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孟子有句預言:“五百年必有王者興。”這句話是在說朝代更替是必然規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不變原則,然而實際上中原王朝沒有哪一個的國祚是超過三百年的。縱觀歷史,我們會發現中國人往往喜歡把王朝的滅亡歸結於昏君誤國和姦臣當道,其實如果仔細讀史書會發現腐朽的是整個官僚團體。

兩漢的滅亡都跟外戚勢力脫不開干係。單說東漢,漢順帝性格軟弱,皇后梁氏的家族梁家外戚專權,朝政腐敗。 漢順帝駕崩後,年僅1歲的漢衝帝繼位,皇太后梁氏攝政, 不到一年漢衝帝因病去世,梁太后的兄長梁冀擁立年僅8歲的漢質帝繼位,朝政已經牢牢把控在梁氏兄妹手中。漢質帝聰明早熟,曾有一次當着羣臣的面斥責梁冀跋扈,於是在繼位1年後,梁冀安插在漢質帝身邊的親信毒死了漢質帝,如此皇位再次空缺出來。

▲漢順帝劇照

梁冀來到宮中找妹妹商議新立皇帝的事宜,這時候梁太后的心思卻不在這上面,因爲她的妹妹梁女瑩即將嫁給十五歲的蠡吾侯劉志,梁太后正在操辦這件婚事。劉志也快馬加鞭從封國趕過來要娶媳婦,這時候他的內心還是很得意的,畢竟從此可以靠上樑氏這座大山,大概一生可保平安了。劉志當然想不到還有另一樁天大的富貴要落到他頭上,當然有了這一樁富貴,梁氏反而從靠山變成了負擔,這更是劉志意料之外的。

▲東漢南北宮照片

宮中,得知哥哥來意的梁太后略一思量,覺得剛好可以讓妹夫劉志繼位當皇帝,這樣妹妹再次成爲皇后, 梁家的政治資本會更上一層樓,對朝局的把握是很有利的。 不過兄妹倆也不是沒有顧慮,因爲比起前面幾個毛孩子皇帝,劉志的年齡已經足夠大了,有了是非判斷能力,再等幾年就可能不太好控制了。但是梁太后是什麼人?當年漢順帝被她收拾得服服帖帖,還不是沒出什麼亂子?這劉志也不過一個15歲的少年,還能翻出了天去?

02

說實在的,梁氏兄妹倆也不可能確保梁家能夠世世代代有這樣的地位,現在的權勢終究只是空中樓閣, 一旦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梁家都可能會萬劫不復,特別是隨着兄妹倆的年齡增長,精力也會出現衰退,不可能一直把控着朝政, 所以他們只能儘可能想辦法實現個平穩過渡。扶持劉志就是一次嘗試。

▲劉志畫像

當然,這只是兄妹倆的決定。 對於朝臣而言,他們苦梁氏久矣,很不願意看到傀儡皇帝一個個地在他們手中輪換,讓他們成爲有實無名的皇帝。 所以朝臣們屬意清河王劉蒜,這是一個年長成熟而且品行正直的宗室子弟,有他和朝臣裏應外合,梁氏很快就會被排擠出中樞。梁氏兄妹和朝臣們自然是兩不相讓,誰都說服不了誰。所以打破僵局的辦法只有一個——引入新的棋手。 至少對於東漢朝堂而言,宦官是足以與朝臣、外戚匹敵的第三大勢力,在朝臣與外戚相持不下時宦官站在哪邊,哪邊就能勝利。

▲漢代皇宮圖冊照片

當時宦官勢力的代表人物是曹騰,與梁冀是老朋友了。曹騰也沒打馬虎眼,直截了當地選擇支持劉志,因爲劉蒜太過剛正,繼位後一定會清算梁家,而宦官勢力和外戚的勾連很深,外戚倒黴宦官也不會好過,所以宦官跟外戚的利益是共同的。 於是劉志就這麼登上了皇位,委曲求全、裝聾作啞的當了13年“擺設”。他的一舉一動都在梁冀的監視下,根本沒有任何人身自由。已經長成的皇帝自然很不甘心,但是梁家勢力太強大了,他如果敢貿然反抗就一定會步漢質帝的後塵。

▲劉志帝陵——宣陵

劉志的皇后去世得很早,於是梁冀的妻子孫壽就將過繼來的,鄧香的女兒鄧猛女推薦給劉志,鄧猛女生得貌美如花,得到了劉志的專寵。愛屋及烏之下,劉志對鄧猛女母家自然也是照顧有加,而梁家卻因爲積怨很深沒有得到劉志的感激。 鄧猛女的母親被封爲長安君後,梁冀非常惱火劉志的“忘恩負義”,於是準備刺殺長安君。長安君提前得到消息,趕緊到宮裏請求避難, 就是這件事徹底惹惱了劉志。

劉志其實早就有所佈置,但是一直是顧慮重重,下不了決心。 而這次丈母孃都面臨生命危險,劉志終於選擇了崛起,與5名中常侍合謀率軍突襲梁冀府,梁冀夫婦自知再無生機,於是雙雙自殺。當然,劉志敢下如此辣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梁太后早在之前就已經去世了。 就這樣,劉志這個無能皇帝,可以說是岳母崛起,奪回了皇權。

結語

看完這個故事後想必大家也能明白,一個王朝末世朝局能混亂到什麼程度了。即使後世刻意打壓外戚勢力的朝代,也會出現朝中政治家族越來越大,門生故舊遍佈朝堂的現象,這時候這個集體就會爲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一切代價,加上整個國家冗員難以清理、土地兼併嚴重、地方苛捐雜稅繁多、稅費被地方私吞而中央收不上導致財政崩潰等問題……總之,封建制度下的王朝永遠打不破這個魔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