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父母还在,孩子永远是孩子,这句话读起来温情满满,但是现实却并不是这样。很多人虽然已经成年了,在家长的眼中还是个“宝宝”,这种听起来温馨的溺爱,其实已经“毁”掉了很多孩子。

最近看到了个视频,一名4岁的小宝宝正在做晚饭,在做饭之前,他独自去了超市购买了食材,并且回家后自己清洗干净,操作了起来。在做饭的过程中,因为个子太矮不小心摔了一跤,他不仅没有哭闹,还开始了自嘲:“成功面前就是有这么多磨难。”

相信很多家长看到了这个视频都很喜爱这位小男孩,可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家长愿意在孩子4岁时就主动培养他的自立能力呢?记得曾经看到邻居家的女儿都要高中毕业了还不会系鞋带,而邻居只是轻轻地一笑:“他还是个孩子。”这样的父母在生活中又会有多少呢?

他才30岁,还是个孩子!

曾经微博上有个很火的新闻,一名男子路过宠物店的时候,被小狗绊了一下,他恼羞成怒把狗当场摔死,狗主人看到后直接报了警,并且要求道歉与赔偿。可是直到这件事不被关注,男子都没有道歉,赔偿的钱也是父母送过去的,他的父母十分愤怒:“有必要这么追究吗?他还是个30岁孩子,平时很老实的。”

这句话听起来实在太可笑了,4岁的真宝宝就可以完整处理好一件事情,而这位男子都30岁了,还只是个“宝宝”。

从以上这两个事例就可以看出,独立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没有独立性的孩子永远走不长远。

一位美国的著名心理学家曾经根据孩子的独立性做过相关的研究实验,结果证明:一个孩子能否成功与他的智商没有太大的联系性,与他的独立性有很大关系,拥有独立性的孩子成功的几率比依赖性强的孩子要大很多。所以家长们要想让孩子更好地成长,就要学会适当的放手,让孩子独立起来。

独立是孩子们在社会上立足的基础,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孩子人格进行自我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拥有自我意识,并且产生想要独立的欲望。这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渴望,不懂得给孩子空间的父母,只会剥夺掉孩子成长的机会,让孩子掉进依赖与溺爱的深渊,没有自己的思想,变成一个巨婴。

会放手的父母,才能教育出成功的孩子:

独立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孩子从依赖父母到自己能完整处理事情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孩子难免要犯错或者经历挫折,父母面对孩子受挫时的放手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只有孩子独立了,才会有责任感与承担能力,才能不在30多岁还是个“宝宝”。

一、相信孩子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就是安全感,孩子有了安全感,才会自信自尊自爱,才能放心与他人建立信任联系。

这个安全感就来源于父母,一个和谐的家庭是基础,但是父母的相信与支持才是独立生长的最好营养,家长相信孩子,放手让孩子独立思考,单独处理事情,那么孩子就会感受到父母的信任,有了自信与安全感,从而才能变得独立。

二、不随意否定孩子

瑞士的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得出过这样的结论:1到6岁的孩子,他们的所有精力热情都放在了自我人格的构建中。

在这个构建的过程中,孩子通过外界的刺激来重塑自我,所以家长们一定不要随意地否定孩子,认为孩子年龄小,办不成大事。这样会阻碍孩子的自我塑造,打击孩子的独立意识,让孩子彻底养成依赖父母生长的模式。

三、设立外界平台

家长们要支持孩子走出家的这个保护圈,只有接触到人群,孩子的独立能力才会得到锻炼。孩子很难自己扩展出交际圈,所以家长们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些平台,比如多举办聚会或者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

让孩子有接触外界的平台,从而可以发展出自己的交际圈,变得更加独立。

我是宝妈,一位成长中的多平台作者,关于今天的话题,各位家长们有什么看法,都可以分享到评论区,我会定期查看,我们一起解决,共同进步,让你我的育儿道路,互相陪伴,不再孤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