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陰縣:求賢若渴 招徠天下英才

“作爲一縣之長,親赴北京送來工作啓動經費,非常難得!”中國長城學會常務副會長、著名長城專家董耀會先生說,“這充分表明了山陰縣委、縣政府求賢若渴的迫切和對人才的尊重,下一步我們將全力支持山陰的文旅開發工作。”這是11月19日發生在北京清華大學校園內的一幕。董耀會先生是山陰縣特聘的文旅開發總顧問和首席專家之一。爲董耀會先生送去工作啓動經費的,是山陰縣委副書記、縣長蘇坡。此次獲聘爲山陰縣首席專家的,還有北京斯伯樂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劉寬勝。劉寬勝是土生土長的山陰人,是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獲得者。

爲讓各類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的好,讓人才的創新創業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湧流,山陰縣按照打造“靈秀古城”、建設“新韻山陰”總體思路和要求,圍繞優化創新生態目標,制定《山陰縣建設人才強縣 激發創新活力的若干舉措》,落實黨管人才原則、開展人才引進工程、保障引進人才待遇,確保爲山陰轉型發展蹚新路提供強大智力支撐。

創新人才工作機制 落實黨管人才原則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人才是創新的根基,創新驅動實質就是人才驅動。爲加快人才聚集,全縣以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爲重點,建立健全縣委人才工作領導機構和縣人才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形成完備、科學管用的人才政策工作體系。召開縣委人才工作領導組會議,專題研究引才育才用才工作,明確成員單位職責,形成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社會力量發揮重要作用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定期抽調專門力量,深入縣直各單位各鄉鎮及農村(社區)、“兩新”組織等開展人才工作專題調研活動,摸清全縣人才工作現狀,爲縣委決策提供依據。

開展人才引進工程 加大人才引進力度。

走創新發展之路,首先要重視集聚創新人才,擇天下英才而用之。爲加大引才聚才力度,全縣堅持人才優先發展戰略,根據轉型發展需要,實施“定向引才”工程,招聘一批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歷的急需緊缺專業人才,充實到縣直事業單位,優化結構配置,提升整體素質。建立博士工作站,與山西農業大學高寒區作物所、高粱研究所,在合盛堡有機旱作農業基地,建立首個博士工作站,推動受聘博士學術研究成果轉化。實施“回鄉聚才”工程,開闢綠色通道,對符合人才引進條件的縣外體制內幹部,按“人才引進計劃”措施,辦理調動手續。加大招考力度,定向招考公務員、選調生,公開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上崗履職、發揮作用。實施“本土育才”工程,收集山陰籍在外高層次人才,收錄碩士研究生人才,鼓勵實用人才帶頭人領辦農業產業項目,發揮人才作用。

保障引進人才待遇 激勵人才創新創業。

魚逐水草而居,鳥擇良木而棲。爲留住人才,山陰縣優化服務,堅持用心、用情、用待遇,努力營造良好的聚才環境,助力人才在創新創業舞臺出新出彩。按照緊缺高層次人才招引計劃,堅持“柔性引才”與“剛性引進”相結合,緊扣產業集羣和企業需要,有效激發本地人才活力,全力支持山陰學子、戰友和企業家回鄉創業,招引領軍人物、專業團隊和優秀技工,推動人才工作由服務發展型向引領發展型升級,並給予其山陰縣“榮譽市民”待遇,增強人才的歸屬感、榮譽感。建設人才公寓,或儲備合理規模的人才公寓。加大人才獎勵力度,針對全縣重點產業發展需要,拓展人才獎勵範圍和對象,按實際貢獻給予獎勵。貫徹落實省委人才新政“12條”,在各鄉鎮、企事業單位成立各具特色的人才工作站,從辦公場地、項目支持、成果轉化、宣傳推介、金融服務等給予補貼資助,搭建創新創業者與政府之間的聯繫溝通渠道,提供各類服務保障,進一步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供稿:山陰縣委宣傳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