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戏剧《玩偶之家》里,以娜拉摔门而去作为落幕;电影《金都》的结局如出一辙,女主角莉芳离开未婚夫独自出走。故事讲到这里告一段落,但剧中人物的生活还将以某种方式在现实延续。鲁迅在一百年前提出的问题,到现在似乎都没有一个完美答案:出走之后,她们未来该何去何从呢?

作为一部纯港产片,《金都》被我列为了今年的观影十佳。这其中既有同为女性、更能共情影片中女主角际遇的原因,也因为电影女性意识觉醒的部分拍得分尖刻,但又润物细无声。同时在性别议题之外,陆港两岸的部分也少有地摆脱了港产片一贯的刻板印象,以相对平视的视角来塑造大陆角色,至少没有让人感到冒犯。

女导演黄绮琳不算影坛新秀,她曾担任高分港剧《玛嘉烈与大卫》的编剧,并导演了多部电影,《金都》也延续了她一贯以来文艺的风格。不得不说也只有女性才能洞悉女性、从而拍出《金都》这样细腻的电影,将都市男女的爱情与婚姻、自由与束缚通过各种琐碎的细节和对话展现出来。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早就暗流涌动。

剧情围绕着一桩陆港两地的假结婚事件展开。十年前,莉芳为了摆脱父母搬出来住,通过中介与一名大陆男子杨树伟结婚,以此得到一笔佣金。十年后,莉芳得知因为中介被抓,本该结束的婚姻关系一直维持到现在,甚至耽误了与现任男友Edward的婚姻大事。

为了结束这段错误的婚姻,莉芳疲于奔命,不得不忍受来自杨树伟、Edward和婆婆的三方夹击。但也正是在此过程中,一向被动的莉芳开始审视内心的想法,并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和观众预想的一样,走出那段早该结束的婚姻后,莉芳没有选择再次扎进“坟墓”,而是选择了不结婚的自由。毕竟男友Edward是一个银行账户都要和老妈关联的妈宝男,和这样的人结婚,以后的生活能一眼望到底。经历了假结婚风波的莉芳,已经不再憧憬这样的未来。

但是不结婚就能有自由吗?通过莉芳和树伟两人的身份互换,导演将这个问题丢给了观众。

之所以说身份互换,是因为树伟出场是一个极度渴望自由的大陆人,到最后因为女友怀了孩子只能老老实实认命,选择留在福州。而一开头就被商家强买强卖乌龟的莉芳,性格被动懦弱,却在树伟的影响下完成了觉醒,最终做出自己的选择。

莉芳假结婚是为了钱,树伟则是为了单程证——内地居民前往香港定居所必需的证件。但他并不打算留在香港,而是将其当作移民美国的跳板,因为那儿才有自由。电影中两人有一段关于婚姻与自由的对话,树伟觉得只有蠢人才结婚,因为结婚一点儿自由都没有。

彼时的莉芳就是最好的证明:控制欲很强的Edward正好发信息给她,说她的裤子太短要丢掉。莉芳未及时回复时,他进行了一连串的信息轰炸,树伟看了都大呼“你男朋友神经病啊。”也许是出于逆反心理,本来不想丢裤子的莉芳回复ok,继续柔顺地扮演一个被控制的角色。

虽然表面上不认同树伟的想法,但莉芳已在不知不觉中被这个开朗主动的大陆人影响,渐渐不愿意被他人裹挟着前行。而后Edward发现两人的关系导致的争吵,更是催化了莉芳觉醒的速度:对方只是将自己当作一个漂漂亮亮的物品,并不真心尊重自己,宁愿莉芳出车祸也不愿她同别人有丝毫暧昧。

而莉芳呢?她也不爱Edward,不然也不会在后者求婚时一脸尴尬。强势的婆婆+言听计从的儿子,这样的生活她早已厌倦,只是缺一个树伟这样的人点醒自己而已。

但莉芳也仍未下定决心出走,直到数日后再次见到树伟,这次他正在为儿子买奶粉。这时的他已不同于初见面时的踌躇满志、张口闭口都是自由,而是认命留在福州,不再有其他的想法。莉芳问“你不是说蠢人才结婚吗?结婚可是没有自由的。”他说结婚也会有自由的,并反问莉芳:

话毕他苦笑了一下离开,留下莉芳一人呆在原地,思索着这个男人和以往截然不同的态度。

结尾婆婆擅自扔了莉芳养的乌龟,Edward追出去,两人在水池边进行了一段频道错位、让人非常绝望的对话:一个想逃离金都,一个想走进婚姻;一个质疑结婚的意义,另一个插科打诨、以为对方想要童话婚礼。

当莉芳问Edward我们以后是不是一直都会这样时,后者以为她想要的是承诺,信心满满地回答“是的,我们以后都会这样。”但莉芳听到的却是最后一根稻草掉落的声音:不结婚不一定有自由,但结婚一定没有自由。现在逃离还来得及。

于是莉芳出走,干脆利落地逃离了金都。最后有个镜头很有意思:Edward出门寻找莉芳时,却不知对方就在身边的巴士上,两人谁都没看见谁。这个桥段常常出现在纯爱电影中,营造男女主角无缘错过的悲情气氛,但放在《金都》里,观众却不由得为两人的错过松了口气:还好莉芳没被发现,不用再回到那个令人窒息的牢笼里。

不结婚就能拥有自由吗,出走之后该怎么办呢?电影没有拍出来,导演的态度也暧昧模糊。在一篇采访中,黄绮琳表示“我和阿芳一样,吃完面之后我要去哪里、下一步要怎样,我自己也不知道。除了香港和世界现在这样的情况之外,很大关系是因为我爸爸在19年2月的时候走了,他离开了之后我可能会觉得我现在好像没有责任再留在香港,好像也可以去世界其他地方看看。”

鲁迅在《娜拉出走之后》给出了他的答案:“然而娜拉既然醒了,是很不容易回到梦境的,因此只得走;可是走了以后,有时却也免不掉堕落或回来。否则,就得问:她除了觉醒的心以外,还带了什么去?倘只有一条像诸君一样的紫红的绒绳的围巾,那可是无论宽到二尺或三尺,也完全是不中用。她还须更富有,提包里有准备,直白地说,就是要有钱。”

关于有钱之后是否能有自由,黄绮琳留下了开放式的结尾。但对于大部分准备出走或者已经出走的女性来说,鲁迅的答案到今天都具有很大的参考性。如果不知道出走之后该何去何从,把赚钱当作第一步总是没错的。

至于莉芳,她为自己买了喜欢的餐桌,独自来到内地看望树伟,大概率是不会再和Edward重归于好。谁也不知道前方等着她的是什么,真正的自由抑或更大的不自由,但莉芳已知如何去面对了。走了就别回头看,新生活总是值得去追求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