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卒是戰國時期一支有着赫赫威名的軍隊,戰國初期,魏國就是靠着這支強軍,攻秦,敗齊,破趙,滅中山,成爲戰國第一個稱雄的國家。

魏武卒這幫人,最牛的時候,五萬打的五十萬秦軍沿着函谷關往裏鑽,攆的秦軍都沒地躲,把個堂堂大秦國偌大的地盤打成一根麪條一樣的地盤,給人感覺,再壓上那麼一把,秦國似乎就成爲了歷史一樣。

就這一戰役,一共打了72戰,魏國64勝,剩下的八場僅僅是互有傷亡,不分勝負而已,可以說,這72戰,魏武卒就沒有一次失敗的。

那麼,魏武卒爲啥這麼牛呢?

1、嚴苛的篩選:

很多人認爲魏武卒源自兵聖吳起,其實,魏武卒最早的起源是李悝。戰國初期,魏國弱小,雄心勃勃的魏文侯任用李悝爲相,大膽實行改革,魏國也成爲戰國時期第一個進行改革的國家。李悝的改革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就包括在魏國軍隊中創立的武卒制。

真正將魏武卒發揚光大,名震天下的,則是名將吳起。吳起在擔任西河郡守時,便開始組建精銳武卒,從全軍中挑選,挑選條件十分嚴格。《荀子.議兵篇》記載:

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服矢五十個,置戈其上,冠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

意思就是,魏武卒的選拔制度是,在身負全套甲冑(頭戴鐵盔,身穿三層甲)的情況下,還要帶拉力爲12石(約爲今天的720斤)的弩,背上50支箭,同時還要裝備長兵器戈和短劍,帶上三天的口糧,半天要行軍100裏。

這種要求,怕是放在現在也是特種兵的選拔要求了吧?所以魏武卒的個人實力那是沒得說!

2、精良的裝備:

荀子的話,從另一個方面也魏武卒的裝備精良,每人身上需套三層鎧甲,光武器就裝備三把,一把長戟長攻,一把鐵劍近戰,一把十二石的強弩外加五十根弩箭遠攻,武器有了,所以他還給你加一盾牌。

這是啥,這是喫雞的時候,開了三級武器掛滿了全身,愛怎麼玩都可以,遠攻,近攻,再遠還能和你放風箏。

3、行伍之間,無上的榮譽

一旦成爲魏武卒,這一傢伙可就是自由身了,什麼奴隸主不奴隸主的,讓他哪裏涼快哪裏待著去,這就是國家的人。

奴隸是啥人?喫的啥?喝的啥?死了又幹啥?不一樣啊!當然自由身給了你,也不能讓你餓着,不然回頭又能把自己給賣了,所以他還給你土地,瞧見沒奴隸不幹了,還能自己當財主,家裏頭的徭役這就全免了,還有這稅那稅的,你一亮魏武卒的牌子,啥都給你沒有關係。

這還不算,這要是在戰場上砍敵人腦瓜子多了,這軍功也就跟上了,那麼爵位也就手到擒來啊,爵位是啥,這就是貴族的行列,也就是說幹好了,財主都不用當,自己就貴族了,這身份那就是劈叉都趕不上的速度。

這就不用問了,本身魏武卒的底子就好,這一獎勵這底子直接就給爆發出來了,幹啥不行。

所以魏武卒在吳起的帶領下,五萬人就能頂着五十萬人玩命幹,因爲他們不覺的自己打不過,再說他們壓根就不會想這個問題,他們想的是,好傢伙這多少腦瓜子,砍下來這得能撈到多少爵位啊!對面不是狼,而是房子,地,老婆,長在地裏的莊稼,就等着他們去割了。

“衝啊!殺啊!砍死他們!”

“一畝地!兩畝地!”

“呸!一個老婆,倆老婆,三老婆,這地主老財也趕不上咱了!”

您自己感覺吧!

4、兵精將強,天作之合

武卒選出了之後,吳起還對士兵進行了精心編組。通過對士兵進行選拔、編組,在不增加人數的情況下,能大大提高部隊戰鬥力,這是己被無數戰爭實踐證明的管用方法。而早在兩千多年前,吳起就明白了這個道理。

5人爲一伍,設伍長一名;2伍爲一什,設什長一名;5什爲一屯,設屯長一名;2屯爲一百,設百將一名;五個百設五百將一名;2個五百爲一千,設千人將一名。千人將是基層將軍,由統帥直接指揮。

在軍陣上,設立前、後、左、右四個方陣,另加一個前置方陣,作爲衝擊敵陣、誘敵之用。這樣的軍事系統,各個作戰單位像人的血管一樣,由上到下,纖毫可見,脈絡非常清晰。作戰時,將領的作戰意圖可以輕易傳達到最底層的軍事單位,相互呼應,如臂使指。

那麼後來魏武卒咋就不行了呢?

1、吳起被擠跑了

一隻軍隊的創建,統帥就是靈魂,如果統帥離開了,軍隊也就失去了靈魂。吳起雖然私德方面有很多缺陷,但是他善於用兵,而且廉潔公平,願意和最下層的士卒同衣同食。睡覺時不鋪席子,行軍時不騎馬坐車,親自背乾糧,和士卒共擔勞苦。士卒中有人生瘡,吳起就用嘴爲他吸膿。是個非常稱職的軍事統帥,士卒也非常的擁護他。

等到吳起離開後,統帥魏武卒的將領就變成貴族了。當然不是說貴族不好,而是說貴族往往比較擺譜,遠離羣衆。這樣一來,魏武卒的士氣就有下降。

2、魏國貴族鋒芒畢露

吳起在的時候,往往是打一個拉一個,絕不跟兩個國家同時結仇,以保證魏武卒出征時,不會多線作戰。結果等到吳起離開魏國後,尤其是魏惠王登基後,魏國在外交方面出了大問題。特別是著名的桂陵之戰(圍魏救趙),當時齊國、楚國、秦國、趙國、宋國和衛國,六國同時羣毆魏國。打的魏武卒多線疲於應戰。這要是別的國家,早就被打趴了。所幸是魏武卒,最終扛下來了。

然而魏國君臣記喫不記打,幾年之後又惹怒了諸國,再次被秦國、齊國羣毆,這一次就沒有那麼好運了。十萬精銳被全殲,元氣大傷!最要命的是,公元前293年,秦將白起於伊闕大敗魏韓聯軍,斬首24萬,魏武卒損失殆盡。

現在回看魏武卒的興亡史,我們可以發現一個道理:任何精銳部隊,都不可能脫離國家而獨立存在。魏武卒建造成本高,士兵裝備好,對國家的國力有較大要求,一個處於上升期的國家,君臣一心,將士一心,各方面都是積極向上的。

但是一旦當國家處於下沉時期,政治黑暗,體制落後的問題就暴露出來了。魏武卒之所以能打,離不開吳起的治軍,離不開魏國國力的支持。但是如果這兩項都沒有了,治軍不嚴了,社會地位下降了,戰鬥力下降也就是必然的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