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是唐朝的著名詩人,書法與繪畫堪稱一絕,而且頗通音樂。他出身於大家士族。很小就顯露出不俗的才學與天賦,二十歲就高中狀元,並且受到皇帝重用。

王維人生的開局,可以說接近完美。但王維卻一生信佛,沒有留下子嗣。那麼王維爲何會信佛?她的人生遭遇了什麼,讓他如此執着於佛教信仰?王維一生信佛是受家庭的影響

王維是唐朝的大家族出身,唐朝雖然已經有了科舉制度,但還是繼承着漢朝時期的貴族體制。在唐朝,不管是中央和地方,都被大家族勢力所控制。唐朝的第一大家族,當然就是李姓家族。

李氏作爲皇帝的親族,自然十分尊貴。除了李姓之外,還有范陽盧氏、清河崔氏、滎陽鄭氏以及太原王氏。這些大家族,基本都出自隴西貴族勢力,也就是後來的關隴貴族。王維出身於太原王氏貴族,家族很強盛。

王維的父親官居地方司馬,雖然不是什麼要職,但與地方刺史直接發生關係,也屬於地方權貴。王維的母親也出身於名門望族清河崔氏。王維的母親從小也是深受家庭教育的影響,精通文墨,擅長繪畫。

王維的母親信仰佛教,在生下王維後,給他起的名字也跟佛教有很大的關係。我們知道,王維字摩詰。其中王維的名跟他的字合起來,就是著名的在家大菩薩維摩詰的名號。另外,根據《維摩詰經》記載:在梵語中,“維摩詰”的另外一個意思也就是“無垢”,比喻十分乾淨,清新脫俗。

王維後來的詩文特點,也正是符合了他的名字的意思。王維雖然出身貴族,但童年還是比較坎坷的。王維九歲時,父親就早早去世,由母親獨自把他帶大。所以王維的母親對他影響極深。

王維的母親在丈夫去世之後,爲了排解內心中的痛苦,更加篤信佛教。王維受到母親的影響,從小就接觸了很多佛教經典。王維母親爲了能讓孩子們一生平安順遂,很小就讓他們背誦一些佛教經典。

王維小的時候,雖然並不太懂佛教的內容。但他卻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將一些佛經全篇背誦下來。王維的母親也認爲王維不光天資聰明,還很有佛性與慧根。王維在兒童時期的經歷,對他之後的人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雖然在孩提時代,王維不懂佛經。但這些佛家經典,就像一枚種子,已經種到了王維幼小的心裏,只等到有一天,發芽、生長,最後開花結果。一個人,年輕時期所遭遇的事情,往往會影響到他的一生。

王維年少喪父,所以對母親極爲依戀。而母親又信仰佛教,所以王維爲了討好母親,又背誦了大量的佛教經典。這些佛教經典,在之後,對王維的性格養成,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王維之後的詩作、畫作以及他的愛情觀、人生觀,甚至是命運,都跟他的佛教思想有很大的關係。王維後來一生信佛,而且沒有留下子嗣,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了家庭的影響。王維命運坎坷,通過信佛來化解內心痛苦

王維雖然九歲喪父,但卻受到母親的嚴格管束。他除了能背誦佛教經典之外,對很多其他著作也是能倒背如流。除此之外,王維的音樂、美術等藝術休養也很極高。不過,在母親的長期控制之下,王維的性格有些孤僻。

王維的性格與唐朝的另外一位大詩人李白形成鮮明的對比。王維出身於世家大族,受到母親嚴格的管束,所以他的詩詞比較嚴整。但李白不同,李白出身於商業家族,從小見慣了商人之間的交往。而且李白從小跟父親遊歷,相對來說,父親帶大的孩子相對活潑。

李白就表現得十分豪放不羈,他也沒有大家族對他行爲上的約束,所以李白的詩豪放不羈,極具浪漫主義特色。李白與王維幾乎同歲,也有很多共同的朋友,但他們卻不來往,這很有可能是因爲王維與李白性格的巨大的差異造成的。王維由於出身好,再加上天資聰明,在21歲時就考取了狀元。在唐朝詩人中,王維是唯一的狀元郎。

王維在考取狀元之後,沒多久就被任命爲太樂丞,掌管音樂事務。但沒幹幾個月,就因爲下人越制舞黃色獅子,被貶爲濟州司倉參軍,主要職責是看守倉庫。王維在被貶後,行至宿州也寫下詩,來抱怨自己所遭遇的不公。

詩文取自王維的《寄宿州》:“此去欲何言?窮邊徇微祿。”大體意思是,我這一去能說什麼呢?去窮苦的邊遠地區,去賺一些微薄的俸祿而已。王維被貶一般有兩種解釋,第一種解釋是他剛剛考取進士,很年輕就當上太樂丞,有點忘乎所以,犯了錯誤,所以被貶。

第二種解釋,是他是被人設計陷害所致。王維到底是自己犯錯,還是被人陷害,真實的情況不爲所知。但當時的朝堂之上,開始出現兩派勢力。一派是大家族勢力,另外一派是反對大家族的勢力,其背後是皇帝在支持。

這兩派勢力雖然沒有在明面上開戰,但已經在朝堂上暗流湧動。王維是大家族勢力的新秀,在兩個大家族勢力相互博弈的時候,先拔除對方的新人,是在雙方明面開戰前的相互試探。王維可能就恰好處於官僚內部鬥爭的漩渦之中,他這一被貶,就是長達十幾年的時間。

