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明朝滅亡。

就在同一年,吳三桂投降清朝,清軍正式入關。

而明朝殘餘勢力也逃往明朝另一個都城——南京,擁護小福王朱由崧爲帝,建立南明弘光政權。

弘光政權在未建立之前,就面對着一個極其複雜多變的外部局面。勉勉強強建立之後,也由於自身的實力非常有限,加之明末黨爭的延續,內鬥內耗非常嚴重,弘光政權要想在這個情況複雜、兇險異常的亂世中生存下去,必須要有一套比較高明的策略,特別是針對清軍和農民軍。

於是借虜平寇的策略應運而生。

而弘光政權的“借虜平寇”策略被無數的專家學者和歷史學家們所詬病,實際這個策略也的確是愚蠢透頂。

南明弘光政權的所謂“借虜平寇”策略,指的是與關外的清朝結交議和,借用清軍的力量,用來平定明朝人眼裏所謂的“賊寇”李自成,然後再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與清朝是戰還是和。

弘光政權內部重臣,無論是“忠臣”還是“奸臣”,無論是誇誇而談的“清流”還是腳踏實地的“實幹家”都一致贊同這個策略,史可法、劉宗周、馬士英等人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後一次共同對某個策略投贊成票。

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應該說,這一誤國誤民的策略的出現,是諸多因素疊加起來的無奈結果。一、南明弘光政權君臣對北方的具體情況並不是很瞭解。

雖然南明弘光政權有一部分官員是從北京城逃過來的,但是其中絕大部分逃跑過來的官員級別都不高,而且都是李自成攻破北京城之前就跑路了的。

這導致弘光政權君臣對北方特別是北京城發生了什麼完全就是一抹黑。

吳三桂勾結多爾袞,引清軍入關,擊敗李自成的各種小道消息滿天飛。

因爲崇禎帝在生前的確下過詔令讓吳三桂帶領關寧鐵騎勤王。

於是在當時,全國都在盛傳大明將軍吳三桂擊敗了李自成的農民軍,重新奪回了北京城,甚至很多地方都認爲吳三桂已經奉崇禎帝太子回北京城繼位的小道消息。

弘光政權的重臣高官們,也只是認爲吳三桂聯合清軍擊敗了殺害君父崇禎帝的“流賊”李自成,並不清楚吳三桂其實已經投降清朝。

他們普遍還認爲吳三桂是忠於朝廷的,認爲他與清朝是屬於聯盟關係,而不是隸屬關係,想當然地認爲吳三桂是心向明朝的,南明可以通過吳三桂的關係,與清朝交好,讓關外的這羣蠻夷爲我所用。二、吳三桂與清軍擊敗李自成,對弘光王朝來並不是一件“壞事”。

李自成自從在崇禎十六年(1643年)擊敗明朝最後的柱國孫傳庭之後,威望大增,後來一路攻城略地,實力也越來越強,到了崇禎十七年(1644年)攻破北京城,他都是明朝君臣上下的真正頭號敵人。

而李自成的農民軍實力強大,又攻佔了北京城,弘光政權君臣上下都認爲李自成下一步就是平定北方,等到北方被平定,那時候南明就是李自成刀俎下的魚肉了。

尤其是李自成在荊襄地區部署了七萬大軍,統帥是農民軍大將白旺,左良玉幾十萬軍隊都拿農民軍沒辦法,只能一路流竄到弘光政權的地盤上,求弘光政權收留,這更讓南京的弘光政權官員們深深地感受到來自長江中上游的莫大威脅。

現在“賊寇”李自成大敗,李自成自然自顧不暇南方地區,着實讓弘光政權君臣鬆了一口氣。三、弘光政權君臣上下沒有料到明朝的心腹大患“大順國"會敗亡得如此之快。

當時的很多弘光政權官員包括很多有戰略眼光的官員都認爲,“大順國”是明朝的心腹大患,“大清國”是明朝幾十年都沒有平定的邊患,雙方都實力強勁,雙方爲了爭奪北方,估計沒個十幾年、幾十年,分不出勝負,它們在北方地區長期陷入對峙膠着的戰爭狀態,就算不是兩敗俱傷,最終結果也是輸的一方一無所有,贏得一方也是元氣大傷。

所以弘光政權君臣非常樂於坐山觀虎鬥,希望能有時間整頓朝堂,並坐收漁人之利。

但是誰都沒料到,李自成居然頻頻出現戰略失誤,僅僅一年多的時間就敗亡,而清朝居然在小皇帝繼位,大權旁落到攝政王多爾袞的情況下,戰鬥力如此強悍。四、很多明朝的官員恐懼清軍,但是他們認爲清朝就和歷史上的金朝一樣。

自清太祖努爾哈赤起兵以來,明朝在與後金國的作戰中一直都是敗多勝少。特別是崇禎年間袁崇煥被殺之後,後金八旗軍多次繞過山海關,搶掠河北、山東地區,給明朝官員們以極大的心理震撼。

但同時努爾哈赤的“女真”身份,和他爲自己的國家取的“後金”稱號,也讓明朝官員們覺得,滿洲女真其實和歷史上的金國一樣,並非想要入主中原、定鼎天下,只是貪圖財富而已,後金八旗軍在北地燒殺劫掠夠了之後就會自動撤走。

加上幾十年了,後金八旗軍連山海關都突破不了,更進一步加強了明朝官員這一觀點。

何況滿洲女真就算全民皆兵,滿打滿算也就幾萬軍隊,攻打北地就已經非常喫力了,攻打南方只會變成歷史上的金軍,消化不良,而李自成的農民軍不一樣,這是隨時隨地都有可能攻打南方,所以弘光政權君臣聯合清軍,對付農民軍的策略就可以理解了。

只不過弘光政權的官員們並不清楚,皇太極改國號“後金”爲“清”的真正目的是什麼,要知道明是火,清是水,古代五行相剋,水克火,這足以證明清朝的野心。五、弘光政權內部黨爭極其激烈、矛盾重重。

南明弘光政權沒有繼承任何明朝的優點,倒是明末的缺點繼承了一大堆,特別是致命缺點——黨爭。

文官集團中的東林黨與閹黨殘餘勢力繼續進行黨同伐異、內鬥不斷,就連武將們都開始大受影響,開始擁兵自重、不從指揮、與文官結黨,甚至幾大藩鎮兵戎相見。

高傑襲擊黃得功,高傑死後,黃得功襲擊高傑殘部;李澤清先與東林黨交好,後來成爲“擁福系”,與東林黨反目成仇;左良玉與東林黨交好,爲了利益,直接發動“清君側”,打着清除馬士英的口號對弘光政權朝廷用兵;馬士英爲了防禦左良玉,決定專以對付上游的左良玉爲最緊急的大事,而置清軍的進攻於不顧。

因此“借虜平寇”可以說是弘光政權唯一的可行的策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