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幽谷(作者原創授權)

公元263年,魏滅蜀,三國這個歷史插曲終於即將終了。隨着司馬炎奪取了曹魏的政權稱帝,晉伐吳完成國家統一,就成爲大勢所趨。那麼,此時的東吳政權是一個什麼情況呢?我們先簡單回顧一下東吳政權的建立。

東吳政權的兩任創立者孫堅和孫策都英年早逝,年僅18歲的孫權接手的是一個“業非積德之基,邦無磐石之固”的外來政策,他面臨年幼、勢孤、內憂、外困的窘境。易中天教授評價爲“孫氏入吳,基礎不牢。老大一死,地動山搖”。當時的東吳有三股政治勢力:掌握武裝力量的淮泗集團,掌握筆桿子的流亡北士集團和掌握經濟命脈的江東士族集團。江東士族集團對孫吳這個“外來”政權持敵視、不合作的態度,流亡北士集團大多持觀望態度,孫權的處境可想知。

此時,率先站出來支持孫權的是誰呢?周瑜和張昭。淮泗集團的首腦人物周瑜回到孫權身邊全力輔佐,帶頭向孫權行臣子之禮。其實孫權此時只是將軍,與周瑜也只是上下級關係,周瑜的支持力度有多大,可以想象。而流亡北士集團的首腦張昭親自把哭哭啼啼的孫權扶上馬巡視,讓大家讓可新主。周瑜和張紹的支持,使孫權逐漸渡過難關。周瑜是東吳最關鍵的長江上游防禦力量的第一任統帥,此後依次是魯肅、呂蒙、陸遜。

東吳政治在孫權的統治下,逐漸依靠江東士族集團,完成了江東化,從顧雍、陸遜的任用就可以看出來。蜀國滅亡不久以後,東吳的末代皇帝孫皓登上了帝位。如果說,劉禪只是寵信宦官黃皓的話,這個孫皓可就不僅僅寵幸中常侍岑昏那麼簡單了,此人在三國末期,可以算得上是最殘暴的君主,沒有之一。他昏庸殘暴,任意殺害臣民,動輒扒皮,挖眼,慘不忍睹,使朝野上下人人自危。

此時的司馬炎,因爲新朝建立,沒有立即興兵,而是在政權初步鞏固後,於公元269年重啓了滅吳計劃,羊祜等名將進入晉吳邊境任職,着手攻吳準備。公元272年,派駐名將王濬到四川編練水軍,建造戰船,彌補晉軍缺乏水軍的短板。

就在司馬氏政權磨刀霍霍的時候,東吳在幹什麼呢?東吳其實不缺有識之士,早在公元269年西晉調整邊境將領時,感受到壓力的名將陸抗即上書孫皓,提出十七條建議。後來他在臨終前,再次上表建議加強建平(今湖北秭歸)和西陵(今湖北宜昌)一帶的防禦,但孫皓均不予理睬。其後,王濬建造戰船導致大量碎木順江而下,東吳建平太守吾彥發現後即向孫皓報告,認爲他們建造戰船是意欲伐吳無疑,但孫皓仍置若罔聞。孫皓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底氣如此淡定呢?原來,孫皓認爲,東吳有長江天險,水軍又佔優,大可以高枕無憂。

經過長期的準備,公元279年底,西晉兵分六路,水陸並進正式伐吳,僅用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會師於建康城下,孫皓投降,西晉統一了全國。晉滅東吳的形勢如下圖所示:

晉強吳弱,晉滅吳當屬於歷史的必然。但是,吳國當時尚有二十萬大軍,爲什麼會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被滅?

從根本上說,吳軍士氣低落、軍無鬥志,見到晉軍不斷主動投降,是東吳政治極端腐敗、人心盡失的必然結果。雖然西晉的司馬氏政權並不是啥好鳥,腐敗也很嚴重,但比起孫皓來,還是要好很多。此外,晉軍南下進攻時,張悌率三萬精兵渡江迎敵,等於放棄自己擅長的水戰,迎擊實力強大的晉軍陸軍,這種以短擊長的打法無異於自殺。結果,在晉軍強大攻勢下,三萬精拆頃刻間土崩瓦解。此後,吳軍再也沒有像樣的抵抗。

孫皓指望的長江“天險”,爲什麼基本沒有起任何作用?除了吳軍本身的問題,長江這段“天險”能否真正名副其實,是要打一個大大問號的。

從晉滅吳示意圖上,我們可以看到,雙方的交戰基本上是沿長江展開的。長江是我國長度最長、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宜賓金沙江與岷江會合後正式稱爲長江。長江的天興州寬達4000米到5000米,歷史上鎮揚河段和江陰河段寬10千米以上,現在已經大大縮短。長江中下游多數河段超過1100千米,從寬度上看,長江稱爲“天險”似乎可以。但如果我們看一看長江剖面圖,或許很容易發現問題:

從長江干流剖面圖可以看出,長江落差很大,但基本集中在宜昌以上的上游段。落差最大的是宜賓以上河段,其次是三峽段。這就是陸抗爲什麼要一再建議加強上中游分界處宜昌附近防禦的原因。因爲過了宜昌,長江就進入到中游,由於落差小,水流速度大大減慢,橫渡長江的難度大大降低。

此外,長江洪枯水位差異很大,如下圖所示:

長江汛期流量大,江面展寬。而到了枯水期,流量減少,江面收窄。晉滅吳之戰發生在279年底,此時長江已進入枯水期,渡江的難度更低。再加上,晉軍從上游順流而下,勢不可擋。吳軍在長江上打造在鐵索和鐵錐,鐵錐被王濬用大筏輕易提去,鐵索被燒斷,“天險”在晉軍面前基本不堪一擊。滅吳之戰由此成爲中國戰爭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突破長江天塹的江河進攻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