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蜀之地又被稱爲天府之國,其德天獨到的地理優勢使其易守難攻。古往今來據有蜀地者往往可待時而發爭奪天下,再不濟也能割地稱王,雄踞一州。故古人常說:天下已治而蜀未治,天下未亂而蜀先亂。因此如何治蜀便成爲入蜀之後最重要的選擇,但在這一點上,劉邦與諸葛亮卻選擇了截然不同的兩種方法,最後都取得了成功。

先說劉邦,當日天下反秦,沛公先提兵入咸陽迫降子嬰,進封漢中王。入蜀之後頒佈了天下聞名的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法令一出,漢兵與民秋毫無犯,秦川父老莫不如久旱逢甘霖。此舉也與後來的項羽阬殺秦兵,火燒秦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民心附漢而恨楚,這也是劉邦之後能暗度陳倉大軍出蜀,與項羽爭霸天下的根本所在。在楚漢相爭的4年裏,劉邦不是沒有失利之時,但劉邦的失敗的代價要遠遠小於項羽,因爲他有一個穩定和物資豐富的大後方—蜀地。無論戰況如何,大後方根據地都會源源不斷地送來糧食與補充兵源,這是當時其他諸侯不具備的大優勢。可以說,劉邦的天下從他入蜀後約法三章之時便已經奠基了。

劉邦入蜀

再論諸葛,漢末天下動盪,劉備打敗劉璋之後終於也佔據了蜀地,諸葛亮奉命總領治蜀之事,直到後來的白帝託孤,諸葛亮成爲蜀地實際的掌握者,但孔明所推行的恰恰是嚴刑峻法,不過最後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百姓“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到之後六出祁山,出師表留名千古,蜀地都給予他絕對的支持和後援。

諸葛罷李嚴而集權

劉邦與諸葛亮,採取了截然不同的兩種治蜀策略最後都穩定了蜀地,順利地獲取了蜀地豐富的資源,二人所面臨的局勢到底因何而導致策略迥異呢?

先對比一下二人入蜀之後的外勢,劉邦封漢王,當時秦已滅但天下仍然未定,項羽推行的分封制依然使九州一盤散沙,諸侯割據而交兵,羣雄逐鹿。諸葛亮領丞相,魏蜀吳割據已成,蜀國最弱,長此以往就會繼續拉大差距最終被人口資源佔絕對優勢的強魏喫掉,要想存續只能以攻代守。由此可見二人所面臨的外勢雖不同但大方針一致,那就是必須領兵出蜀以求活,都想一統天下。

再看二人入蜀之後的內情,劉邦入蜀之後要面對的是已被秦法治理多年的秦人,秦法嚴苛殘酷,條例衆多,但大道至簡,秦法的源頭來自於李悝的《法經》六篇,劉邦的約法三章直取其本,約定盜、賊、殺之罪,迅速穩定人心,同時劉邦還收軍灞上,與民無犯,秦人唯恐劉邦不封蜀地。再者,天下反秦,秦地的將軍貴族不是出征戰死便是在之前的趙高禍亂中消耗殆盡,可以說原蜀地貴族集團已經無力與劉邦抗衡,劉邦只要得蜀地民心便可暢通無阻地管理蜀中事,雖作爲外來利益集團但依靠蕭何、張良等謀士的幫策便很快站穩了腳跟。

與劉邦不同,諸葛亮治蜀之時,接過的攤子是劉焉劉璋兩代管理的益州,劉璋闇弱,對內寬鬆,德不舉且刑不肅,致使武備廢弛,民心渙散,可以說沒有多少凝聚力的,這也是劉備前期可以迅速打敗劉璋進駐蜀地的原因之一。此時要想改變現狀,迅速整合資源以備強魏就不能再施緩政,而因迅速威法限爵,端正人心,讓百姓有憂患意識,整兵備戰。此外,由於劉璋是直接投降,益州文武百官除少數戰死外其他基本全部被劉備收入麾下,此時已然形成了外來的荊州派和本土益州派兩大利益集團的博弈。諸葛亮後期要想力排衆議,克服中原,本身就是以弱攻強,就必須中央集權,舉國上下一心,但益州派以李嚴爲首是不願北伐的,此時更該嚴法明令,緊握權柄,效仿商鞅一樣把整個益州迅速變爲一臺龐大的只有一個目的的戰爭機器,否則隨着時間推移,蜀國與魏國因本身資源的差距將被進一步拉大,北伐更是無望。由此可見,諸葛亮治蜀就必須嚴刑峻法。

出蜀北伐

前人之事,後人鑑之。當一個管理團隊進入新的集團和地域時,必然要在威政和仁政之間做取捨。這其中之考量千頭萬緒,然不外乎:外勢、內情兩項。外部集團是否想要迫切喫掉你,內部組織是否有多派黨爭?最終選擇施政的手段雖不同,但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中央集權,把決策權牢牢抓到自己人手裏。小到初任組長管理一個幾十人的團隊,大到企業兼併,接手一個資產數十億的公司,如何選擇管理策略和大政方針,從而收聚人心,整合資源,戮力開拓。參考劉邦和諸葛亮迥然相異的治蜀策略最後竟殊途同歸,或許能給我們無限之啓發,解局之答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