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9月,紅軍改編,國民政府給高級將領也授予了軍銜,朱德總司令上將軍銜,九位中將中,有兩位人選很讓人意外。

抗戰初期,紅軍改稱第八路軍(1937年8月22日),很快又改稱第十八集團軍(1937年9月11日) 。路軍和集團軍都是比軍高一級的編制,通常統率2,3個軍。

按照民國軍銜制度,特級上將僅蔣介石一人,一級上將和二級上將授予也很嚴格,不僅需要達到一定軍隊職務,還需要資歷達到一定年限。抗戰名將張自忠,擔任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是上將銜陸軍中將,死後才晉升爲二級上將。杜聿明、胡宗南、關麟徵、王耀武在抗戰中升職到集團軍司令、戰區司令長官等高職位,也都是上將銜陸軍中將。

9月改編後,國民政府相應給我軍將領授予了軍銜,共計1位上將,9位中將,19位少將。從授予的軍銜看,我軍將領並不低。

朱德總司令上將軍銜,他擔任了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1926年就曾是民國中將,從資歷和職務上都毫無問題。

中將九人中,周恩來兼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主任;彭德懷、葉劍英、賀龍、劉伯承、林彪、蕭克六人分別是副總司令、參謀長和正副師長,按照軍一級職務授予。還有兩位中將人選讓人很意外。

1、郭沫若

1892年出生,四川樂山人。

1926年3月,在廣東大學任教,結識了黨的早期領導人。北伐中,擔任北伐軍總政治部副主任,中將軍銜。南昌起義後,是領導委員會的成員、總政治部主任。起義部隊南下至瑞金途中,由周恩來、李一氓作爲介紹人,與賀龍一起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此後受到蔣介石嚴令通緝,在黨組織的安排下,1928年2月底去了日本,開始了近十年的流亡生涯。在日本的十年中,潛心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歷史,並研究甲骨文和殷周青銅器銘文。西安事變後,陳儀、邵力子、張羣、何廉、陳布雷等人不斷向“進言”,蔣介石終於取消了通緝令。  

1937年7月25日,他毅然拋下日本妻子安娜和五個孩子,離開日本,三天後回到上海。抗戰中,擔任國民政府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期間組織了聲勢浩大的武漢抗戰文化運動,發動歌詠、話劇、電影等各界一同宣傳抗戰。

2、宣俠父

1899年生,浙江人。黃埔一期的怪才,剛入學就反對蔣介石指定各分隊黨小組長,堅持真理,不惜退學。

此後,經李大釗推薦,他長期從事兵運工作。他在馮玉祥的西北軍工作十多年,與孫良誠、吉鴻昌、方振武、梁冠英等上層軍官結爲朋友,在西北地區的各界各民族也有很多聯繫。他加入左聯,做了很多貢獻,爲左聯出版書籍刊物。

他還參加了馮玉祥建立的抗日同盟軍,廣泛聯絡西北軍舊部,進行抗日活動。抗戰後,他擔任第十八集團軍總參議,主要在西安八路軍辦事處,從事統戰工作。1938年,被特務暗殺。

19名少將,除了聶榮臻、徐向前是副師長外,其餘都是八路軍的旅級幹部,具體名單如下:

陳伯鈞、陳光、陳賡、陳錫聯、黃克誠、盧冬生、倪志亮、聶榮臻、彭紹輝、王震、王宏坤、王維舟、徐向前、徐海東、張宗遜、 左權、周昆、周士第、周建屏。

團級以下,也按照職務相應制定軍銜。張震中將(1988年晉升上將)回憶,他當時擔任八路軍總部少校參謀,國民黨軍的軍銜、標誌需要自己到街上去買,回來報銷。當時大家都不知道軍銜如何佩戴,還詢問了商店老闆。

抗戰初期,八路軍和新四軍實行軍銜制度,主要爲了同國軍接軌,辦事方便。1938年春,國民政府軍委會在武漢召開了全國師以上參謀長、政治部主任聯席會議,八路軍總部派出了彭雪楓、周昆等8人蔘加這次會議,他們佩戴相應的少將、上校軍銜。

此外,佩戴軍銜也方便在國統區交通。例如,劉少奇、徐海東被派往新四軍時,344旅旅長徐海東身穿少將軍服,劉少奇化妝成他的祕書,順利通過國民政府憲兵的盤查。伍修權將軍回憶,八路軍蘭州辦事處接待從蘇聯回來的同志,給他們發八路軍的軍衣和符號,並給安上個適當的軍銜和官職,軍銜一般從少尉到少校。這些同志穿軍裝戴軍銜,再往陝北去比較方便。

不過八路軍改編,佩戴軍銜也有壞處。1937年12月,毛主席在抗大講到:“紅軍改編爲八路軍,名義上歸蔣介石統一指揮,實際上還是黨中央領導和指揮,這一條是不能變的。現在有那麼一些人,國民黨授予什麼中校、上校,就神氣起來了,有點忘乎所以飄飄然了。這些人,如不及早給他敲敲警鐘,就會犯錯誤……”

抗戰初期,軍銜和帽徽戴青天白日徽章實行的時間不長。在戰場上,佩戴軍銜容易成爲日軍狙殺的目標,所以國共將領到前線都不佩戴。到後來,只有少數與國軍打交道的八路軍或新四軍軍才佩戴,我軍內部則取消了軍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