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版本文和友居然在這裏

不用再去長沙了

再合肥就有比文和友還好的小喫聖地

你如果沒去過就落伍了

希望長沙人都該來合肥

“炸罍子”是安徽人在飯桌上的一種風俗,二人飲酒到興起,將小杯換爲大杯,碰杯後一飲而盡,以此表達熱情好客、感情深厚。

自古以來,罍便是文人墨客筆下的常客。

詩仙李白曾寫到:咸陽市中嘆黃犬,何如月下傾金罍?白居易亦感嘆:樽罍溢九醞,水陸羅八珍。歷史上還曾留下罍酒罷兵的美談。

人生苦短,對名利的追逐,哪裏比得上在月夜“炸罍子”如此暢快?

罍街,便是因此得名的。

漫步罍街,四處縈繞着無比熟悉的老合肥味道。

融南北要素、自成一體的江淮民居之間穿插着民國復古建築,不曾遺忘的百年老店,似曾相識的古色巷子,承載兒時記憶的大象滑滑梯……

青瓦飛檐錯落有致,石板小路蜿蜒前行。

在罍街,一切細節都還原的如此精妙。

夜晚的罍街,褪去白日裏的閒暇,在燈光下顯現出它最原本的模樣。

人們卸下整日的疲憊,從四面八方匯聚於此,繁華喧鬧,一片煙火氣息。

在罍街,美食穿梭在街頭巷尾。

不僅有正宗的徽菜,還有來自各地的名小喫: 叫花雞、蒿子粑粑、格拉條……真正的一街聚百味,一村品佳宴。

生活在這裏,就像被按下了慢進的按鈕,不管這座城市變化的多麼迅速,它總有着記憶裏最惦念的那個味道......

邂逅文藝小店除了令人念念不忘的各色美食,這裏還擁有不少文藝小店。

一件件小藝術品,精緻可愛,文藝巧思的裝修風格更是廣受年輕人的喜愛。

新增的小火車,每天總能迎接到一羣小乘客,留下一片歡聲笑語。

聆聽廬州戲劇

在罍街大觀的一隅,佇立着6個戲劇雕塑,一按側邊的按鈕會傳來咿呀的唱戲聲,不知你們有沒有發現呢?

這是屬於合肥人自己的劇種——廬劇。

廬劇原名“倒七戲”,是安徽省主要的地方聲腔劇種之一。

廬劇是在皖西大別山一帶的山歌、合肥門歌、巢湖民歌、淮河一帶的花燈歌舞的基礎上,吸收鑼鼓書、端公戲、嗨子戲的唱腔發展而成的,因其創作、演出中心在皖中一帶,古屬廬州管轄,故最後定名爲廬劇。

這裏選取了廬劇中最具代表性的6個曲目,用卡通雕塑的形式還原了劇中經典形象,並邀請廬劇名家親自獻聲演繹。

共說合肥方言

這裏有合肥話方言裝置,聽合肥人講正宗合肥話,教外地人說地道合肥話,十分有趣。

即使不認識這些生僻字,當地人聽到了讀音一定也會恍然大悟,只是大多會講不會sei~

來遊玩的外地人也可以通過按旁邊的按鈕,得到詳細的解釋,奇奇怪怪的小知識點又增加了呢~

除了方言裝置,這條路上還有許多小驚喜等你親自去發現哦~

細看歷史變遷

這裏有合肥城池的歷史變遷,細訴廬州千年歲月衷腸。

正對罍街大觀的噴泉,每晚總能吸引不少人圍觀,只是不知有幾人注意到它附近地面的幾幅地圖。

這五塊石雕地圖記錄了自漢代至21世紀合肥城區變化過程。

漢城在今四里河立交橋西北隅,面積約0.4平方千米。

唐城和宋城區域,那時是城外,張遼大戰逍遙津、孫權躍馬飛騎橋,便是在這城外。

唐城涵蓋今環城公園內老城區南半部的大部分;宋城以今環城公園作城牆和護城河,面積約5平方千米。

明清兩朝逐漸修葺磚石城牆。城門自東而北而西而南分別爲:時雍門(小東門)、威武門(大東門)、拱辰門(北門)、水西門、西平門(大西門)、德勝門、南薰門(小南門)。

時廬州府領舒城、廬江、無爲、巢縣、合肥;合肥縣面積6000多平方千米,爲安徽最大縣。

南淝河、明末逐漸淤塞的南淝河故道金斗河(九獅河)仍清晰可見,城牆基本完整,護城河斷流。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2月1日設市。年初人口5.1萬,年末人口6萬。可以看到,出現許多新單位名稱。

此時,肥東、肥西均不屬合肥市管轄,長豐還未建縣。1964年10月,劃壽縣4個區和定遠、肥東、肥西縣各1個區,共7個區、55個公社,建置長豐縣,屬合肥市轄;

1983年7月,肥東縣、肥西縣復歸合肥市轄。

在這裏,充滿青春活力的年輕一代,忙忙碌碌的工作一族,乘涼閒聊的年老一輩,每個人的臉上都寫着不一樣的故事。

火爆這個夏天的“地攤經濟”也同樣在罍街出沒,街區外圍的路邊每晚都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小地攤,有年輕人也有老人,都在爲了生計而努力着,書寫着屬於他們自己的人生。

七年光陰,罍街從未停下前進的腳步。

從寧國路與水陽江路交口的一塊廢棄水塘,到人氣火爆的惠民夜市,再到別具特色的文創小鎮。罍街成爲合肥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用老合肥生活與現代文化的碰撞,營造出這座城市濃濃的活色生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