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江南一品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童年记忆# 自记事起,家里的咸菜就是“萝卜条子靠酱碗”。秋天,父亲把大萝卜冲洗干净,放到一个比我们小孩子还高的大缸里面,挑满水,撒足大青盐粒子,一家子全年的咸菜基本有保障了。

开春天暖了,母亲作一缸酱,葱蒜抿着吃,或蒸熟了吃。不过,美味也有。暮春初夏时节,一有串乡叫卖 小葱的小贩来,母亲赶紧拿几个自家的鸡蛋,换上半斤一斤的,够好几天解馋的。

生产队有个小菜园,夏天蔬菜收获后,隔三差五的给每家分配点 豆角、茄子等,数量不多,总觉是菜之上品,人间美味。

那时每家基本上都没有炒菜的油,茄子是切成块,放上葱花儿、盐、酱,蒸干粮时稍带蒸熟了,然后拌着吃。或者蒸熟透了,捣成 茄泥,放盐和蒜泥,如果能点上一点香油,兄妹几个会挣抢着吃。

过年时,大年三十晚上和初一中午会包饺子,孩子们总会吃到不能再吃为止。 七月十五给先祖上坟时,八月十五中秋时,总会蒸两锅包子,孩子们趁机解馋。时至今日,一见到饺子、包子这些带“馅儿”的,口水不觉得就多起来。小的时候,过年或节日临近,总会有一种莫名的兴奋与激动,好吃的有了,身上的破衣服也可以扔到一边去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