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有個有趣的現象,就是伴隨着皇權而出現的女性勢力,通常被稱作是“後權”,一般是指小皇帝繼位之後,他的母親往往成爲實際的掌權者。

而如果母親一方的勢力特別大,往往就會形成外戚專權,因爲女性通常會重用自己的孃家人,漢朝因爲從呂雉開始,女性太后出身一般都比較高貴,所以極容易形成外戚勢力。

而這種同帝王權力一樣漫長的後權,實際上也是貫穿了中國歷史,中間有些特別突出的女性,實際掌權程度基本上等同於皇帝,比如呂雉武則天慈禧等人。

宋朝也有這麼一個女人,她實際掌權長達20年,權傾朝野,她畢生的心願就是想要成爲武則天,他就是宋真宗的皇后,宋仁宗的母親,劉娥。

(01)離奇的人生

劉娥的人生非常離奇,當上太后的經歷更是給民間小說提供了無數的素材,從歌妓到太后,劉娥的這條上位之路,走的可謂是驚險刺激。

劉娥自幼就是孤兒,寄養在親戚家中,稍微長大一些,就被賣去做了歌妓,這種出身不可謂不低,而要一不留神,很容易滑向小說裏,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橋段。

劉娥聰明伶俐,這得起點雖然低,但同時也造就了她獨特的底層體驗和超凡的學習能力,一旦有了合適的土壤就會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不久劉娥的歌妓生涯結束了,她嫁給了一個銀匠,本以爲這就是生活的終點,一輩子相夫教子平淡一生,但沒想到四川的生活實在是太艱苦了,還算是有一本手藝的丈夫,決定去首都開封闖一闖,畢竟成都這個地方實在是太小了。

從後來劉娥發展的軌跡來看,從成都到開封,這裏面劉娥一定花了很大的功夫來說服丈夫,畢竟她不想一輩子就這麼老死在成都。

但萬萬沒想到,長安居大不易,小銀匠並沒有白居易的本事,在成都還能混得開,但是在開封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很快劉娥就被丈夫賣了,儘管這種行爲很卑劣,但這也是在當時普遍的做法,幸好劉娥的人是個高官,很快的通過這個高官劉娥和另一位大人物好上了,這個人就是趙恆。

命運的轉折就是來的這麼突然,原本完全沒什麼繼承希望的趙恆,在大哥瘋了,二哥暴斃之後,突然間就成了大宋的皇帝,一切來的太突然,劉娥的身份一下子不知道提高了多少倍,當年四川的一個窮苦妹子,現在變成了大宋的皇后。

命運總是愛開玩笑,受到命運垂青的劉娥,卻一直沒有子嗣,看過宮廷劇的我們都知道,沒有子嗣在後宮鬥爭中是多麼的悽慘。

也算是劉娥幸運,年近四十的劉娥突然就有了一個男性子嗣,他就是後來的宋仁宗,也就是小說狸貓換太子的那個主角。

年近四十的劉娥的確是不能生養了,但幸運的是,趙恆有一次對她身邊的侍女衝動了一次,於是大宋帝國終於有了繼承人。

在迅速把孩子抱走之後,憑藉着這個子嗣,劉娥穩穩的坐上了皇后的位置,並在宋真宗後期,開始深度涉足政壇,因爲有了底層的生活經驗,加上聰明伶俐勤奮好學,朝廷的很多事情,能騙的過趙恆卻騙不過劉娥。

慢慢的劉娥也樹立了自己的威信,尤其是宋仁宗年幼繼位之後,劉娥開啓了宋朝的傳統,那就是垂簾聽政,這一切都像極了武則天。

一樣的以皇后的身份涉足政治,一樣的是垂簾聽政,更巧的是也是在一個新興王朝的三代之後,面對着如此衆多的天意,劉娥的心裏逐漸出現了一個偉大的理想,那就是稱帝。

儘管手握實權很多年,但劉娥想稱帝,卻發現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爲他要面對的不僅僅是現實的人,更要面對死去的人,尤其是自己的公公趙光義,趙光義的幽靈時刻在大宋朝徘徊,因爲他徹底打開了宋朝的文人統治的大門,而這扇門一旦打開,就再也無法關上。

