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明天就是小雪節氣了,小雪是入冬後的第2個節氣,東北地區已經開始下起了大雪,應時又應景(讓穿着短袖正在吹空調的廣東小編好生羨慕)。小雪節氣後,意味着天氣會一天比一天寒冷,我們除了要做好防寒保暖,飲食上也要做出一些調整,多喫一些暖身潤燥的食物,小雪節氣,7個“第一”要常喫,暖好身子,順利過寒冬。一肉:羊肉

民間有“冬不食羊不爲補“的說法。喝一碗熱乎乎的羊肉湯, 可以增加人體內的熱量,抵禦風寒,又可改善手腳冰涼怕冷的情況。羊肉最好和一些涼性的蔬果搭配燉着喫或者煮湯,這樣更利於消化,也不易上火。一菜:蘿蔔

白蘿蔔是冬季食物的第一菜,素有“小人蔘”的美稱,爽脆多汁的白蘿蔔熱量低,還富含纖維素,做肉菜或者煮湯時和蘿蔔搭配一起煮,既能清涼去火,還有利消化。

【蘿蔔羊肉湯】食材:羊肉 300克、蘿蔔 1根、馬蹄 7個、紅棗 6顆、當歸 2片、桂圓 5個、生薑 適量、香菜 適量

做法:羊肉沖洗乾淨後焯水備用,蘿蔔去皮後切塊,馬蹄削皮備用,鍋裏放少許油,放入1塊拍散的生薑炒香,然後倒入羊肉翻炒至微焦,倒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然後轉入瓦鍋裏,放入馬蹄、當歸、紅棗,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50分鐘,放入蘿蔔繼續煮20分鐘,最後放入食鹽調味即可。一零食:栗子

入冬後,最受歡迎的乾果就是板栗了,冬天的板栗口味甜糯、營養豐富,板栗中含有豐富的澱粉、蛋白質、脂肪、B族維生素等,做成糖炒板栗當做零食,好喫營養又健康。

【糖炒栗子】

做法:生板栗用清水浸泡10分鐘,撈起瀝乾水擦乾,將板栗放在廚房紙或者抹布上面,用刀在板栗頂部劃十字刀,用布墊着能防止打滑。板栗全部處理好後放入炒鍋裏,加入沒過板栗的清水,放入冰糖和少許油,大火煮開後轉中小火煮至板栗全部開口,然後把鍋裏的水分收幹即可。一補:枸杞

常言道:“一年四季喫枸杞,人可與天地齊壽”,枸杞富含枸杞蛋白多糖、維生素C、磷、鐵等多種營養成分,是四季常食佳品。

【枸杞菠菜小米粥】

食材:小米 1碗,菠菜 1棵,枸杞 20克,鹽 適量

做法:小米淘洗一遍,然後浸泡20分鐘,枸杞用清水浸泡着備用。菠菜洗乾淨切絲。鍋裏放入適量水,水沸騰後把小米倒入鍋中,這樣纔不會粘鍋,水再沸騰後轉小火煮20分鐘,然後放入菠菜絲、枸杞煮1分鐘,最後加入適量食鹽即可。一飲:紅糖水

寒冷的冬季,別喝奶茶冷飲了,一杯紅糖水更爲適宜。紅糖有着“東方巧克力”的美譽,和紅皮花生、紅豆、紅棗、枸杞一起煮水喝,暖身又暖心。

【五紅水】

食材:紅棗,紅豆,花生,枸杞,紅糖

做法:紅棗洗淨去核,將紅棗、紅豆、紅皮花生和枸杞一起浸泡10分鐘,然後放入小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20分鐘,然後放入紅糖繼續煮5分鐘,煮好後趁熱喝哦。一雜糧:紅薯

冬天正是紅薯大量上市的季節,紅薯富含膳食纖維,熱量非常低,低脂營養又飽腹,很適合想要減肥的小夥伴喫。

【藜麥紅薯銀耳粥】

食材:紅薯 ,藜麥,銀耳,冰糖

做法:銀耳泡發後剪掉銀耳根,將撕碎的銀耳放入鍋裏,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30分鐘,然後放入切成小塊的紅薯和淘洗乾淨的藜麥,蓋蓋繼續煮20分鐘左右,紅薯煮至軟綿後放入冰糖即可。一黑:黑芝麻

“秋喫白,冬喫黑”,冬季要多喫一些黑色食物。黑芝麻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維A、維E等營養成分,入冬後常喫黑芝麻,好處多多。

【黑芝麻小饅頭】

食材:黑芝麻 80g,牛奶 105g,麪粉150g,白糖 50克,酵母 3克

做法:黑芝麻要先沖洗一下,瀝乾水後放入鍋裏炒幹炒香,然後用料理機把黑芝麻打碎。把打碎的黑芝麻和麪粉、牛奶、酵母混合在一起,揉成麪糰後蓋上保鮮膜,發酵至兩倍大,發酵好的麪糰揉一下排氣,搓成長條後切成小饅頭,鍋裏燒開水,把饅頭上鍋蒸25分鐘即可。

一果:熟梨

小雪節氣後,天氣寒冷乾燥,再加上暖氣、空調,嗓子很容易幹癢上火,這個時候喫雪梨是再好不過了,冬天天氣寒冷,把雪梨煮熟了喫,既能下火,也不會太寒涼。

食材:雪梨、山藥、銀耳、枸杞、冰糖

做法: 銀耳提前泡發後剪碎,這樣容易出膠,我比較喜歡用高壓鍋煮銀耳,出膠快又省時。把銀耳放入高壓鍋裏,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上氣後轉小火壓30分鐘,然後關火放氣。將雪梨和山藥去皮後切成小塊,放入高壓鍋裏大火煮15分鐘,最後放入冰糖即可。

明日小雪,別忘給家人喫“八寶”,應季而食,順應時節身體棒。喜歡美食的朋友們可以關注“有點煮意”,小編每天都會分享不一樣的美食菜譜。本圖文作品系“有點煮意”原創,您的關注、轉發和評論對有點煮意是最大的鼓勵和支持,嚴禁不良自媒體盜用,盜用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