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常年戴着“貴州省深度貧困縣”帽子的從江縣正式脫貧摘帽。得知喜訊,從千里之外的杭州市蕭山區來到從江掛職的李磊欣慰不已。

“在脫貧攻堅最關鍵的時刻,守好這個關,把最後的工作做紮實,也算是無愧職責”,掛職從江縣扶貧開發辦公室副主任的近三年期間,帶領鄉親們發展產業,打造致富路,用行動闡釋了扶貧幹部的責任與擔當。

李磊督察村集體項目推進情況(左一)

從江縣人民政府辦公大樓內,李磊正在各個辦公室間穿梭着交代工作,“全情投入、全力以赴”是李磊對自己近三年扶貧工作的概括,2018年4月從東部沿海到西部扶貧,跨越一千四百多公里,儘管來之前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但回想起剛到貧困村進行一線幫扶的時候,李磊仍然記憶猶新。

“到了村裏以後,我們發現比想象中更貧困,家裏面的房屋狀況比想象中的條件要差很多,”人畜混居、房屋透風漏雨現象嚴重,產業基礎薄弱,集體經濟基本爲零,同時由於當地的教育普及程度不高,當地老百姓只會講苗語或者侗語,種種問題使得扶貧工作變得更加棘手。

語言的障礙可以通過村幹進行翻譯解決,但是想要改變當地老百姓的居住狀態和生活環境卻是一場持久戰。李磊迅速投入工作,走村串戶,花了近兩個月的時間摸清民情,他的腳步踏遍了從江縣的19個鄉鎮。

儘管以前在杭州市蕭山區住建局下鄉扶貧的經驗有限,但李磊明白想要帶領當地老百姓脫貧,產業發展是一條必經之路,重要的是從原來的輸血變成造血,提高內生動力,“可以通過土地流轉、帶動就近就業來讓老百姓增收,同時可以用產業的分紅來調動老百姓的積極性,也能對當地的經濟帶來持久效益。”

如今,百香果、食用菌、花卉苗木、鐵皮石斛等產業在從江縣遍地開花,並且形成了橫跨從江縣東部的洛貫產業帶。截止目前,從江縣3.1萬戶13.89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40.9%下降到0。

可視的環境改變,可感的幫扶認可,是李磊一千個日夜背後最大的欣慰。“能夠看到我們從江從原來基礎相對薄弱,到現在產業紮實,老百姓生活幸福感也越來越強了,基本生活需求也都能得到保障。這三年值了!也算是對從江的老百姓有個交代。”

三年的時間白駒過隙,從陌生到熟悉,李磊儼然已經是從江縣的一員,“現在回去有時候覺得我們家鄉的菜辣味不夠了,覺得自己口味越來越重了,已經融入到從江,是從江人了。”

如今從江縣已經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但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的起點,李磊提到之後會以“神祕從江”的非遺文化元素爲吸引點,打造文旅產業品牌,而這也是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未來之路。

“下一步,要圍繞我們從江的81箇中國傳統村落,結合從江文化,深化我們的鄉村旅遊振興”,李磊提到消費扶貧跟勞務協作也是今後的兩塊重點,“搭建我們的電商體系,包括我們的供銷社,打通銷售,把我們從江的一些好的農特產品推送出去。”

(貴州綜合廣播 王楚含 陳杉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