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由張藝謀執導,張譯、劉浩存、範偉主演的劇情片《一秒鐘》如期而至,首映即取得豆瓣8.0分的開畫,不說口碑爆棚,也算是好評如潮了,尤其與近期上映的國產影片口碑相比,可謂是一騎絕塵。可爲何如此叫好的口碑卻不賣座呢?

票房日冠還沒捂熱就丟了

《一秒鐘》首映日票房表現可謂平平,票房僅能以微弱的優勢登頂,這還是在有最高排片的優勢下才勉強拿到日冠,可就如此微弱的優勢都沒能堅持到首映日結束,即被吳彥祖王千源主演的已上映了8天的《除暴》給反超了(截止發文前的票房)!

相比口碑僅勉強及格的《除暴》,衆望所歸且好評如潮的《一秒鐘》爲何叫好不賣座?

客觀因素:

《一秒鐘》有張藝謀執導,百億票房影帝張譯與老戲骨範偉的加持,可以說該片的先天條件非常優越了,票房號召力自然也不小了吧。

可是否如此“豪華”的加持也奈何不了受衆小的影片類型?《一秒鐘》偏向文藝劇情片類型,劇情就會相對平淡沒有太大的波瀾,因爲會缺乏爆點或者看點。

這就是文藝片的票房市場一直不怎麼樂觀的關鍵吧,例如馮小剛的《只有芸知道》、姚晨的《送我上青雲》,就連斬獲多個獎項又誕生影帝影后的高質量影片《地久天長》都難逃叫好不賣座的命運。

因爲就客觀因素來說,《一秒鐘》的票房表現平平是“先天不足”。

主觀因素:

但影片除了受衆小之外,真的完美無缺了嗎?

自然不是!

《一秒鐘》講述的是沒趕上電影場次的張九聲與想要廢舊膠片做燈罩的劉閨女以及放電影從未失誤過的範電影因一場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的故事。

一方面,影片的優點很明顯

影片畫面一如既往的不錯,這是老謀子的看家本事。張譯演技一如既往的穩定,這是張譯的專業。

張藝謀不愧是講故事的大師,並非宏大敘事,而是一個極其簡單的故事,向觀衆娓娓道來。父親對女兒的掛念,姐姐對弟弟的關愛,陌生人之間的惺惺相惜。導演巧借《英雄兒女》裏的情節,讓兩個陌生人同時落淚。

影片不是很感人,爲了見自己女兒一眼的強烈意願,成了貫穿整部電影的線,可一個一個的小細節很打動人心。

電影裏有兩個細節尤其催淚:一是張譯扮演的張九聲在放映室裏的小窗戶裏把臉轉過來的時候,他淚流滿面,我也淚流滿面。

另一是影片接近尾聲,劉閨女撿起地上的報紙,衝正在被保衛科的人帶走的張九聲揮動報紙時,突然戳中淚點,很莫名的情緒。

卑微小人物也有觸及人心的情感,看起來沒有多大的波折起伏、激烈的矛盾衝突,但是不知道爲什麼結束時抑制不住的眼淚奪眶而出。

一秒鐘就行,那是一個父親的心情!也許這就是文藝片的力量,張譯的力量、範偉的力量、張藝謀的力量。

另一方面,影片的不足也很明顯

張藝謀拍電影的隨性,一般不怎麼照顧觀衆感受,從頭到尾平淡無奇,像是炒家常便飯,小情感倒是整挺好。這是張導寫給電影的情書,從電影放映設備和極具年代感的佈景中可見一斑。臺詞方面欠佳,觀衆代入感稍差,根本調動不了情緒。

劇情方面,就問兩個問題:一個是能偷跑出來看他女兒銀幕上的一秒鐘,就不能實地暗中偷看女兒幾眼?二個是最後都放出來了,不去挽回家庭哪怕也是暗中偷偷看女兒也行,爲啥直奔膠片而去?難不成是想拿着給女兒作禮物,可看太不像,畢竟男女主這喜極而泣闊別重逢的感覺真的不像。

總之影片節奏過於平淡,劇情硬傷有些明顯。

看文藝片就像是一杯茶,需要細細慢慢地品味。

有人看完久久不願意起身走,想起小時候村上放的露天電影,簡單而又快樂,感覺特別有代入感,此外導演對“膠片時代”—去不返的致敬,也是對“看電影”這件事細緻入微的回憶與熱愛。

也有人看完一頭霧水不知所云的走出影院。衝着張譯看的,演技沒得說,但沒感覺到整片的深度和內涵,略失望。但每一代人看的感受應該都不一樣,沒有共鳴。

老謀子的片子,始終堅持電影人的真實。色彩,鏡頭,不爲吸引絕大數,只做最真實的電影人!《一秒鐘》口碑是否能發酵帶動票房,讓我們拭目以待!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