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5日,在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盛典“多彩中華”民族電影展映上,講述施甸縣布朗族脫貧故事的影片《布朗山的兒女》作爲開幕影片,爲所有現場觀影人員全方位地展示了施甸縣布朗族在脫貧攻堅戰役中的心路歷程,以及施甸各族幹部羣衆齊心協力同攻堅共致富的精神面貌。這是第一部反映施甸布朗族在脫貧攻堅中砥礪前行、振興鄉村經濟的主旋律影片,此次入選金雞獎民族電影展映開幕影片,既爲施甸縣進一步開展整縣脫貧、布朗族整族脫貧鞏固工作注入了“強心劑”,也拉開了施甸縣向全國人民展示脫貧攻堅成效的序幕。

“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地無三尺平,崖比耕地多,刀耕火種、道路不通,布朗族羣衆大多聽不懂漢語,和外界溝通交流較少,人們以農耕、放牧過活只能勉強滿足溫飽。”這是施甸縣布朗族聚居區過去的真實寫照。截至2015年末,施甸縣布朗族聚居區4個鄉鎮11個村(9個貧困村)共有8973人,其中建檔立卡人口2095戶8538人。“貧窮不是宿命,苦熬不如苦幹”!施甸縣作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楊善洲同志的家鄉,在各級黨委政府、布朗族羣衆及雲南中煙的共同努力下,先後投入11.34億元資金實施安居工程、基礎設施建設等七大工程,施甸布朗族羣衆在思想觀念、經濟發展、產業培育、居住環境、生態保護、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方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奏響布朗山寨跨越基礎音符。基礎設施是布朗族聚居區最短的短板。影片中對布朗山從過去交通不便、運輸困難到如今在黨委政府帶領下路路貫通也有充分的展現。自2015年以來,施甸縣累計在布朗族聚居區投入幫扶資金19847.71萬元,到鄉、到縣道路已全部硬化,飲水全部達標,3558戶羣衆解決了安全住房問題……基礎設施建設極大提升了布朗山鄉羣衆生產生活水平,增強了發展後勁。

奏響布朗山寨綠色音符。產業是脫貧增收的重要抓手。影片通過拍攝村民小組作用的充分發揮,表現了施甸縣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建立“政府引導、農民主體、企業帶動、協會組織”的產業脫貧模式,形成了“一村一品有特色,村村發展戶增收”的發展方式和“人出去,換思想,學技能,錢回來”的打工經濟思想。

奏響布朗山寨希望音符。“不怕眼前山高,只怕心中無路”。影片中沒有進取心的青年村民被支邊教師感化,努力學習知識成爲村民小組裏帶頭脫貧致富的主力軍,充分體現了教育對於徹底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的重要性。如今,布朗山受教育年限已從2015年的6.3年提高到12年,輟學率從2015年的1.2%降至0。

奏響布朗山寨奮鬥音符。“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這也是影片主線所要表達的深意。大學生村官回鄉任職,老村長主動讓賢,駐村扶貧幹事鼎力協助,在布朗山寨推行“八星評定”,“幹不幹、幹什麼、如何幹、出現問題如何解決、建後如何管理”,這些都讓羣衆開會集體商議,讓羣衆說了算,變“要我脫貧”爲“我要脫貧”,促進貧困羣衆從“不願幹”“不會幹”轉變爲“學着幹”“爭着幹”,所做一切都是爲了徹底轉變羣衆“等靠要”思想,激發羣衆脫貧內生動力,大幅增強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通過5年的努力,施甸縣布朗族建檔立卡人口2095戶8538人已全部脫貧,以飽含汗水的實績交上了一份“勇於擔當、奮鬥不息”的答卷,以實實在在的行動踐行了“決不讓一個少數民族掉隊”的諾言!

布朗族,這個在新中國成立後從原始社會直接邁入社會主義的“直過民族”,迎來了“與各族人民一起同步邁向小康”的歷史性跨越!

原標題:《《布朗山的兒女》入選“金雞獎”民族電影展映開幕影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