一份小小的獎勵,就能起到最大的效果,孩子不會因爲頻繁的獎勵而麻木,更有動力取得進步。#玩具#思維#蠟燭收藏

不過,這個方法我用了兩個月就急忙喊停了。因爲我發現,孩子後來開始主動幫忙做家務,但做完家務就迫不及待地跑到“計分表”前,給自己加分,還總嘮叨什麼時候才能攢到錢買他心愛的那款機械恐龍。

我突然意識到,育兒從來不是一勞永逸的,這個方法副作用真的不小。

“蠟燭難題”實驗:別把獎勵想得那麼簡單

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科學家Sam Glucksberg曾經做了一個“蠟燭難題實驗”:

他在屋子裏放了一些蠟燭、圖釘和火柴,要求被測試者把蠟燭想辦法附到牆上,並且保證蠟油不滴到桌子上,被測試者被分爲兩組,他們唯一的區別是,A組的人沒有任何獎勵,B組的人,前25%完成任務的,能賺5美元,最快完成的能得到20美元。

實驗的結果大大出乎人們的意料,有獎勵的B組,比沒有獎勵的A組,平均慢了3分半鐘!

而且這個實驗在後面的40年研究中,結果出奇得一致。

由此得出結論:獎勵機制並不能給人帶來更好的進步和提升。

教育專家反對“積分制育兒”:錯誤的獎勵“毀娃不倦”

對此,教育專家提出反對意見:這種“積分制”無非就是把獎勵具體、細化,其實對孩子的成長並沒有什麼好處。

1)太過功利性的獎勵會小關注點,讓思路變狹窄

獎勵如果帶有明顯的功利性,比如給孩子金錢、買玩具、可以看電視玩遊戲等,會讓孩子把所有的關注點,都放在獎勵本身,孩子做事情的思路會受到極大的限制,跳不出固有的思維模式,孩子慢慢變成一個只爲了完成指令而完成指令的“工具人”,發散式思維、跳躍式思維都會逐漸消失了。

2)破壞孩子進步動機,看不到自己的價值

長期用獎勵育兒,孩子的目的就侷限在獲得獎勵上,爲了得到獎勵而做正確的事,他反而不明白爲什麼要這麼做,沒有內在的驅動力,也就看不到自己的價值在哪兒,價值感消失,就會走向相反的自卑自輕的極端。

3)減弱外界刺激,行爲就無法持續

一旦父母把獎勵降低,來自外界的刺激減弱了,孩子就會覺得做什麼都沒有動力了,時間長了,任何獎勵都會變得索然無味,孩子的行爲就無法持續下去。將來孩子長大了,誰會一直給孩子獎勵刺激他進步呢?

4)容易反噬父母

獎勵如果降低,自然會引發孩子的不滿,所以獎勵標準只能越升越高。這樣一來,孩子很容易反噬父母,一旦不滿足他的要求,孩子就會以極端方式威脅父母,繼而成爲養不熟的“白眼狼”。

正確的獎勵應該這麼做

獎勵不是不可取,而是要用科學的方法。

1)以精神獎勵爲主,物質獎勵爲輔

給孩子的獎勵,可以是口頭上的誇獎稱讚,可以是一個擁抱,可以是一個吻,但要注意,要肯定孩子的行爲習慣,而不是肯定結果。物質獎勵可以有,但只作爲輔助,並且不能成爲習慣。

2)擺正獎勵的目的

讓孩子明確知道,父母給他獎勵,並不僅僅因爲孩子做對了事情,更多是源於父母對他無私的愛。因爲孩子對父母是最重要的存在。

3)把獎勵變成驚喜

爸媽不妨把日常的獎勵變成驚喜,這樣一份小小的獎勵,就能起到最大的效果,孩子不會因爲頻繁的獎勵而麻木,更有動力取得進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