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中國首部女性獨白劇出現了!上線8天,豆瓣評分8.4,口碑優秀!

罕有地以演員表演獨角戲的形式呈現,《聽見她說》由趙薇擔任監製,集齊了呂樂,李非,李少紅等一衆著名導演以及齊溪、楊紫、郝蕾、楊冪、奚美娟、白百何、王智、詠梅共8位老中青三代演員,主要聚焦於當代女性面臨的痛點問題。

迄今爲止,分別由齊溪和楊紫主演,討論女性容貌焦慮的《魔鏡》以及挖掘原生家庭缺陷的《許願》已相繼播出。

頂着“中國首部女性獨白劇”的頭銜,《聽見她說》的獨特魅力更體現於它在市場上的稀缺屬性。即使拋開以流量定性的商業價值,這部獨白劇中的演員表演、其本身的創新性以及所討論的社會議題,同樣值得我們關注和思考。

難演,“一個人的獨角戲”

獨白劇的精髓,在於演員的獨角戲。“挺難演的。”

即使出身話劇演員,曾有過大段的獨白表演經驗,齊溪也不禁發出了獨白劇難演的感嘆。

在早前播出的《魔鏡》單元中,她飾演了一個靠化妝來取悅自己,甚至想通過整容來增加自信的女孩yoyo。在半個小時不到的時間裏,她需要詮釋yoyo的三個階段:“鋪墊容貌焦慮、上演人物轉折、最後達到自我釋懷。”

其中,第二和第三階段的表演是整場獨白劇的重頭戲,難度頗高。第二階段裏,yoyo回憶起自己遇到一位溫柔的整容醫生,肯定了她自己本身的美。在這個場景中,她坐在鏡子前,需要一邊卸着臉上的濃妝,一邊哭的梨花帶雨,一邊還要聲情並茂地傾訴着自己的經歷。

面對正面切入的鏡頭,齊溪面前空無一物,但又相當於坐着無數的觀衆,這要求她的臺詞、動作、情緒三者都要處理得剛剛好。力量不夠,觀衆沒有共鳴;用力過猛,觀衆又會覺得空喊口號。這般平衡的把握難度,可想而知。

但在最後畫面呈現中,我們欣喜地看到,在一人分飾yoyo和整容醫生對話時,齊溪的臺詞的語氣有着明顯的變化,哭聲也從激烈變得緩和,甚至是哭中帶笑。她臉上的表情彰顯着其對自己容貌的無奈,爆發的眼淚又似乎藏着對自己的希望。

短時間內的完成各種細微情緒轉變並不容易。只能說,齊溪扛住了演技的考驗。再者,就是坐在浴缸那段戲,齊溪要塑造自我審視中的yoyo。這段戲沒有了第一階段的鋪墊,也沒有第二階段那麼複雜,從濃妝女孩到素顏出鏡,這個階段的她,需要坐在浴缸中念臺詞,用五官來演繹人物情緒的更迭。

“講到什麼是美?什麼是醜?”齊溪眉毛一挑一促,滿臉疑惑;講到“美的標準是什麼?講到“是誰定義了這樣的標準?這樣的標準又是爲誰而定義?”時,她臉上則寫滿了不悅。

演繹每一句臺詞的時候,她的五官表情都是隨着提問情感的變化而變化的。

恰到好處的處理節奏,讓齊溪受到了導演趙薇的讚譽。《魔鏡》播出之後,她的表演受到了很多網友的認可。

而同樣受到讚美的,還有楊紫的詮釋。在《許願》單元中,楊紫飾演一直過得並不幸福的“小雨”。

在小雨的原生家庭裏,父母婚姻並不美滿。她從來不把自己當成是父母愛情的結晶品。相反,假若可以的話,她寧願自己從來沒有來到這個世界上。

跟《魔鏡》不同,《許願》的拍攝並沒有太多場景的轉換。因此,戲中的楊紫就靜靜地待在小房間裏,對着手機鏡頭,把自己化身爲講故事的人,向母親控訴着自己多年來所遭受的無數委屈。

從小時候講到青春期,從親情講到愛情,從對母親瘋狂監管下的怨恨講到沒有見成父親最後一面的遺憾,從強忍着淚水的委屈講到淚水缺堤......

