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10時45分,著名雕塑家潘鶴在廣州病逝,享年95歲。

潘鶴是廣州美術學院終身教授,是我國當代著名雕塑大師、全國雕塑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具有傑出貢獻的人民藝術家,代表作有《艱苦歲月》《開荒牛》《珠海漁女》《廣州解放》紀念碑等。在70多年的藝術生涯中,潘鶴創作了100多座大型戶外雕塑,分佈在國內外68個城市,60多件中型雕塑也被國家級美術館及博物館收藏,屢獲國家級最高獎項。

潘鶴與清遠也可謂頗有淵源。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潘鶴與清遠結緣,曾到連州和連南寫生,留下一批珍貴畫作。潘鶴曾到清遠辦畫展,支持清遠文化建設;也曾捐出當年在連南採風時創作的15件作品的高仿品畫作贈送給連南,目前收藏在廣東瑤族博物館內;他還爲連州製作劉禹錫雕像,也是他唯一一次爲縣級市創作雕塑。

爲紀念大師,清遠日報記者採訪了大師在清遠的幾位學生、朋友、“粉絲”,還原、感恩大師和清遠的情緣,祝福大師一路走好!

潘鶴與清遠的情緣系列報道(一)

“連南救了我一命”

潘鶴是清遠日報社退休攝影記者黃宅裕的老師。文革後期的1971年,廣州美術學院爲探索雕塑教學改革,舉辦了一次爲期半年的雕塑班,每個地區選派三人,黃宅裕當時在連縣(今連州)工作,與清遠縣(今清城區和清新區)的何均林、乳源縣(今韶關乳源)的陳贊民有幸參加了學習,師從潘鶴。

黃宅裕1971年在廣州美術學院進修雕塑時與師生合影,黃宅裕(第三排右一),潘鶴(第一排右二)。

“他是我的恩師,我走上藝術道路可以說跟他有很大關係。他的作品不僅有生命力,人格也非常有魅力。”黃宅裕至今還記得,在廣州美術學院學習雕塑時同學間流傳的一個故事:上世紀五十年代初,中蘇關係親如兄弟,人們對蘇聯十分嚮往,蘇聯油畫和雕塑水準排在世界前列,國家擬選派潘鶴到蘇聯進行爲期六年的學習。但潘鶴最終卻拒絕了,理由是“不能親身體驗祖國剛解放的變革和發展是十分可惜的。”

2010年8月7日,黃宅裕與85歲的老師漫步在廣州綠樹成蔭、雕塑林立的“潘鶴雕塑藝術園”裏,特意向他求證這個故事。潘老說:當年自認爲缺少的不是美術技法基礎,而是缺乏對國情的瞭解,轉變世界觀更爲重要,於是就放棄了出國的機會,參加了土改、徵糧、三反五反等一系列運動,還當上了工作隊長。在解放初期他創作了許多代表作,可見其選擇是正確的。

雖然是師徒關係,但黃宅裕與老師的這次見面還有點小曲折。連州籍女畫家潘麗萍是潘鶴的學生,也是黃宅裕的朋友。2010年7月,黃宅裕從與潘麗萍的交談中得知,她正在協助整理潘鶴早期水彩畫和油畫,發現有在連南瑤族自治縣和連縣採風時畫的人物和風光。得知此信息,出於一名記者新聞的敏感,黃宅裕產生了採訪潘鶴的念頭。

“起初老師是不願意接受採訪的,但當他得知我們想了解上世紀五十年代他在連南畫的一批油畫時,又馬上答應了。”2010年8月7日,黃宅裕和原清遠日報社社長潘偉立馬前往廣州拜訪潘鶴。

2010年8月7日,廣州美術學院潘鶴“戇居居”會客室裏,潘鶴(中)和潘麗萍(左)、潘偉(右)在交流。

在擺滿大大小小各類雕塑作品的廣州美術學院潘鶴“戇居居”會客室裏,黃宅裕見到了老師在連南寫生的作品,每一幅畫都構圖完美,人物傳神,色彩厚重。潘偉當時還拿出收藏多年在新華書店購買的一套潘鶴明信片水彩畫,老師極爲感慨,沒想到在家中遇到一位幾十年前的粉絲。潘鶴興致未盡,提議大家到“潘鶴雕塑藝術園”走走。也就出現了上面黃宅裕和老師聊天的一幕。

2010年8月7日,黃宅裕(左)和潘偉(右)去廣州拜訪潘鶴(中),這是在廣州“潘鶴雕塑藝術園”裏的合影。

廣州市政府爲使潘鶴作品能永久讓市民欣賞,從2007年開始,在廣州後滘建立“潘鶴雕塑藝術園”,開放式的藝術公園佔地3萬平方米。當時,主題爲“世紀見聞錄——歷史長河”的藝術園裏,陳列着潘鶴先生精選出的60多件作品,其中有編入學生課本,影響幾代中國人的《艱苦歲月》、代表深圳精神的《孺子牛》,以及《廣州解放紀念像》《珠海漁女》《魯迅》《大刀進行曲》,和中國贈送給日本、安放在日本長崎的《和平少女》等雕塑傑作。

