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漕舫,看杭州市中心迷人風光,這樣的愜意享受居然只要3元?坐上杭州水上巴士7號線,體驗“開門見河、出門搖櫓”的江南水鄉景象吧!另外,大家熟悉的水上巴士1號線沿線有什麼值得打卡的點?跟着杭小微一路遊覽下去吧!

水上巴士公交7號線

東河風光

水上巴士公交7號線是隱藏在生活市井中的一條線路,行駛於貫穿杭城南北的東河上,開通之初是爲了緩解陸路的交通擁堵問題,乘客也多是周邊的上班族,後來隨着地鐵的建成客流量大大減少,班次也從20分鐘一班改成了1小時,卻因爲沿路的景色太美,逐漸從交通線變成了旅遊線。點擊這裏體驗線上乘船哦~

攝影/鮑聖慧

線路運行的船是水上巴士線路中唯一的漕舫,精緻而小巧僅能坐8人,四周敞開,配有遮陽篷,與水面、風景近距離接觸。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排隊超過8個人,等候時間可能會比較久哦。

起終點爲梅花碑和壩子橋站,中間停靠寶善橋、廣安新橋、浙二醫院等碼頭,一小時一班車,全程45分鐘左右,3元的票價10年沒變過!

攝影/楊俠

小船緩緩而行,穿梭於一座座形態迥異的古橋之下,彷彿是一場露天的“橋樑博物館”之旅。

攝影/鮑聖慧

杭州人的現代生活與古色古香的舊建築交織着,船在河中或行或泊,行則輕快,泊則閒雅,或獨或羣,悠悠盪盪。東河師傅都是有着多年經驗的開船好手,船隻行進平穩,細細慢品,要的就是一種慢生活腔調。

如果你選擇從梅花碑下船,還可以去附近的五柳巷走走看看。五柳巷因南宋時在此建五柳園得名,當時五柳園的位置舊時爲達官貴人居住之處,後成平民棲息之地,宋代有“東菜、西水、南柴、北米”之說,現仍留有居民枕河而居生活景象。五柳巷歷史街區一帶還藏着許多有意思的小店與老底子的杭州味道,等着你去打卡哦~

東河上的橋,你知多少

橋是東河的魂,東河上面十幾座形態各異的橋,不僅連接了兩岸,更連接起杭州的過去、現在與將來,每座橋都是一段歷史,杭小微爲大家介紹其中幾座↓↓

壩子橋

壩子橋處於中河與東河的交匯之處,位於東河寶善橋以北,環城北路(橋)南側,爲三孔石砌拱橋,被稱爲杭州東河第一橋。壩子橋建於南宋淳佑年間,後來多次重修。橋上有一座鳳凰亭,據說這座亭子舊名香乳亭,還是靈隱寺的具德上人題寫的。有民間傳說,亭築成後,曾有鳳凰來棲,故改稱爲鳳凰亭。

寶善橋

寶善橋,在體育場路東段,橫跨東河。今爲梁板式公路橋。清乾隆二年(1737)畫家茅靜遠建。《乾隆府志》:“菜市河自斷河頭以北至艮山門,爲橋一十有六,其一爲寶善橋。”

1929年,第四屆全國運動會在大營盤舉行,因此在梅東高橋至寶善橋路面修鋪碎石道以通汽車,故寶善橋改成平橋以利交通。1981年拓寬體育場路時將橋改建成雙曲拱鋼筋水泥橋。

廣安新橋

廣安新橋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它位於新橋直街東河上,建於南宋端平元年。廣安新橋是當年端午賽龍舟至半山的起點,此處又稱彩虹渡。2010年,橋西北側建了絲綢文化公園,設有《流霞》雕塑、《絲綢文化》景牆和《狸貓護蠶》景柱等,再現了杭州蠶桑文化的淵源。

菜市橋

最早的記載於南宋淳祐時期的《臨安志》:“菜市橋,菜市門外。”在橋洞的東側建有描述古菜市橋市井生活百態的“菜市橋市井圖”浮雕,西側設有表現古時鬧花燈的民俗市井場面的“菜市花燈圖”浮雕,展示了古時東河繁榮的景象。

萬安橋

攝影/潘勁草

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1522-1566),明嘉靖年間,禮部侍郎錢科臨河而居,荒年時,自設粥廠接濟饑民,並建石橋供路人過河通行,時人稱橋爲南橋,後更名爲萬安橋。

解放橋

解放橋北側浣紗女雕塑

東河古橋中“解放橋”是最年輕的,初建於1924年,建成後命名爲“傳芳橋”後改名爲“永寧橋”,1949年後才確定名稱爲“解放橋”。

鬥富三橋

東起建國南路,跨東河,西至城頭巷。鬥富橋實際是三座橋,分別爲鬥富一橋、鬥富二橋、鬥富三橋,均位於上城區小營街道。始建於宋,又叫過平安一橋、平安二橋、平安三橋。

【留言】說說你還知道東河上的哪些橋吧!

水上巴士1號線

說到水上巴士,其實很多人更熟知的是往返於武林門與運河天地的水上巴士1號線(非工作日)。

水上巴士1號線工作日的線路略有不同,路線更長,往返於運河天地與濮家。不過最精華的風光還是集中於武林門站與拱宸橋站這一段,價格都很樸素,只要3元。

武林門

武林門,在南宋時稱天宗門,亦稱北關門,是南宋十三座城門中北邊的一座。康熙、乾隆下江南都是由此入城的。這一帶很早以來就是“人煙輻輳,商賈雲集”的繁華之地,現在更是人氣超旺的商業區,適合逛喫逛喫。

信義坊

到了信義坊,不妨去富義倉看看,它可是當初運河申遺的申遺點之一。富義倉初建於清光緒六年(1880年),與北京的南新倉並稱爲“天下糧倉”。

你還可以去大兜路歷史街區走走看看,這裏的餐飲店建築風格幾乎都是白牆,黑瓦和木門,頗有水鄉韻味。

拱宸橋

拱宸橋始建於明崇禎四年(1631年),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重建,中間幾經興廢。

橋西曆史街區就位於拱宸橋西側,這裏曾是清朝同治年間一度繁盛的水陸碼頭,有着濃厚的人文歷史背景。街區完整保留了江南水鄉古建築羣的風貌和肌理,並保存了大量的歷史遺存。這一帶還是博物館的聚集地,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刀剪劍博物館、傘博物館、扇博物館,都極具特色!

掃描上方二維碼可以查看水上巴士具體時刻表哦~

資料/市運河集團、上城發佈、下城發佈、拱墅發佈

編輯/陳陽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