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作爲皇帝稱號的創始人,他結束了春秋戰國幾百年的大分裂,一統中國,北拒匈奴,南征百越,築長城,修水渠,但是又焚書坑儒,扼殺民智,因此導致後世對其的評價兩極分化明顯,有人覺得他殘暴無德,有人覺得他功蓋千秋。秦始皇的評價尚且如此,那另外六國的亡國之君又能好到哪去呢?那麼他們誰的結局最慘呢?

先說秦始皇滅的第一個國家韓國,當年韓非子入秦後得到了秦始皇的賞識,但是因爲其因“存韓”還是“滅韓”的政見與丞相李斯相左,遭陷害而死,雖然秦始皇一度後悔,可惜晚了一步,這也意味着“滅韓”的政見勝利了,因此韓國成了秦始皇的滅六國的開端。

秦始皇滅韓國只派了十萬大軍,一路碾壓,活捉韓王安,四年後,韓國貴族叛亂,韓王安被處死。

第二個國家趙國,作爲曾經的能和秦國相抗衡的大國,趙國的衰敗讓人唏噓,因國君昏庸,長平一戰四十萬大軍被坑殺,從此一蹶不振,後來,趙王遷又中反間計,殺了大將李牧自毀長城,最終導致城破被俘,後被流放至房齡的深山之中,最終得個諡號“幽繆”。

第三個國家魏國,魏國是率先稱雄七國的,百年霸業不容小覷,不過趙國危難之間,魏國國君卻畏懼秦國威脅選擇坐岸觀火,最終信陵君竊符救趙,雖贏得了天下威望,卻失了魏王信任,導致信陵君頹廢而亡,魏國因而走向衰敗,後秦將王賁水淹大梁,魏王假投降,魏國亡,《史記》中沒有寫其被殺,但是在西漢劉向編寫的《烈女傳》中說起被殺。

第四個國家楚國,早年間被張儀詐楚坑了一回,後來楚懷王又被秦昭襄王誆到了秦國,客死異鄉,楚國基本上就開始衰落了,又發生了春申君被門客李園謀害一事,再後來又發生了負芻門客刺殺楚哀王,負芻自立爲楚王。

就是這樣的楚國還能跟秦國嘚瑟一下,項燕曾大敗秦將李信統領的二十萬大軍,不過這也只是垂死掙扎,因爲老將王翦之後就揮師六十萬再伐楚國,楚王負芻被俘後因弒君之罪廢爲庶人,項燕兵敗自殺,被項燕扶持的末代楚王熊啓被殺。

第五個國家燕國,燕國雖小,但是卻因荊軻刺秦王而被後世所熟悉,這個事幕後的主使是燕太子丹,可惜燕王喜就沒有自己兒子的那種魄力,刺秦失敗之後,燕王喜因畏懼秦軍,殺了太子丹以求和,不過這也只是換回了讓他晚滅國四年而已,最終被王賁活捉,其後再無記載。

最後滅的國家就是齊國了,本來齊國是和秦國旗鼓相當的國家,可惜之前被以樂毅爲首的五國聯軍連下73座城池,險些成爲戰國七雄中最早被滅國的,後來田單用了反間計將樂毅逼走,這才得以復國,可惜國力以大不如前。

比起滅其他五國,秦滅齊國可以說是最爲省力,正所謂上兵伐謀,不戰而屈人之兵纔是上策,秦國用糖衣炮彈狂轟齊相後勝,在後勝的勸說下,齊王建竟然就真的投降了,當然,也怪齊王建太過天真,秦國說給其封地五百里,他還真就信了,不過秦國答應給他五百里封地,卻沒說給他提供任何食物,最終竟然落得活活餓死的下場,可以說真的慘。

被秦始皇所滅的六國國君,要麼被流放,要麼被殺,都沒有好下場,有人覺得最慘的還屬齊王建,活活餓死實在有些不人道,也有人覺得作爲一國之君卻沒有被歷史記載下場更慘,你覺得哪種纔是最慘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