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濰坊經濟開發區,街景科技的總部工廠被稱爲“夢工廠”, 這裏有來自全球的、負責將創意變成設計的近百位“造夢師”,還有將設計變成產品的智能製造生產線。近60000平方米的智能製造工廠,如何發揮標杆企業引領服務作用,帶動企業實施智能化升級改造,探索改革攻堅新路子?

濰坊經濟開發區黨員幹部以“實打實、硬碰硬”的責任和擔當給出了答案。今年以來,該區把培育企業發展新業態、新模式作爲一項重點改革攻堅任務。對於街景科技的培育,濰坊經濟開發區幫助企業打造產業生態圈,依託街景爲龍頭打造城市空間藝術產業園區;幫助企業建設“區中園”,由政府平臺公司投資,企業運營,將上下游企業集中到一個園區,實現聚焦前沿、沿鏈聚合、打造生態、集羣發展;幫助企業搭建工業互聯網平臺和工業設計平臺,推動企業加快佔據市場高端。

企業的“需求哨”就是政府服務的“衝鋒號”。“我區大力踐行一線工作法,對重點工作攻堅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各級各部門單位、各工作專班直接到基層、企業、項目現場辦公,點對點、面對面幫助解決困難和問題。”濰坊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濰坊國家農綜區核心區管委會主任張作智談到。而這正是經濟區按下“改革快進鍵”的生動一幕。在濰坊匠造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鄧恩菊看來,這種改革深入而高效。“目前針對匠造烘焙建設農產品出口冷鏈體系項目,經濟區積極幫助申請上級扶持資金300萬元,各項工作正有序進行。”鄧恩菊說推動農產品冷鏈物流向信息化、標準化和規模化發展,是激發內貿流通市場活力的積極信號,目前公司正構建濰坊本市大蒜、生薑、圓蔥等農產品“供-產-銷”於一體的全鏈條體系。不僅如此,經濟區還推動匠造食品在中心城區佈局“中央工廠+線上商城+社區便利服務+創新研發”模式的智慧便利店,打造“一刻鐘生活服務圈”。目前,已在中心城區開設智慧便利店12家,服務社區居民5萬餘人。

作爲聚焦主責主業的省級開發區,濰坊經濟開發區用市場化運營理念經營城市,不搖不擺抓實體經濟、抓項目建設、抓城市建設,加快培植特色優勢產業,推進產城融合。

體制機制改革如火如荼,開發運營職能交由市場承擔,經濟開發區“瘦身強體”,把精力聚焦到主責主業上,全面推行“黨工委(管委會)+ ”體制,管轄面積大幅壓減,社會事務應剝盡剝。

談及開發區服務,濰坊意品寵物用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楊緒棟豎起了大拇指:“由於馬德里商標國際註冊駁回率高,又加上今年疫情影響,增加了註冊的難度。經濟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積極爲我們講解申請的程序和途徑,一對一幫扶指導,幫助我們解決註冊中遇到的困難。日前,國家知識產權局下達批准文件,正式受理我公司馬德里商標國際註冊申請。”

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是一篇系統“文章”,作爲改革的關鍵因素,經濟區注重寫好“人”的文章,選優配強領導班子,堅持“以實績論英雄”“憑能力定崗位”的全員聘任原則,建立以項目爲中心的薪酬分配體制,真正把最合適的人員聘任到最合適的崗位,切實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大衆報業·大衆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蓓 通訊員 郭衛傑 報道)

【來源:閃電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