那次的採訪,黃宅裕寫出《中國美術界泰斗潘鶴連南寫生記》一文,刊發在2010年8月17日的《清遠日報》上。

關於潘鶴到連南採風的那段故事,文中是這樣寫的:提到連南採風一事,潘老話題大開:1954年,爲創作大型軍事題材藝術作品,中央軍委要求廣東藝術界完成解放海南島、解放萬山羣島和百色起義三大歷史題材的創作任務,安排潘鶴創作解放海南島專題,分配另外二人創作解放萬山羣島專題,因其中一個畫家剛從香港回廣州,沒有下部隊的經驗,邀請潘鶴一同先到萬山羣島採風,當時答應同行。第二天,恰巧詩人陳盧狄約潘鶴去連南參加當地農曆十月十六瑤族同胞耍歌堂民間活動採風,因爲機會難得,而改爲先去連南。不料到連南後不久,潘鶴接到領導急電馬上返回廣州,原來畫家因不瞭解邊防形勢,到海灘寫生,哨兵誤認爲間諜在畫地形圖,當場擊傷擊斃各一人。“如果我與他們同行,也許會是同一樣的結果,所以改去連南活動救了我一命”。潘鶴如是說。從而潘鶴對瑤區印象也深刻了許多。

黃宅裕再次見到潘鶴是同年的9月29日,市委宣傳部、市文聯舉行“清遠市首屆‘文學藝術活動月’啓動儀式暨‘潘鶴潘麗萍美術作品展’”,潘鶴親臨開幕式並與觀衆交流。當天,黃宅裕專門把《中國美術界泰斗潘鶴連南寫生記》這篇報道拿給潘鶴看,並與老師合影留念。

2010年9月29日,潘鶴出席清遠市首屆“文學藝術活動月”啓動儀式暨“潘鶴潘麗萍美術作品展”啓動儀式。

2010年9月29日,清遠市首屆“文學藝術活動月”啓動儀式暨“潘鶴潘麗萍美術作品展”啓動儀式上,潘鶴和時任清遠市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鄧光榮看展覽。

2010年9月29日,黃宅裕將刊發“中國美術界泰斗潘鶴連南寫生記”一文的《清遠日報》送給老師。

那次展覽彙集了潘鶴和潘麗萍的上百件作品,主要有雕塑、水彩畫、水粉畫、書法、油畫等,其中首次展出了上世紀50年代潘鶴在連南和連縣採風期間寫生的畫作。展覽持續到當年的10月3日,並於10月11日巡迴到連南展出。潘鶴還把15幅高仿品畫作贈送給連南,目前收藏在廣東瑤族博物館內。連南縣政府回贈了一套瑤王服飾給潘鶴大師以表謝意。

2010年10月,“潘鶴潘麗萍美術作品展覽“在連南展出,潘鶴兒子潘放(右)代表潘鶴向連南縣政府贈送高仿作品,目前15幅作品存放在廣東瑤族博物館。

9月28日下午,在清遠作品展開幕的前一天,潘鶴走進我市城市雕塑工程指揮部,暢談城市雕塑。在9月29日刊發的《潘鶴昨到清遠市談城市雕塑》一文中寫道:他儘管頭髮已花白,但精神依然矍鑠,思維依然敏捷,聊起天來幽默風趣、談笑風生。在指揮部現場,潘鶴在衆人的邀請下,即興表演揮毫潑墨,只見他大筆一揮,幾分鐘之內就寫下了“未來清遠”和“希望清遠”兩幅題字。

還有一次與潘鶴的見面讓黃宅裕印象深刻。“2010年11月28日,報社記者部搞活動,去廣州的小洲村參觀,十幾名記者巧遇潘鶴。”黃宅裕回憶,當時潘麗萍在小洲村有個工作室,旁邊是潘鶴兒子潘放的工作室,剛好那天潘老也在工作室裏。

2010年11月28日,潘鶴和清遠日報社記者在一起合影。現任清遠日報社辦公室主任黃妍(左一)回憶稱,潘老頭髮花白、一襲白衣、精神矍鑠,非常熱情。

2010年11月28日,潘鶴在廣州小洲村爲清遠日報社記者書寫打油詩。

“見到我們,老先生特別開心,他那天喝了點酒,寫了首詩送給我,還邀請我們去潘鶴雕塑藝術園參觀。”黃宅裕說,很難得見到潘老,他也很少親自陪人去看自己的作品,但是那天特別開心,他和我們一起拍了合照,其中與衆記者合影的一張照片被潘老選中放進了自己的書裏。

此後的數年,黃宅裕仍多次和老師見面。2012年2月17日,在廣州小洲村藝術區裏,黃宅裕拜訪潘鶴,老師正爲連州“中國劉禹錫紀念館”塑造劉禹錫雕塑小稿。這也是他唯一一次爲縣級市創作雕塑。同年11月28日,潘鶴雕塑《劉禹錫銅像》在連州揭幕,黃宅裕作爲記者參與報道。

2012年2月17日,廣州小洲藝術區,潘鶴正爲連州“劉禹錫紀念館”塑造劉禹錫雕塑小稿。

在清遠日報社任職期間,黃宅裕還開設了《清遠凡人》專欄,用圖文並茂的形式展示清遠平凡人物故事。潘鶴得知後,專門爲《清遠凡人》欄目題字。

潘鶴爲清遠日報《清遠凡人》欄目題字。

“老師人很和藹和善,總是笑眯眯的,對我們晚輩也特別關心。我們都很崇拜他,講他的故事永遠也講不完。”黃宅裕印象特別深刻的是老師的佳作《大刀進行曲》被國家頒發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週年紀念章”選用,還有安放在深圳市委大門、體現深圳創業精神的雕塑《孺子牛》,以及《珠海漁女》等雕塑廣受社會好評。2017年黃宅裕到北京旅遊,在中國軍事博物館展出的館藏珍品展中,見到老師的《艱苦歲月》《得了土地》《省港大罷工》三件作品,“可見時代的認同”。“特別震撼,有生命力和感染力,他的作品影響了中國。”黃宅裕如此評價他的恩師。

採寫:劉洋 受訪者供圖

校對:張鍪

編審:劉厚斌

微信

清遠發佈

微博

APP

微信

微博

鄉村

新聞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