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思想庫研究員 | 任大剛

不久前,新華社授權發佈了《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其中提到要“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就“實施”兩個字,不少媒體解讀:這意味着熱議多年的延遲退休,正從此前的研究層面逐漸變成現實。

按照十四五規劃徵求意見,到2035年中國GDP突破200萬億,人均國民收入跨入中等發達國家行列,真正成爲富裕國家。

與此同時,根據中國發展基金會的預測,到2022年左右,中國65歲以上人口將佔到總人口的14%,將實現向“老齡社會”的轉變。

▲老年人聚在一起娛樂(圖/圖蟲創意)

兩條數據結合起來看,中國將有13年時間處在“未富先老”階段。

這個特殊階段,給15年後跨入中等發達國家增添了諸多變數。自然而然,延遲退休被正式提上議事日程了。

01 領取養老金的年限在逐步延長

但中國不是某一天早晨突然進入老年社會的,延遲退休是個極老的課題,若干年前,各種分支話題已經被反覆討論淨盡。

說來說去,大家必須在這三個約束條件下討論問題:

第一,中國養老金早就處在虧損狀態。

2014年,中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虧空1321億元,到2017年增長到7000億。

中國社科院的報告說,如果沒有財政補貼,中國養老金在2035年就要消耗殆盡。

▲2019-2050年全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預測(圖/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

第二,在未來,新增勞動力預計將出現嚴重短缺。

1997年中國出生人口2028萬,該年度出生接受大學教育的青年,今年開始進入勞動力市場。

但是到2019年,斷崖式下跌到1100萬,減少將近一半,換言之,再過個20來年,你能接受大街上辦公室裏的年輕人少掉一半?

這就意味着,今後若干年,已經沒有足夠的年輕人來養老年人,甚至會出現一個年輕人養一個老年人的情形——00後跟他們的孩子成爲養老接盤俠,將會是大概率事件。大街上辦公室裏,都是白髮蒼蒼的老者。

第三,中國人的人均壽命在逐步提高,領取養老金的年限在逐步延長,相應地,人均養老金支出也越來越多。

情況看來是越來越嚴重窘迫,沒錢養老,沒人幹活,因此現在還能幹活的人必須得少拿養老金,多幹幾年活,這就是延遲退休的邏輯,也就順理成章,延遲退休從“說”到“幹”那就來真的了。

02 有人希望早點退休,有人希望晚點退休

但是,在上一波的熱烈討論之後的這些年裏,一些新的科技與經濟社會變化,勢必對未來的養老產生很大的影響,這種影響甚至會超過延遲退休本身。政策制定者應予足夠重視。

人在退休之後直至生命終點,最困難的時間應該是在身體機能嚴重衰弱的階段,這也是最需要錢的時候。因爲你需要人看護,需要醫生醫藥,需要花很多錢來購買服務。

而恰恰是這些年來,隨着網絡技術、人工智能和自動化技術的有機匹配,此前一些需要人工的養老業務,實際上轉移出去了。比如,行動不便的老人,現在不需要親自到菜市場買菜,而有快遞送上門;有的地方,甚至不需要自己燒飯,而有專門養老機構送上門。

▲如今養老機構已經越來越多了(圖/圖蟲創意)

這在10年前都還覺得是很久以後才能實現的夢想。

此外,更便捷的出行方式和工具,還有遠程醫療的逐步應用等等,也在逐漸推行之中。

整體而言,對老者而言,以前那種純粹需要體力支撐的事務,正在轉移出去。除非養老內容發生新的變化升級換代,養老支出的集約化,總體上會使養老金的支出相應減少。

另外,隨着技術水平的提升和產業升級的推進,作爲製造業大國,一二產業的勞動者正在向第三產業轉移,勞動者的體力支出逐步減少,這就導致,即便不存在養老金見底的問題,實際上也會隨着社會經濟變遷而自然出現主動的延遲退休。

事實上,今天有越來越多的人,即便到了法定退休年齡仍然在工作,例如一些著名的大學教授和高級技術/藝術人才,退休年齡超過70歲甚至80歲仍像中年人一樣工作。

前現代時期的重體力工人,見到今天的“996”,一定會揭竿而起,但今天,據說“996”是一種福報。這就是問題的複雜性所在,有人希望早點退休,有人希望晚點退休。

有的地方養老金相對富裕,有的地方捉襟見肘;有的地方進入第三產業主導的社會,就業機會相對較多,人的退休意願相對不是那麼強;有的地方產業凋敝,人們巴不得早點退休早點拿到退休金。

03 一刀切既不利於勞動者,也不利於國家

在如此一個地區之間產業發展狀況和各地退休意願相差比較大的國家,硬性規定男女勞動者必須在多少歲才能退休的一刀切政策,顯然是既不利於勞動者,也不利於國家發展。

竊以爲,未來的、理想的退休政策應該是這樣的:

第一,有些勞動者,長期從事特殊工種,體力消耗甚大,未到法定退休年齡就難以勝任工作,還得捱過幾年才能拿到退休金,他們應該在公平公正公開的前提下,更方便地提前退休。

當然,由於享受到提前退休的待遇,其養老金應該是打折發放,待到法定退休後,方可獲得全額退休金。

圖/圖蟲創意

第二,有些勞動者比如著名學者教授、名醫和知名藝術家等,本身具有特殊才華,他們的工作非常有益於老百姓,完全可以延遲退休到更長時間點。但如果對他們的養老金安排上不作出調整,他們便喫虧了。因此必須對他們的退休作出制度安排,比如他們的工作所得應免繳或少繳個稅等等。

第三,養老金的缺口會越來越大,財政負擔也會越來越大,最終會轉嫁到納稅人頭上,成爲納稅人的負擔。

但就像一個人工作一輩子,其中的部分工作目的,就是爲了將來年老體衰有所保障一樣,中國的龐大的國有資產,也有一代乃至數代中國人爲了解決養老問題而進行積累的目的,因此國有資產理應在養老事業中承擔重要角色。

但是國有企業有央企,也有地方國企,兩者在承擔養老事業中的角色是不一樣的。比如,央企主要解決養老金見底地區的養老事業,而地方國企是解決地方的養老質量提升問題。

第四,鑑於人類計算能力和信息處理傳輸技術的顯著提高,養老政策應該是細分的、個性化的、定製式的,既有基本的公共服務,又有針對個人的特殊照顧。既有來自社保的養老保險,也有來自商業的養老保險。

圖/圖蟲創意

一言以蔽之,今後的退休改革以及與之密切相關的養老事業,不應該再是大呼隆的一刀切延遲個三五年了事,而是要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技術進步,精密測算,做到願意退休的就退休,不願意退休的繼續幹,最大程度讓儘量多的人滿意,而不是一說到延遲退休,老百姓就留下成千上萬的段子吐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