20分鐘的獨白,一鏡到底,楊紫一字不錯。在這段表演裏,她不僅彰顯出強大的情緒調動能力,更彰顯出無比紮實的臺詞功底。

“一到現場她就把我震驚了。”作爲導演,趙薇毫不掩飾對楊紫的誇獎:“楊紫她在一個鏡頭裏沒有發生一個錯誤,臺詞和表演都是完美地一條過,她的表演潛力應該更多人知道。”

果然,《許願》單元上線之後,楊紫一鏡到底的表演直接被誇上了熱搜。她講故事的能力,也勾起了不少觀衆的共鳴,收穫滿滿好評。

《聽見她說》的總製片人金娜指出,我們看到的8集內容裏:“有些講述對象就是鏡頭,有些則彷彿是有一個講述對象的。”《魔鏡》裏齊溪的表演屬於前者,而《許願》中楊紫的演繹則屬於後者。

事實上,無論是哪種形式,演員開始表演大段獨白之時,臺詞,節奏,情緒轉換和肢體控制,隨便一項稍有出錯,敗筆就會十分明顯。這,也是獨角戲的難演之處。

創新,“中國首部女性獨白劇”

一般來說,大段獨白多數體現在舞臺劇的表演上。即使是像BBC創作的《她說:女性人生瞬間》、《新喋喋人生》這種高分獨白劇作品,其雖以短劇形式呈現,但表演上依舊更偏向於舞臺劇的風格。

原版《她說:女性人生瞬間》豆瓣評分9.3

誠然,不同於BBC有着成功的獨白劇製作經驗,也不同於英國觀衆對舞臺劇的強烈熱愛,就中國市場而言,類似項目從未有人開發;對於中國觀衆來說,舞臺劇般的表演方式有一定的觀影門檻,他們也未必會輕易接受。

換言之,《聽見她說》要通過女性獨白劇的身份想闖入中國市場,就必須有着自己的創新。

那麼,它究竟新在哪裏?首先,是表達創新。除了舞臺劇之外,大段獨白往往也是整部電影的高潮段落。在趙薇看來,找來8個人傾訴獨白,其實就非常像8個電影的高光時刻。

因此,較英國BBC版本用舞臺劇風格表達完全不同,《聽見她說》是以電影化的手法打造出8個風格迥異的短片。

從目前上線的兩個單元和釋出的預告片來看,我們也不難發現這部獨白劇偏向電影化的表達。單集僅有25分鐘的時長,這部獨白劇的節奏推進沒有浪費過多的時間,而更像是電影般快速而精準地往前發展;

此外,大量長鏡頭和特寫鏡頭的交織,豐富的電影鏡頭語言爲這個短視頻構建了更厚實的質感;

周邊環境、場景氛圍烘托到位,在《魔鏡》單元中,齊溪坐在浴缸的那場戲,就頗有一番文藝片的味道。

從形式上看,《聽見她說》的獨白劇身份,本就已經是一種創新的表達。再加上以電影化敘述替代了舞臺劇風格,更貼近着大多數國人的觀影習慣,則更凸顯出它的可貴。

此外,內容焦點,同樣是其創新之處。植根於我國文化現實,趙薇倒是把鏡頭對準了更加普遍的8個女性議題。“原生家庭、重男輕女、容貌焦慮、大齡單身、全職主婦、家庭暴力、中年危機、物化女性。”

事實上,近年來對於女性話題的討論沸沸揚揚,很多影視作品都曾對此作出自己的討論。比如,《歡樂頌》中,安迪有着時刻發病的健康焦慮,樊勝美身上綁着原生家庭的束縛;《三十而已》中,爲家庭退下一線的顧佳卻不得不面臨丈夫出軌,自以爲找到愛情的江疏影卻遇上了濫情的海王。

這些女性人物的遭遇,或多或少都折射着當代女性面臨的問題。

而較這些劇集的暗喻表達相比,《聽見她說》對於女性內容的詮釋顯得更加尖銳而直白。

“一定是得巴掌臉嗎?

一定是要九頭身嗎?

一定是要得希臘腳嗎?

……

一定是要有胸有屁股還得瘦嗎?”

第一集《魔鏡》的臺詞,便直接針對女性外貌焦慮提出質疑,徹底拋離隱晦,一針見血。

整體看來,小衆獨白劇的開發舉步維艱。但可幸的是,《聽見她說》正試圖通過挖掘真人真事,以更寫實,更接地氣的方式,與觀衆交流當下女性的困境。從外層表達到內容核心,國內首部女性獨白局,正在嘗試更加貼近觀衆的本土化探索。

嘗試了,“不受歡迎怎麼辦?”

從《聽見她說》的表現來看,獨白劇的創新型和演員出色的完成度爲其帶來了優秀評分,但與此同時,卻並沒有爲之帶來優秀的流量。爲此,有人問道,打着中國首部女性獨白劇的旗號,其最終卻達不到一個美好的結果怎麼辦?

面對類似的問題,趙薇早在節目播出之前就給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她看來:“何爲美好的結果?受大衆歡迎嗎?大受歡迎如果它不起作用的話,歡迎有什麼用呢?做這件事情還是希望它能起一點作用,不要像一個熱搜似的揭竿而起,結果過兩天這個事是什麼都想不起來了。”

“很多問題並沒有辦法從根本上得以解決,就像這個世界讓北極熊消失挺容易的,但是讓人類的問題消失挺難的。”比起滿屏的熱搜,作爲項目發起人的她,更希望這部獨白劇能夠發揮出應有的社會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