在這段時間裏,他的思想逐漸變化,開始潛心研究佛法。公元735年,張九齡被唐玄宗任命爲宰相,王維看到了上升的機遇,於是給張九齡寫詩。根據王維的詩《獻始興公》記載:“賤子跪自陳,可爲帳下不。”張九齡收到詩之後,向皇帝舉薦,皇帝任命他爲右拾遺。

雖然“右拾遺”僅是官居八品,但卻是皇帝近臣,很有前途。王維是一個很有才幹的人,又出身世家,很受張九齡的重視。第二年,王維就升任爲監察御史,這個官職品級雖然不高,但權限很廣,也是一個很容易升遷的官職。王維得到了張九齡的認可,本可以一路青雲直上。

但在這個時期,也是朝廷中兩派勢力矛盾公開化的時期。張九齡代表的是大家士族的勢力,而代表着反對大家族勢力的李林甫,在這個時候也開始崛起。在唐朝中後期,主要的問題其實就是大家士族把控朝政。唐玄宗爲了能夠壓制大家士族的發展,開始重用李林甫和楊國忠等人,壓制大家士族的發展。

李林甫上位之後,張九齡也受到了打壓,被貶爲荊州長史。張九齡被貶之後,王維的仕途也就十分堪憂。所以王維也在思想上,就徹底失去了對功名利祿的追求,開始尋求歸隱,研究佛教經典。

王維在朝中爲官十幾年,不參與朝堂中勢力的相互搏殺,安心幹好自己的工作,無心升遷,所以能平順安穩。他爲自己和母親修建了輞川別墅作爲清修之地,下朝之後就在房間裏清修,遠離塵囂。

王維這樣做,可能是因爲升遷之路被阻,他內心迷茫,也可能是爲躲避朝中兩派鬥爭,使自己免受牽連。王維本以爲他可以這樣半官半隱生活下去,但突然爆發的“安史之亂”,使得他再一次陷入動盪之中。

安史之亂爆發之後,長安失陷,王維被任命爲“僞官”。到後來唐肅宗繼位之後,王維本該被殺,但因爲他在做僞官時,寫下很多思念前朝的詩作,其弟弟王縉又是再復大唐的功臣,王縉不遺餘力進行救贖,最終王維不僅被免罪,還獲得了官職。

在此之後,王維的官運反而一帆風順,最終做到了尚書右丞。但這個時候,王維的內心其實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在經歷如此多的動盪之後,已經謝絕紅塵,多大的官職,對他來說,都不能讓他開心。

因爲他早已見慣了官場動盪,所以他還是維持着半官半隱的狀態。可能是他這種隱居的狀態,不參與朝堂之上的內部鬥爭,所以他反而能在官場上一路升遷。但王維雖然受到重用,卻一生信佛,沒有留下子嗣。他一生信佛,除了家庭和仕途的原因之外,其實他還受到了婚姻的影響。王維失去愛人之後,斬斷紅塵

從王維的一生來看,有兩個女人,對他影響最大。一個是王維的母親,在王維父親去世之後,王維的母親崔氏一個人將王維帶大,母親崔氏對王維人生的影響不言而喻。而對王維有極大影響的另外一個女人,就是王維的妻子。

根據歷史記載,王維的妻子很年輕就因爲難產去世了。王維妻子去世的時候,他纔剛剛而立之年。在之後的三十年的時間裏,王維都是獨自生活,沒有續娶。王維如此專情,一方面是受母親的影響。

因爲王維從小喪父,又一直跟母親生活。所以王維在性格上應該偏於孤僻。他執着於舊有的關係,不能自拔。王維與妻子應該是很早就相互認識,然後成婚。所以王維對妻子的感情就格外深厚。

再加上王維從小缺少父愛,他的感情寄託全部放在了母親和妻子身上。所以妻子一旦離去,他就難以擺脫對妻子的依戀,最終決定終身不娶。

根據《舊唐書》記載:“王維孤居三十載,禁肉食,絕綵衣。”

王維失去了愛人之後更是斬斷紅塵,一心向佛。所以王維雖然滿腹才學,官職也很高,但最終卻孤獨終老。從王維在妻子去世之後,決心不娶來看。王維對待妻子的感情,已經超越了一般的愛情。

王維對妻子更像是一種親情,王維從小缺少的就是親情。王維在妻子去世之後,他覺得沒有人再能給予妻子對他這樣的心靈撫慰,所以在妻子去世之後,他寧願孤身三十載,也不再續娶。沒有了妻子,使得王維更專心修佛,他的詩也越來越具有“佛性”,最終成就了他“詩佛”的名號。結語

王維年少成名,又得到貴人扶持,最終也獲得了很好的官職。但他早年受到了家庭的影響,幼年喪父、青年時期,在仕途剛開始的時候,就遭遇坎坷,在之後妻子又早亡,在這三重打擊之下,王維逐漸遁入空門,追求佛法。

王維的一生,算不上極爲坎坷。但他因爲受到母親的影響,信仰了佛教。在他遇到坎坷的時候,他本能地去尋求佛教給他帶來的一片心靈上“淨土”,用來躲避外界對他的傷害。在事實上,信仰佛教也很好得幫助了王維在官場存身。

在古代,男人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事情。王維高官厚祿,卻選擇三十年不娶妻,潛心修佛,可能是絕無僅有的一個。但在唐朝,王維並不算是一個異類,因爲唐朝是一個開放包容的時代,所以王維的怪異反而成爲他的優勢。

王維後期官運順利是因爲他信仰佛教,不參與內部勢力爭奪。他的詩也因此獨具特色,而被後人所推崇。唐朝雖然有一些舊時代的問題,但卻是一個偉大的時代。唐朝的開放和包容,爲中華文化添上了絢爛多彩的一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