(02)北門學士與劉娥的無奈

劉娥要想稱帝,第一步就是要有人支持她,而她自以爲保持朝政這麼多年,自己也培養出來了不少親信,於是便試探性的問了問自己的那些所謂親信,結果得到的回答出奇的一致。

大宋只能姓趙,你當權自然是沒問題的,但是如果你想稱帝的話,那不好意思,全體朝臣都會反對的,邁出稱帝的那一步,就是你覆滅的開始。

劉娥從來沒想過自己的阻力會如此知道,平日裏自己對於朝廷之事,殺伐決斷,處置的十分到位,怎麼到了這件事上,所有的朝臣想法都是一樣的,他們都是死心塌地的跟着老趙家絕無二心。

這裏面最主要的就要說道一個人,他就是劉娥的公公,趙光義,正是他徹底把全天下士人的心都收入囊中,讓所有的讀書人都看到了一條康莊大道。

科舉制度原則與隋朝,經過了唐朝的磨合,到了宋朝的太宗時期,纔算是徹底的大放異彩,舉一個例子你就明白,趙光義錄取的名額有多恐怖。

大致統計了一下,宋太宗在位共開科八次,錄取進士總數爲一千四百八十七人,平均每榜進士達一百八十六人,是五代時期和宋太祖朝每榜進士的十多倍。

這一下子翻了十倍,知道爲什麼說宋朝是讀書人的天堂了吧,而這些人最終都成爲了宋朝的中流砥柱,牢牢地佔據着宋朝的官僚體系,此後的情況也差不多,大宋朝一直對讀書人非常好,而劉娥之所以不能成爲武則天,最重要是因爲沒有人才。

說白了就是劉娥沒有自己人,這個自己人很重要,你看着支持你的人很多,但是如果你沒有自己人的話,一切都是白費。

劉娥之所以沒有自己人,是因爲宋朝的科舉制度已經發達到,幾乎所有有能力的人都在考科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就是那個時候形成的風氣。

這樣造成的一個重要後果就是,劉娥無法形成自己的核心團隊,以爲這些當官的都是通過科舉上來的,科舉是相對公平的,哪怕是大家知道最終的大老闆是劉娥,那也是趙家組織的科舉,劉娥頂多就是主持一下,自己做官憑的是自己的本事和本朝的制度,和劉娥沒什麼太大關係。

人才這個核心要素,就跟武則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爲唐代的科舉制度並不發達,很多種人才根本無法被髮掘,而且當時做官出身依然很重要,很多平民出身的人,想要做到大官非常難。

武則天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於是在原有的提白世家大族子弟的基礎上,專門找那些家世低微的人,讓他們來做官,提拔他們成爲中央政府的高官。

本來這些人在李唐王朝原有選官制度下,是不可能當上高官的,現在武則天來了,給了他們實際的權力,這些人實際上也就爲武則天馬首是瞻了。

有沒有鐵桿的支持者,是武則天和劉娥最本質上的區別,而武則天破格提拔的這些人,因爲常在皇宮北邊進出,因此還有了一個特殊的稱呼叫做,北門學士。

可以說北門學士就是武則天的私人班底,是在唐朝正常選官制度外,單獨給予出身卑微的人,進入官場大展宏圖的機會,這樣的班底可想而知,離開了武則天他們什麼都不是,所以也就武則天是死心塌地的支持。

劉娥想要稱帝,但無奈沒有像武則天一樣的私人班底,這是她的不幸,也是趙光義的高明之處,把天下的能人都進了朝廷,自然也就沒人再起反叛之心了,劉娥想做武則天是根本不可能的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