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下午好!子淵之前曾爲大家介紹了明英宗錢皇后的傳奇經歷,引發了讀者的強烈反響,今天咱們就來聊聊明朝另一位傳奇皇后的故事。

▲明仁宗朱高熾畫像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朱棣的嫡長子朱高熾被封爲燕王世子,其妻張氏遂被封爲世子妃。永樂二年(1404年),朱高熾被立爲太子,張氏也升級爲太子妃。在“靖難”期間,朱棣親率大軍南下,朱高熾則奉命鎮守北平,總體而言還算幹得不錯。不過朱高熾的性格比較軟弱,而且由於長期養尊處優,身體比較肥胖,再加上腿腳不太靈活,別說是騎馬上戰場,光是正常行動就已經夠嗆。

▲明成祖朱棣劇照

如果是普通皇子也就算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出類拔萃,但是身爲皇太子可就不同了,畢竟將來要繼承皇位的一國之君,不說是文武雙全,至少也得有過人的膽識和氣度。然而朱高熾身上卻絲毫沒有帝王氣度,日後即使當上皇帝,估計也算不上一位合格的國君,所以明成祖朱棣慢慢地對這位儲君不滿起來。

與此同時,頗有才華的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正對太子之位躍躍欲試,比太子看起來都更具成爲皇帝的潛力,兩相對比下更讓朱棣感到生氣,爲此他多次當着徐皇后的面批評太子。身爲母親,徐皇后當然會護着自己的兒子,所以經常一邊勸着朱棣,一邊忙着打圓場。

▲漢王朱高煦劇照

不過真正保住朱高熾太子地位的關鍵人物並非是徐皇后,而是他的妻子——太子妃張氏。張氏待人和善有禮、落落大方,對待皇帝和皇后也十分孝順,還給朱高熾生下一個兒子朱瞻基。對於這個兒媳婦,朱棣和徐皇后都非常喜歡,朱棣甚至還當着朱高熾的面直接說:“吾不以媳婦故,廢之久矣。”

有一次宮中舉行宴會,朱棣喝酒之後又開始當衆大罵太子,半晌之後才意猶未盡地說:“媳婦兒好,他日我家虧她撐持。”就這樣,在張氏的陪伴輔佐之下,朱高熾最終保住了太子之位並順利登基,是爲明仁宗。可惜的是,朱高熾登基不到一年就猝然駕崩,當時只有48歲。

▲襄王朱瞻墡劇照‍

由於朱高熾駕崩過於突然,太子朱瞻基壓根不在身邊,關鍵時刻張皇后命令二子朱瞻颭和五子襄王朱瞻墡共同監國,等待太子還朝。朱瞻基風塵僕僕地趕回繼位,是爲明宣宗,生母張氏被尊爲皇太后。

十年之後,明宣宗朱瞻基駕崩,皇太子朱祁鎮時年不過9歲,因此從宮中到民間都有流言蜚語,說朱祁鎮的五叔——襄王朱瞻墡會繼承新皇帝。說起來,朱瞻墡要是真當皇帝也沒啥問題,畢竟是張皇后和朱高熾的親兒子。然而張皇后卻公然反對,她召集滿朝文武,在乾清宮大殿上指着朱祁鎮,高聲哭道:“此新天子也。”於是太子朱祁鎮順利即位,滿朝文武齊呼萬歲,張氏升爲太皇太后。

▲乾清宮正大光明殿

明宣宗朱瞻基死前曾留下遺言,要求朝政一切大事悉聽皇太后懿旨,因此大臣們請求太皇太后張氏垂簾聽政,然而後者堅決不肯,還說不能壞了祖宗規矩。最後,這位太皇太后死在正統七年,後世稱爲誠孝張皇后。

張太后有兩個同胞兄弟,分別名爲張昶和張升,曾經與太子朱高熾共守北平,因功受封將軍。無論是在永樂年間還是仁宗時期,張氏都時常勸誡二人要謹慎守法,不得干涉朝政。兩兄弟將她的話記在心裏,分別受封彭城伯和惠安伯,一生過得低調樸素,高潔品行令世人稱讚不已。

▲明仁宗誠孝張皇后畫像

不得不說,明成祖朱棣的眼光非常準,張氏前後幫助了明仁宗、明宣宗和明英宗三代皇帝,誠惶誠恐、小心謹慎,大明王朝在她的輔佐操持下朝氣蓬勃,正昂揚於世界東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