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千金”这个成语,最早源自于秦朝丞相吕不韦。

吕不韦当了秦国的丞相,当时还没有亲政的秦始皇都要尊称其为仲父,可见吕不韦当时是多么炙手可热。

但吕不韦自己知道,虽然当时秦国的行政大权都操在自己手中,但由于是商人出身,总觉得大家对他有些看不起。

怎么能提高自己的声望,也就是说能够提升自己的档次呢?思来想去,在门客的撺掇下编了一部史书,取名为《吕氏春秋》。

书成稿以后,吕不韦命人将《吕氏春秋》搬到咸阳城门,昭示于众。并做出郑重许诺:如果有人能够在这部书稿中,增加或者减去其中的一个字,就奖赏给他一千金。

这便是成语“一字千金”最早的由来,原意是说自己的书稿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但是后来又有人将“一字千金”赋予了新意,这一次并不是因为要更改一个字而给予奖赏,而是在诗文中故意缺了一个关键字,要想补全它,拿千金来买。由奖赏人变成讹诈人,谁能做出这种恶作剧的事情来?

说起来大家可能不相信,干这种事情的,居然是一个年轻的大才子,他的大名叫王勃。

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在唐朝的诗歌发展史上地位很高。他幼年时非常聪慧,六岁时便能作诗,且诗文构思巧妙,词情英迈。

16岁的时候,他踌躇满志的来到长安参加科考,果如所愿,一下子就考中了。

唐初,科举的录取名额非常少,一个16岁的少年能够金榜题名,在当时绝对是一件牛逼闪闪的奇事,所以王勃以神童而名噪一时。

高中后的王勃,后来被朝廷授予朝散郎一职。

其实有时候年纪轻轻就出名,也不见得一定是好事。因为你一个人再有才,但你的阅历不行,所以容易犯许多不值得的错误。

王勃就是这样,因为恃才傲物得罪了许多人,后来他的臭毛病都被唐高宗李治知道了,一道圣旨下来,他被逐出长安。

后来又参加科选,不几年又犯了更大的错误,最终再次丢掉官职。

公元675年(上元二年)秋天,丢官后的王勃突发奇想,都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做学问不能整天闭门造车,自己整天在东京无所事事,还不如游览中华的大好河山,增长一些阅历。

再说父亲因为自己的牵连被贬到交趾多年了,也趁这个机会去拜见一下老爷子。

说做就做,王勃下定决心后,就从洛阳出发沿运河南下了。

在路过南昌时,恰逢洪州都督阎伯屿重修的滕王阁完工,在这里开庆祝宴会。

文人骚客们都是喜欢凑热闹的,王勃遇到这种盛会,岂能不到哪里显露一番?于是参加了庆祝宴会,并在宴会上当即写下后来流传千古的《滕王阁序》。

王勃写完《滕王阁序》后,受到大家的一致称赞,不禁有些飘飘然起来。

过了几天,他看许多诗人都在写诗凑趣,自己于是也留下一幅墨宝,然后就准备启程南行了。王勃的全诗如下: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 )自流。

七律应该56个字,王勃却写了55个字。不知是疏漏还是故意。

王勃走后,阎都督要欣赏这位少年俊杰的诗作,可是读来读去断不成诗句,仔细一看,原来诗句中少了一字。

大家都觉得很奇怪,旁边一起欣赏诗句的文人骚客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始卖弄起文采来,都想补上漏掉的这个字,有说补“水”字的,有说补“独”字的,有说补“白”字的……

但是这些人补的漏字,阎都督听了,似乎都不能够精妙的表达诗句中的意境,有些狗尾续貂的感觉。

于是命人赶快去找王勃,请他把丢掉的字给补全了。

等下人把搞恶作剧的王勃追到后,王勃的随从发话了:“我家公子说了,一字值千金,请转告阎大人,还望大人海涵。”

下人马上跑回来汇报,阎都督一听,气愤的说道:“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讹诈呀!”

本想发火,可是一想,是自己在求诗,又不是王勃主动献诗,有火又无处发泄。

转头一想,这个京城的神童路过我们这里,留下《滕王阁序》千古名篇,再花1000两银子让他把诗给补齐了,也算是留下一段文学佳话,这样本官也能落个礼贤下士的好名声。

于是吩咐下人准备好纹银,亲自率众人赶到了王勃的住处。

王勃听说了来意,故作惊讶地说:“大人贵足来访,是晚辈的罪过。我怎么敢空一个字呢?”

众人听后,不明其意,有人就催促道:“在大人面前不要再卖关子了,快说说,那个空的应该填什么字?”

王勃这才揭开谜底:“空者,空也。既然是空着的,自然就是那个‘空’字了。‘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不是很符合诗意吗?”

大家听后,都交口称赞。

此时的阎都督又吟诵了一遍最后一句诗句,意味深长地说:“这个‘空’字实在是妙,令人拍案叫绝,真称得上是‘一字千金’,王老弟真不愧是当今的奇才啊!”

王勃的这个“一字千金”,比之于吕不韦的那个“一字千金”,应该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了。

参考资料:《旧唐书》 《唐摭言》 《唐才子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