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專家解讀林鄭月娥《施政報告》:港深多方面合作進入落實階段

11月25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佈了其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有關深港合作的多項內容得到進一步落實。

這份長達3萬字的2020年《施政報告》中多次提及深港合作內容。《施政報告》提出,科技創新方面,支持香港機構和企業,率先來到深圳福田科創園區落戶,給香港青年人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醫療服務方面,儘快落實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試行使用已在香港註冊的藥物和公立醫院使用的醫療儀器安排;交通運輸方面,提出調整部分陸路口岸的功能及延長通關時間……

林鄭月娥表示,“我在訪問深圳期間,亦與深圳市領導同意以創新思維、突破界限、資源共享的精神推動有關的工作。”

中國城市經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宋丁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施政報告》內容可以看出,香港對於加強與內地合作的態度越來越積極,尤其在深港合作方面,大篇幅來談合作的具體內容。同時也可以看出深港雙方在合作方面已經有了較爲詳細的落地計劃,在青年就業、醫藥、貿易等多方面已經進入到了操作落實階段,反映了雙方更加積極的合作意向和雙方洽談的持續深入。

經濟困局待解

爲了與中央“第十四個五年計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對接,今年《施政報告》的發佈比往年推遲了一個多月,林鄭月娥在立法會上表示,這也是爲爭取更多時間與中央相關部委和廣東省政府商討支持香港發展的政策措施,以增強各界對前景的信心。

誠如林鄭月娥在會上介紹,過去的一年多,香港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多重打擊:社會動亂、疫情反覆、境外勢力干擾等,凡此種種損害了香港的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和國際形象。

新冠疫情之下,香港經濟承壓巨大,零售、旅遊、餐飲等行業受到重創。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今年8月至10月,香港的失業率爲6.4%,處於近16年來的高位。其中,與消費及旅遊相關行業合計的失業率爲11.2%,餐飲服務活動業的失業率爲14.8%。

林鄭月娥表示,在籌備本年度的《施政報告》時,深感仍重道遠。如何令香港早日走出困局、令市民回覆信心,是這份《施政報告》的首要目的。

同時,林鄭月娥提到,內地在嚴控疫情的努力下,經濟已快速反彈,將會是在2020年唯一有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據瞭解,十九屆五中全會後,林鄭月娥專程到北京、廣州和深圳訪問,對接國家政策、大灣區發展和深港合作。

深港多項合作落實

深圳和香港這兩座毗鄰城市的關係獨一無二,且歷久常新。從改革開放初期的“前店後廠”,到今日在科技創新上強強聯手,都是大有可爲。

目前香港的失業率達到6.4%,此外還存在3.8%的就業不足率。通過深港合作,有望有效緩解青少年就業問題。

林鄭月娥表示,“深圳擁有多間大型科技企業,在研發轉化應用方面需要大量人手。最近有企業主動聯絡我表示,樂意爲香港有志投身科技的青年提供在大灣區的就業機會。”

而在爲香港青年人提供就業機會方面,深圳已經開始行動。截至今年7月1日,深圳已建起了18個深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連續5年開展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實習計劃,累計發動439家企業,提供3140個實習崗位,吸引1328名香港大學生來深實習。

在醫療服務方面,深圳優勢並不明顯。前不久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發佈了《2019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在綜合排名100強醫院榜單中,深圳更是0上榜。

爲促進深港兩地醫療互幫互助,《施政報告》提出,儘快經廣東省審批先行落實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試行使用已在香港註冊的藥物和香港公立醫院使用的醫療儀器安排,並適時延伸政策至更多指定醫療機構、藥物及醫療儀器。容許在香港已註冊的傳統外用中成藥產品可通過簡化的審批流程在大灣區註冊及銷售。

實際上,2019年11月,中央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便提出,“容許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指定港資醫療機構使用已在香港註冊的藥物和常用的醫療儀器”,並提出可商討“以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爲試點”。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個體化細胞治療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主任劉沐芸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再次強調深港醫療合作,毋庸置疑,對兩地的醫療服務建設有着積極的意義。

劉沐芸表示,該舉措反應出港大深圳醫院的發展建設已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不僅說明港大醫院的硬件達標,也體現了其整體醫療體系的運轉進入良好的階段,能適應港深兩地醫生執業和港深兩地患者就診需求。同時對現行示範區和大灣區內有需要的老百姓來講,確實有望可以通過正規渠道用到“臨牀急需藥品”,延續了病有良醫的新發展理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