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演義》中,蜀後主劉禪真的可以說是一個廢物,幹啥啥不行,再加上親信小人、不戰而降和樂不思蜀三大罪狀,劉禪真的可以用弱智兩個字來形容了,也難怪有網友調侃說劉禪的腦子是被他老子劉備摔壞了。不過歷史上的劉禪真有那麼蠢嗎?

衆所周知,種馬劉備的兒子可不止劉禪一個,除了乾兒子劉封,至少還有劉永和劉理兩個親兒子,只是年齡都要比劉禪小一點。劉禪、劉永、劉理同爲庶子,按理說都是由繼承大統的資格的,如果劉禪真的是個傻子,劉備幹嘛還非要立劉禪而不立劉永或者劉理呢?

雖然劉永和劉理年紀小,但是有諸葛亮輔佐想必也不會出什麼大亂子,立長和蜀國的千秋大業,放在劉備面前,劉備會選哪個毫無疑問。既然劉備堅持選擇劉禪即位,只能說明劉禪確實要比劉永和劉理強,從各方面看都更適合繼承帝位。

劉禪即位時已經年滿16,怎麼看都是有一定執政能力的了,如果他非要收回諸葛亮的兵權,只要諸葛亮不想反,那就只能乖乖交出權力。可是劉禪啥也沒做,任由諸葛亮掌握軍政大權,還認了諸葛亮做相父,全力支持其北伐,直到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劉禪纔算真正的掌握了大權,此時劉禪已經27歲了!

如果劉禪真的昏庸無道,諸葛亮、李嚴這兩位輔政大臣離開之後按理說劉禪已經完全可以爲所欲爲了,但是劉禪沒有,而是把賢能的蔣琬提拔到了尚書令、大將軍的位置,最後更是直接任命其爲大司馬,總攬蜀漢軍政。蔣琬之後的費禕、董允也是如此,這難道不能說明劉禪知人善用嗎?

除了慧眼識珠,劉禪的御下之道也是值得稱讚的。世人都知道劉禪寵幸宦官黃皓,還讓黃皓把持了朝政,但那又如何呢?真正掌握大權的還是劉禪。黃皓和姜維一直不和,挖空心思想扳倒姜維,爲啥姜維還是屹立不倒?當然是有劉禪給姜維撐腰,不然姜維早就被弄死了!

所以說,不是黃皓蠱惑了劉禪成了寵臣,而是劉禪想讓黃皓做寵臣黃皓才能是寵臣,黃皓一直在劉禪的掌握之中,翻不了天。誰不希望自己身邊天天有人拍馬屁呢?秦始皇的身邊還有個馬屁精趙高呢,黃皓的存在也就只有這點作用了吧!

關於劉禪的投降,其實也沒什麼黑點。蜀國守不住這個思想早就被這諸葛亮植入劉禪的腦海了,《後出師表》中的“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意思不就是早死晚死都得死,好死不如賴活着嗎?

其實投降對於整個蜀國來說都是沒有風險的,有風險的只有一人,那就是劉禪。雖然劉禪降了,但是無異於一顆定時炸彈,只要劉禪在,就會有人想復國,只有劉禪在內的所有皇室死了,蜀國纔算是真的亡了。所有劉禪的投降其實頗有些“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意味。

僥倖未死的劉禪被封爲安樂縣公,過起了階下囚的生活,但他畢竟是曾經的蜀國之主,司馬家族不可能對他放心,試探自然是不可少的,如果劉禪不說出“此間樂,不思蜀”這種話,可能早就被司馬昭一刀砍死了,哪還有後話?

總的來看,劉禪絕對不是《三國演義》中的那種白癡,但也沒有劉備、孫權、曹操的那種能力,算是守成有餘,進取不足的那種。如果劉禪生在盛世,絕對是一位優秀的皇帝,可惜生在亂世,那就只能接受被消滅的命運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