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興傑 來源:功夫財經

最近,楊超越作爲“特殊人才”落戶上海臨港。這則新聞引發網友討論。

令我詫異的,網友關注的不是戶籍制度本身,而是楊超越算不算“特殊人才”,她有沒有資格落戶上海。這居然也能成爲話題?看到網友評論前,我都想不到還有這樣的質疑角度。

1

很多人看不起楊超越?

先來看看網友質疑的幾個常見理由吧。

1)

第一種質疑理由

楊超越只有初中文憑,這讓辛苦讀書上大學的普通人情何以堪?本碩士的高材生都要社保5年結婚,纔可能落戶,楊超越的資歷符合條件嗎?

楊超越走的是“特殊人才”通道,其實並無學歷限制。上海剛發佈的落戶新政對學歷要求已大大放寬,“市場化創新創業人才”“專門人才或特殊人才”,並無學歷要求。

和北京相反,上海的落戶政策可謂不拘一格。除了一般落戶有學歷要求,各行業的高級技術人員,比如鋼筋工、保姆、美容師,哪怕是小學初中學歷,也有機會落戶。

學歷只是通往人才的階梯,而非人才認證。質疑者大談“學歷標準”,纔是真的保守落後。

2)

第二種質疑理由

楊超越在演藝圈算人才嗎,她演戲不行,不會唱歌,跳舞不行,她何德何能,居然被稱作“特殊人才”?

楊超越在演藝圈確實是一個異數。除了美貌本身,她的才藝普通,卻一路順風順水。善意者稱這是“錦鯉體質”,吐槽者則認爲她一路划水,博同情才走到今天。

無論支持還是反對者,都不否認:楊超越的歌舞表演能力,確實很平庸。

可是不要忘了,楊超越出道兩年多來,一直是娛樂圈的“頂流”。這一行競爭何等激烈,多少大浪淘沙,花開花謝,楊超越卻是越來越紅。說她一直成功只是偶然,未免小看了娛樂圈的淘汰能力,也對楊超越的成功缺乏認識。

“創造101”開始,楊超越一直在話題中心。這是一檔“養成系”節目,觀衆想看素人成長。

楊超越是出道11人裏最笨拙的,她一路挫折,接連失敗,有過崩潰,卻沒放棄。她跌跌撞撞出線,竟然坐上C位。觀衆有喜悅,也有爭議,這是“養成系”節目最想要的效果。

接下的時間,楊超越經常上熱搜,都是些小事情。蠢萌、好笑、真實,這是楊超越身上常見的標籤,她招粉絲疼,很有路人緣,幾乎沒黑料。

在紛紛擾擾的娛樂圈,能長期維持這樣的好形象,非常難得。不管真實流露還是團隊塑造,這都是一種才能。

楊超越不是歌手和演員,她是偶像和明星;楊超越沒什麼作品,她真正的作品是自己。

歌手演員創造演藝作品,偶像明星爲粉絲和觀衆提供情緒和審美價值。後者同樣需要技能,維持好的身材相貌,打扮光鮮漂亮,讓粉絲尖叫熱愛,使路人賞心悅目,這就是他們的工作。

當代網友一說起娛樂圈,就分三六九等。不是抨擊綜藝明星,就是看不上流量紅人,並且都拿作品來說事——事實上他們自己沒有意識到,娛樂圈內有分工,成功的標準也不同。

楊超越作爲行業頂流明星,說到職業能力,毫無疑問是專業頂尖的。試問那些質疑者,他們在各自的工作領域內,有幾個能做到全國排名前幾?

3)

楊超越作出了什麼貢獻?

同一批作爲“特殊人才”落戶上海的,是兩位醫藥企業高管,一位企業服務管理者。不少網友說,相比於企業家,楊超越做了哪些貢獻呢?

事實上前面已經說了,楊超越的貢獻顯而易見:她爲粉絲和大衆提供情緒和審美價值。她有多受歡迎,她的貢獻就有多大。楊超越極大滿足了大衆的精神需求。

現代娛樂圈,楊超越早已不是單打獨打。她的身後有一羣人圍繞她,幫助創造價值。楊超越日常的工作有舞臺表演、拍電視、接廣告、直播帶貨,她走到哪裏,流量跟到哪裏。

楊超越的名下有四家公司,涉及到文化服務多個行業,這些都在創造就業和價值。

2

戶籍政策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

當然,臨港吸引楊超越入駐落戶,最看重的是其影響力。楊超越原是江蘇農村的普通廠妹,憑藉個人天資、努力加上運氣,居然成爲中國最頂流的明星。這非常符合臨港新區想表達的內容。請楊超越作地方代言人,當地官員還是很活泛的。

楊越越之前,李佳琦也落戶上海崇明。一個原在商場賣口紅的小哥,藉着電商直播東西風,憑藉個人努力,短短兩年成爲這個新興領域的“一哥”,個人收入以億計。這樣不可思議的成就,古今能有幾個?

然而在李佳琦落戶上海時,同樣也有酸不溜秋的熱議:這不就是花錢買戶口嗎?這不就是花錢買特權嗎……

在楊超越和李佳琦的財富面前,戶口這種計劃體制的古董,已沒有任何福利意義。他們可以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城市生活,之所以選擇上海,顯然有別的原因。

今年臨港新區推出新政,入駐企業可享受15%企業所得稅率優惠;崇明島大力建設“智慧島”,給予入駐企業高額補貼。楊超越和李佳琦不僅企業入駐,本人還落戶當地,顯然是受當地政府邀請。

我明白一些人有憤懣情緒:他們在上海住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都沒辦法落戶,工作生活諸多不便。憑什麼他們有錢人一來,就可以直接落戶(即便有錢人並不需要戶口),這不是特權是什麼?

必須承認,面對這樣的不平等,人們有情緒很正常。但問題不出在楊超越和李佳琦,而是戶籍政策。嚴格的戶籍制度,阻礙了人口自由流動,損害了外地人權益。

上海面臨老齡化壓力,希望吸引年輕人,又面對“大城市人口過多”的壓力,於是採用一套複雜的篩選方法。高學歷認證、積分落戶、高級人才、特殊人才、產業所需人才,等等。用北京大學姚洋教授的說法,這是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

上海的落戶政策正在逐步放寬,這一趨勢不會改變。上海需要什麼樣的人才,不該由官員設置標準,而該交由市場選擇。戶籍制度作爲舊時代產物,也到了廢除時候。

現在國內很多中小城市落戶之容易,已經使戶籍制度形同虛設。未來人口壓力加大,“搶人大戰”蔓延到一線城市,相信北上廣深也會逐步放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