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英後再無殭屍片,這是對一代電影宗師的稱讚,更是一種緬懷。今天爲大家講述林正英坎坷而又傳奇的一生。林正英出生於一個貧寒的家庭。父母從小幫人做小喫,收入微薄,家中有6個兄弟姐妹,他排行老三,但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林正英決定輟學,給家裏邊減輕點負擔。

林正英那不爲人知的“心酸”以及坎坷傳奇的一生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1963年11歲的林正英與成龍、洪金寶,一起拜入香港著名京劇團,但他的經濟生涯只有三四年。經朋友介紹轉行入了電影圈,做了龍虎武師,聽着是威風凜凜,其實龍虎武師就是武打的替身。那個年代的武打替身,沒有任何的防護措施,弄得渾身是傷,還得遭人家白眼。不過正因爲林正英當年的摸爬滾打,對他將來的成功奠定了結實的基礎。

1971年,林正英遇到了他人生當中第一位伯樂,那就是李小龍,在與他合作唐山大兄這部電影的時候,李小龍就注意到了林正英,從此以後,李小龍只要拍電影,沒有林正英在場寧可不開機。所以李小龍當年參演的猛龍過江、精武門、龍爭虎鬥,都有林正英的身影,只可惜天妒英才。到了70年代末,李小龍離奇死亡,不久之後,洪家班成立,林正英加入其中,成爲骨幹,繼續發揮他的武術指導天分。

只要是林正英執導的電影,幾乎都能拿到香港的獎項,之後的林正英憑藉着自己的演技,從幕後的武術指導漸漸的走上了演員的道路,特別是1982年的敗家子兒和人嚇人兩部電影中,林正英分別扮演了男兒生花旦梁二弟一位老弱道士,兩個角色形象差異特別大,不過林正英卻拿捏的極好。花旦梁二弟還有這個老道,讓林正英一個人給演活了。

林正英那不爲人知的“心酸”以及坎坷傳奇的一生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林正英在1985年開設了自己主演的電影殭屍先生,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這部殭屍先生的電影推出立即受到影迷和媒體的熱愛。在公映時就引起了轟動,最終票房狂。收2000多萬,由此掀起爭拍殭屍片的熱潮,

僅1986年就有10多部跟風之作上映,這麼多拍殭屍片的林正應該如何應對呢?

當時年僅33歲的林正英在1986年,再次推出一系列殭屍片之殭屍家族,片中的主角則由殘暴的殭屍轉換成呆萌可愛的小殭屍。此片依舊堅持了前作的搞笑和恐怖,不過價值觀卻得到了昇華,以冷酷無情的殭屍親情以及小朋友純真的友情,狠狠的諷刺了人性的貪婪和冷酷。說殭屍冷血其實人類的貪婪纔是最恐怖的。

毫無疑問,此片上映後,再次引導了短暫的殭屍熱潮。最後幾年,香港引出無數模仿林正英殭屍片的作品,都是傳統的茅山殭屍,毫無創新,以致漸漸失去觀衆。

林正英那不爲人知的“心酸”以及坎坷傳奇的一生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1989年,林正英爲避免香港殭屍電影黔驢技窮,自斷生路拍攝此類影片,在力保不失本土民俗趣味之餘,將西方吸血鬼及殭屍融入香港殭屍片中,以此推出自導自演的一眉道人。

影片既搞笑又刺激,茅山道士與基督教徒的雞同鴨講,茅山術以西方殭屍鬥在一起的新奇效果,接令觀衆大爲受落,再一次打開了殭屍電影的新思路,此時林正英正處於創作的爆發期。在之後的音樂殭屍、鬼打鬼、驅魔警察等片中,林正英不斷嘗試創新,不斷融入更多的新奇元素,使得殭屍電影愈演愈烈。

可惜創新的速度遠遠快不過模仿,林正英好不容易想出的創新,很快就被同類影片模仿,九叔這次又是如何面對的呢?

好不容易想出的創新很快就會被同類影片複製,而這些翻拍的影片大多是爲了圈錢而去,有很多的粗製濫造,使得觀衆對這類題材開始厭倦。再加上王晶的賭片和徐克的武俠片開始出現,看膩了殭屍片的觀衆顯然找到了更多新奇的東西。

林正英那不爲人知的“心酸”以及坎坷傳奇的一生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與此同時,殭屍片大勢已去,可憐只剩下林正英獨撐大局,雖然九叔之後又拍了很多搞笑電影,如非洲和尚、這個及茅山法術異域風俗喜劇片名,上帝也瘋狂的非洲土著,以及善良的殭屍祖宗大戰非洲巨人等諸多精彩橋段,創意製作也無力迴天。

林正英影徒也開始呈現下坡路。

一九九五年,林正英受亞洲影視高薪聘演電視劇殭屍道長,這部電視劇不僅爲亞視贏得了高收視率,也被視爲林正英影徒的起死回生之作。不過林正英平時因爲喜歡喝酒,再加上拍戲過度的勞累。一九九七年原本打算拍攝殭屍道長三,突然被告知患上了肝癌,拍攝終止,併成爲他的遺願。

林正英那不爲人知的“心酸”以及坎坷傳奇的一生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同年林正英堅持帶病演戲,與徐錦江、劉松仁共同拍攝一枝花和尚,這部戲也是林正英拍攝的最後一部作品。林正英一生的遺憾是沒有拍過一部愛情片,林正英雖然一生拍的大多都是殭屍片,但是他並不是崇尚迷信,因爲他的影片中大多表現的是人生感悟和人性反思。

就像講故事一樣,每天講的故事都是奇聞異事。第一要表達的是對未知事情的興趣,第二點要表達的是這些都是歷史的一部分。

懷念九叔,致敬經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