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孩子考砸后果很严重?父母正确应对才是关键,5步轻松解决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范小青提出关于给小学生家长减负的提案,可谓是说出了大多数家长的心声!也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但无论怎么个减负,孩子的考试总归还是绕不过去,毕竟高考指挥棒还摆在那。对大多数父母来说,不得不面对分数的评价。那么,一旦孩子考砸了该怎么办?是大发雷霆还是佛系淡定?作为父母,如何正确应对才好?这些都是我们在现实中需要认真考量的问题。

01 悉心呵护孩子对学习的热爱

分数本身不应该是一个绝对的衡量标准,它也不应该成为打击孩子学习积极性和信心的“帮凶”。在个人无法去改变当下考试要分数的这个教育大环境时,我们家长所要做的就是为孩子保驾护航,在孩子考砸的不利情况下,家长至少要悉心呵护好他们对学习的一份热爱,不让这份热爱被消磨殆尽。

我们家长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教育思路,把关注孩子的考试分数转移到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等。实际上,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等方面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核心和重点。

对小学四年级以前的孩子来说,即使考砸了家长也不必感到焦虑。我们如果不去纠结孩子分数的高低,而是把关注点放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等方面,并进行充分的总结和反思,孩子终究有一天会大大地超越他自己。

比如,对一个在作文上拿低分的孩子,家长不应该斥责孩子不努力和无能,正确做法是应该暂时忘掉这些负面的信息,立即着手与孩子一起构思一个阅读计划,并投入时间与孩子一起开展亲子阅读,一起讨论阅读感想,一起做词汇游戏,尝试一起写写日记,一起讨论写作提纲等等,让本是枯燥的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好玩,这样才能真正带动孩子哪里跌倒了就从哪里爬起来。

02 控制情绪,换个视角看分数

当我们面对一张不是特别理想的成绩单之时,可以尝试着略显冰冷无情的分数换成有温度的语言评估内容,如我们当下最常用的“优秀、良好、满意”等等,只要孩子能达到“满意”的成绩,就不要太纠结于孩子的低分。

如果孩子的成绩连“满意”都达不到,那么父母除了要很好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之外,应该着眼于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等相关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帮助到孩子。如果父母还不能正确对待分数,那就最好推迟与孩子讨论分数和学习问题的安排,直到能心平气和地与孩子做好沟通为止。

03 采用纵向比较法,调整心态看孩子分数

父母要认真观察孩子的身心防御、能力发展等是否已达到了该年龄段应有的正常范围。如果达到了,就不需要太关注孩子在班上的排名,可以效采用纵向比较法,把孩子的本学期的综合表现与上学期的综合表现做比较,而不要与那些班上最优秀的孩子去做比较,以免打击孩子的自信。

父母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孩子是很敏感的,他能从父母身上一些细微的情绪反应看出父母的心态。我们要坚信一点,只要孩子能做到乐观不厌学,暂时的落后其实问题不大。父母要多以鼓励的语气和孩子讨论,让他对每个科目的情况做个简单的自我小结,找出问题所在,争取下一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04 平和接受现实,陪伴孩子度过难关

作为父母,要学会坦然接受孩子的优劣强弱。如果孩子某科目的成绩掉到了“满意”线以下,我们首先要学会接受现实。接受孩子暂时“落后”的事实并不等于家长不作为,但只有接受了事实,家长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有效地与孩子沟通,才能陪伴孩子度过难关,与他一起分担暂时“落后”带来的烦恼和不开心。面对暂时的学习困难,有自信和有担当才是孩子应持有的正确态度,而这两种特质恰恰是未来社会竞争最需要的。

05 给考砸的孩子以更多的温暖

孩子考砸,其实内心是崩溃的,也是最无助的,此时,他们最想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对父母来说,如果孩子考砸,父母可以避重就轻,不去谈分数和排名。父母要让孩子知道,分数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在面对挫折和逆境时有没有良好的心态,这才是战胜自我的重要法宝之一,沉沦永无出头之日,爸爸妈妈最希望你能从这件事情中振作起来,成就一个最好的自己。

结语

总而言之,对小学生来说,不能完全用分数来评估孩子未来的无限可能。即便孩子考砸了,也只不过是他在路上跌了一个小跟头而已,父母的责任就是把孩子拉起来,帮忙拍一拍他身上的尘土,再继续陪伴孩子一起朝着目标坚定而又自信地前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