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传媒网讯(记者 张婷婷)“即应即办,一办到底”。11月25日上午,昌乐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建伟到市政务服务热线受理中心接听12345热线电话,倾听群众诉求,解答有关问题。一起参与热线接听的还有昌乐县住建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

上午9:00,张建伟准时坐在了热线电话前,在与热线话务员进行了简单沟通后,便投入到了工作中。“我是昌乐县站北街艳阳天小区的业主,2009年购房,至今未办理房产证”。热线中,多位市民打进电话反映艳阳天小区迟迟未办理房产证问题。来电人希望相关部门协调尽快办理房产证。张建伟一边听取来电人诉说情况,一边认真记录下来。“感谢您来电反映问题,您的问题我记下来了,您的联系方式我也记下了。”张建伟表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艳阳天小区的办证问题,该小区已经成立工作专班,会尽快推进房产证的办理,争取明年上半年处理解决好市民反映的诉求。诉求人对答复非常满意,并表达了感谢。

“我是昌乐县利民路老县府家属院8号楼3单元3楼的业主,4楼租户卧室阳台、卫生间、餐厅等处均向我家渗水,导致家中多处墙皮脱落且墙面的插座渗水严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来电人还表示,曾向物业反映不予处理。张建伟了解了市民情况后表示,此问题会安排专人调查落实,落实后给予答复,请来电市民放心。

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张建伟共接听15位市民来电,主要涉及房产证迟迟未办理、供暖温度不达标、物业服务差、职工福利待遇等问题。针对每个热线电话,张建伟都认真倾听、详细解答,并要求各相关部门单位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了解,确保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应。对此,打进热线的群众普遍表示满意。

“群众利益无小事。”在热线接听结束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张建伟强调,要解决好老百姓的合理诉求,要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加大对反映问题处理情况的督查力度。各部门单位要提高认识,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亲自调度,落实好工作责任,针对合理诉求要及时处理解决好,针对涉法涉诉的问题要解释清楚,讲明白。要与来电群众见面,面对面的解决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随后,张建伟接受了本网记者的采访。

记者:张县长,您好!请问昌乐县在提高群众诉求处办效能和服务质量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张建伟:您好!群众诉求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办理的好不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今年以来,我们聚焦打造最便捷、最管用的群众诉求服务体系,重点抓好两个事:

一是依托政务服务中心,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受理、一链办理、一网通办、一次办好”,65个高频事项完成“一链办理”流程再造,962个事项纳入网上政务大厅办理,开辟24小时自助服务区,率先公布99项行政审批收费目录,加快实现“大厅之外无审批、目录之外无收费、清单之外无证明”,打造最优政务服务。

二是依托诉求受理中心,把12345热线、昌乐民声网、爱昌乐APP、电视问政等诉求反映渠道整合到一个平台,把信访、司法等11个群众工作部门集中到一个地点,实行直接办理、闭环办理,推动线上线下、网上网下、屏上屏下、人访信访等诉求“集中受理、全程督办、兜底解决”,保证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群众反映问题、解决纠纷,不用再东奔西跑。

通过“两中心”,民生诉求、政务服务需求实现一站办理,群众少跑腿、不跑腿,就能享受到高效的服务。

记者:坐落在昌乐和潍坊城区近郊的首阳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但历史上的无序开采留下了大量的废弃矿坑,有群众呼吁政府加快生态修复,还山于民、还绿于民,请问昌乐县政府有什么计划?

张建伟:首阳山被誉为渤海南岸第一山,周边历史文化遗迹50多处。近年来,我们先后实施了封山禁采、拆违治乱等行动,这里的生态环境逐步提升。今年,我们把生态修复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启动2000多亩、12个矿坑的治理工程,重点开展地质除险、矿坑回填、植被恢复,加快还山于民、还绿于民。

一是做好设计。按照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和城市公园建设规划,编制生态修复方案,坚持生态优先、突出自然修复,防止对现有植被和山体的破坏。二是科学实施。实行工作责任制,划分10个治理片区,分别组建工作专班。每个治理区都有各自的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工程预算、技术指南、安全环保方案,确保修复一个成功一个。三是注重实效。按照既定的方案,一年接着一年干,计划3年完成。届时,区域地质环境、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生态功能区作用进一步增强。四是广泛动员。修复过程面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共享机制,推动形成共建共享的工作局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