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德讓是漢人,出身於薊州玉田韓氏家族。

這樣一個漢人,在大遼王朝牛叉到了什麼程度呢?

998年,大遼的統帥耶律休哥去世,韓德讓繼承了他的職位;而一年後大遼北院樞密使耶律斜軫去世,韓德讓又把這副擔子扛在了自己肩上,而他本來就是南院樞密使,這樣南北兩院都成他的了,他掌握了大遼王朝的全部軍政大權,遼朝內部的中原和契丹兩個組成部分,都歸他領導。

其實這時候韓德讓已不在乎自己的官職叫什麼了,反正名義上除了皇帝遼聖宗和蕭太后,已沒人能再大過他了。

而實際上,執掌朝政大權的蕭太后,與韓德讓更是事實上的夫妻。

爲啥韓德讓的人生能這樣開掛呢?

彪悍的人生自有彪悍的理由。

先說韓德讓的家族背景。

韓德讓的爺爺叫韓知古,本是薊州玉田縣韓家莊的一個普通人家。

薊州咱們都知道,是中原腹地的北部屏障之一,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犬牙交錯的地帶,常年是兵荒馬亂的。

韓知古六歲時,遼王朝的創始人、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大舅子述律欲穩又帶兵來騷擾薊州,結果就把韓知古這個小孩兒給逮住了,這麼小殺了也沒啥意思,一看這個小孩還算機靈,這個述律欲穩就把韓知古作爲妹妹述律平的陪嫁家奴,送到了耶律阿保機那裏。

這樣,韓知古就成了韓氏家族入遼的第一人。

韓知古從小聰明,有見識,他逐漸長大後,被耶律阿保機注意到了,特意和韓知古長談了一次,認爲韓知古才幹非凡,就任命他爲參謀議,相當於是當軍師。

作爲中原王朝的正統觀念,咱們總認爲華夷有別,華尊夷賤,其實對於人家契丹人來說,沒有那麼多種族觀念,爲我所用就好了。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如遼、金、元等,都有這個特點,漢人在這些朝廷中也都能得到重用。

阿保機還讓韓知古主持管理漢人的機構漢兒司,並負責宮廷禮儀。

韓知古後來成爲中書令,遼王朝最有勢力的漢氏家族就此開啓。

一個姓氏能稱爲一個家族,首要條件是必須得有人,人多勢才衆,這是硬條件。

韓知古深知這個道理,但畢竟他家只有他一個人入遼,沒辦法,那就自己儘量生,多生快生,韓知古一輩子生了11個兒子,按順序是韓匡圖、韓匡業、韓匡嗣、韓匡佑、韓匡美、韓匡胤、韓匡贊、韓匡文、韓匡道、韓圖育氏、韓唐兀,這韓知古也挺有意思,給兒子取名都是匡字輩的,和他們的敵人宋太祖趙匡胤一個輩份。

這11個兒子也不負韓知古的期望,都學有所成,長大均入遼廷爲官,其中還有兩人封了王,4人做到了節度使或以上的官職。

韓氏家族經歷兩代,這時已初具規模了。

在第三代的孫子輩中,出了一個猛人,那就是韓德讓。

韓德讓有個契丹名叫耶律隆運,《遼史》《契丹國志》中都載有《耶律隆運傳》。

能上正史,單獨立傳,這可不是一般的文臣武將能做到的,這就叫青史留名了吧。

韓德讓的父親是韓匡嗣,韓匡嗣是遼景宗的密友,並深受阿保機的遺孀承天皇太后喜愛,他的最後一個官職是西南招討使,那時他已經是一個強有力的貴族了,擁有屬於自己的私人城邑。

韓德讓是韓匡嗣的二兒子,他有一個哥哥,三個弟弟,都在遼朝中佔據了要職。

這就是韓德讓的家族背景。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解釋了你會更受傷。

當然人家韓德讓不僅出身好,個人能力上更碾壓衆人

我們所熟知的遼宋高梁河之戰,被我們大宋王朝引以爲恥的澶淵之盟,這都是韓德讓的力作。

乾亨元年(979)七月,韓德讓在遼宋高梁河(也就是今天北京市的紫竹院一帶)之役中,他臨危不懼,登城指揮守軍抵禦15個晝夜,終於等到援兵的到來,然後與援兵裏應外合,內外夾擊,大敗宋軍,宋太宗趙光義最後是乘着驢車逃跑的,韓德讓一戰而名揚天下,最重要的是,這一戰徹底打破了宋朝收復燕雲十六州的奢想,韓德讓此戰後升任遼興軍節度使,不久又升任南院樞密使,成爲遼國漢臣中權勢最大的人。

統和4年(986),宋太宗發動“雍熙北伐”戰爭。

韓德讓隨蕭太后、遼聖宗帶兵抗宋。由於謀劃得當,指揮若定,大敗30萬宋軍,使宋朝再也無力北犯,鞏固了遼王朝的南面邊防。

這一戰,韓德讓戰功卓著,被加封爲司徒,封爲楚國公,與北府宰相室昉其執國政。

統和12年(994),韓德讓出任北府宰相。

北府宰相向來是契丹人擔任,韓德讓作爲漢臣出任北府宰相,是絕對的例外。

統和16年(998),韓德讓被任命爲大丞相,總管南北二樞密院事,總攬遼國軍政大權。

韓德讓充分發揮治國安邦的雄才大略,整頓吏治,立法修典,減輕稅賦,科考選能。外交上,南和宋朝,西聯西夏,東服女真。

統和22年(1004),在韓德讓的積極推動下,遼宋達成澶淵之盟,實現了遼宋長達120多年的和平局面,使遼國進入前所未有的中興盛世。

韓德讓也達到了自己的人生巔峯,蕭太后先是賜予韓德讓名字“德昌”,後又賜皇族姓氏耶律,使其一躍成爲契丹貴族,地位比遼國的諸侯王還高。蕭太后年輕時曾與韓德讓有婚約,後來無奈入宮成爲遼景宗的太后,景宗死後,二人愛情復燃,成了事實上的夫妻。

統和29年(1011),韓德讓跟隨遼聖宗討伐高麗,還師途中,在軍中病逝,享年70歲,被追贈爲尚書令,諡號“文忠”。

遼聖宗親自爲韓德讓舉行國葬,將他安葬在先他一年多去世的蕭太后的陵墓邊。

韓德讓成爲葬在遼國皇陵中的唯一一個漢人和大臣。

這就是韓德讓彪悍的一生,在彪悍的背面,韓氏家族也成爲了中國民族融合、文化共生的一個極其珍貴的標本。

在遼被金所滅後,韓氏家族繼續能人輩出,爲金政權效力並做出了很大貢獻,與女真族又演繹出了一段輝煌的歷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