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个月,一则对郭麒麟的深度采访,令大家重新审视了“挫折教育”这柄双刃剑,而正当全网都在同情郭麒麟的童年,在猜测郭老师看完视频后,会不会后悔,从而寻求与儿子的真正“和解”呢?

在德云社的团综中,郭老师却给了大家一个瞠目结舌的答案。

一直以来,在德云社的粉丝中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生子当如郭麒麟”。

大林懂事周到的处事情商,谦卑有礼的待人接物,勤奋努力的成长奋斗,都被德云社的粉丝津津乐道。

哪怕不是郭麒麟的粉丝,而只要喜欢传统艺术,喜欢德云社,喜欢郭德纲,甚至仅仅偶尔从其他节目中看了一眼郭麒麟,都很少有人不爱这个孩子。

所以,很多人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

一种是喜欢郭麒麟的,一种是还不认识郭麒麟的。

几年之前的郭麒麟,话语权与出镜的机会还都远远比不上父亲。

所以,我们所看到的经常是一个艰难奋斗的父亲骄傲地展示自己的得意“作品”,不论是教育儿子,还是捧徒弟,无疑都很成功。

德云社也成为娱乐圈一个独特的存在,师徒父子,兄友弟恭,其乐融融地恪守着中国的传统礼仪。

这种难得的氛围,身为局外人的网友们也都非常好奇和向往,可以说这种传统的气质本身也是德云社的魅力之一。所以,虽然大家都知道传统行当学艺苦,但是很少有人能感同身受地的去理解到底有多苦。

大家都知道郭麒麟的成长中,父亲一直实施严格的“挫折教育”,之前大都仅仅惊叹于郭德纲教育的成功,却很少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去观察和体会。

最近几年,郭麒麟不论是在拍电影电视剧方面,还是娱乐综艺方面,都有很突出的表现,甚至有风头盖过父亲的势头。而他本人也终于收获了越来越多的完全属于自己的粉丝。

为什么这么说呢?

几年前郭麒麟当然也有粉丝,但是从相声界积累的粉丝,基本也都会喜欢德云社和郭老师,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德云社和郭老师,才爱屋及乌的喜欢郭麒麟,所以,自然是觉得郭麒麟的成绩完全来自于郭老师“挫折教育”方式的成功。

当郭麒麟的那段关于父子情感的深度访谈被放出来,大家才震惊的发现,原来“挫折教育”对孩子的伤害会那么深。

郭麒麟从小没有长在父亲身边,被接到父亲身边的时候,正是处于孩子的敏感叛逆期,生疏的父母,还有一大群素昧谋面的师兄弟,使得郭麒麟更加缺乏安全感。

郭老师永远是人前教子,虽然他说过从来没有打过郭麒麟,但是严酷的话语和冷淡的态度,远比动手打人伤人更深。

这一点,从郭老师徒弟身上也有所展现,杨九郎就曾经直接对郭老师说:

“其实当我们犯了错误,我是希望您能劈头盖脸卷我们一顿。”

但是,郭德纲最严厉的处罚其实是沉默和冷淡,连“莽撞人”烧饼也最怕师父不理自己。

好东西永远先给别人吃,在自己家吃东西,还得问问可以不可以,很多人开始只是注意到了郭麒麟家教好,但是很少去想,一个孩子到底经历了多少心碎,压抑了多少天性,才能变成这样?

但是,当说到那些过往的时候,他用的词是“都过去了”。

他没有说不介意,没有说原谅和理解,只是说都过去了。

看完访谈,很多人都开始重新思考“挫折教育”的意义和方法,也猜想郭老师看完采访会不会也有一些后悔。

不过,看完团综,大家才发现自己想多了。

郭老师在节目中特意提起了之前的采访,并对郭麒麟说“最近你的粉丝都替你鸣冤啊?”

郭麒麟依旧淡淡说着“都过去了。”想跳过这一趴,但是父亲没有给他机会。

郭德纲解释了自己为什么这么做:因为他觉得他家的基因里面有“小性”的成分,并且发现郭麒麟依旧有这个苗头,所以,选择自己亲自动手击碎他的敏感和自尊,这样才能在社会上不被伤害。

这也许就是他们口中的“互相成就”,挫折教育不是一般的家庭可以使用的,否则失去的亲情远比收获的成果更触目惊心。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郭老师的和解方式还是“不服软”,想跟儿子解释,话出口却是说儿子有“小性,小心眼”的苗头,为了帮他成长才如此,这也许是实情,却难免令孩子心里不舒服。

其实,郭老师也是身负的责任太重,而且当严父久了,太难拉下面子。看得出来,随着年纪的增长,郭老师越来越希望郭麒麟能回家与他生活。

但是,家好回,心难回。

郭麒麟无疑会永远尊敬父亲,郭德纲也无疑会一直爱郭麒麟,但是,想要彻底打开内心的隔阂,消散童年的影响,需要时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