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黔南州中醫院委員會成立於1994年,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現有62個科室,全院幹部職工共有1222人,下設22個黨支部,共計390名黨員。

“欲築室者,先治其基”,基層黨支部是黨組織肌體的“神經末梢”。近年來,黔南州中醫醫院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州關於加強和改進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工作相關要求,緊抓“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總體思路,始終堅持以人民健康安全爲宗旨,通過“六個三”築牢醫院戰鬥堡壘,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把醫院建成患者放心、家屬安心、醫患關係和諧的“健康之家”。

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堅持“三個提升”,提升黨建工作的“成色”。一是錨定目標提升黨委“領航力”。結合現代醫院管理運營要求,對《黨委會議事決策規則》《“三重一大”事項集體決策制度實施細則》等制度進行修訂,將黨的領導融入醫院治理各個環節。實行黨委書記專題會議制度,人事、項目等重大事項必須在黨委會前充分溝通和醞釀,加強黨委領導醫院發展地位。二是鑄魂塑形提升組織“保障力”。針對聯合組建黨支部組織生活不正常不規範問題,醫院黨委按照“主業相近、作息統一、便於協調”原則,對全院各黨支部進行優化設置,新增臨牀黨支部9個,共設22個黨支部,確保了黨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明確由科室負責同志擔任黨支部書記,確保支部工作“有人管、有人抓”。三是祛病強身提升醫院“免疫力”。制定《書記查房制度》,由黨委書記組織黨員對6個臨牀科室進行查房,堅持“解剖麻雀”,剖析關鍵、找準位點、制定對策、加強整改,推動問題從大漸小、由小漸無。如:通過書記查房,對骨傷科進行專業分科,激活骨傷科作爲國家級重點專科的發展後勁。

支部宣傳陣地建設(一個支部一座堡壘 一名黨員一面旗幟)

黨委書記定期深入臨牀一線查房

(二)抓實“三項服務”,彰顯服務羣衆的“暖色”。一是診療服務“高效化”。整合前移服務窗口,完善院領導“坐班制”,建成門診“一站式服務中心”,實現諮詢查詢、醫患溝通、文書證明、資料審覈、便民處方等5個“服務一站式”。開展“你笑起來真好看——微笑服務在行動”主題活動,強化醫護人員溝通技巧,準確掌握患者病狀病症,推進護理服務“標準化、細節化、熱情化、溫暖化”。二是利民服務“智慧化”。嚴格落實非現金支付、牀旁結算、診間支付等便民惠民措施,讓患者及時享受到政策福利。如:牀旁結算服務試點病區已從4個推廣到7個。結合智慧醫療要求,建成醫保診間審覈系統,並在民族醫學科、胃腸甲乳外科、重症醫學科上線運行,獲得醫護人員、患者高度認可。三是外出服務“常態化”。組織幹部職工深入基層開展健康扶貧調研,對衛生院、村衛生室人員技能、設備配置、服務開展等情況進行了解,並針對薄弱環節,制定幫扶措施,提高村級診療水平。截至當前,醫院已走訪25個村衛生室及50戶貧困戶;派出28名醫務人員,赴獨山、平塘、荔波等8個縣(市)開展對口幫扶,組織大型巡診活動4次,義診3000餘人次。

門診一站式服務中心

開展“你笑起來真好看——微笑服務”主題活動

(三)落實“三個計劃”,打造人才發展的“亮色”。一是實行人才“引源計劃”。出臺《黔南州中醫醫院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引進辦法(試行)》,實施“121”引才計劃,面向醫學類高校引進專業人才,近年來共引進高層次、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31名,公開招聘14名本科學歷護理人員,聘用8名備案制管理人員,2名援鄂醫療人員火線入編。二是實行人才“強基計劃”。積極參與人才項目推薦申報工作,共遴選20多人蔘與國家、省、州級人才項目。舉辦“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黨員和青年幹部培訓班”,邀請省內外專家到院授課,提升黨務幹部抓黨建抓醫療的能力。認真落實“雙培養工程”,及時按程序發展11名“雙高”人員,將24名優秀年輕黨員培養爲中層幹部和業務骨幹。三是實行人才“火煉計劃”。結合實際,出臺《黔南州中醫醫院定員定崗管理規定(試行)》等制度,爲建好高素質人才隊伍提供製度遵循。根據幹部個人專長、履職經歷等,對8名中層幹部進行職務交流或改任,20名科級幹部進行試用期轉正考覈,提升幹部選拔任用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水平。

(四)打好“三場戰役”,守住作風建設的“底色”。一是打好廉政建設“持久戰”。召開黨風廉政建設專題工作會,開展中層幹部述責述廉行動,組織醫院22個黨支部到衛健系統黨風廉政教育基地開展主題黨日活動,並制定《黔南州中醫醫院黨風廉政約談工作方案》,按照幹部管理權限和“一崗雙責、分級負責”原則,開展黨風廉政建設約談工作,築牢幹部職工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二是打好醫德醫風“保衛戰”。以患者滿意度和康復率爲衡量標準,建立健全醫院幹部職工醫德醫風評價體系和投訴處理機制,實行臺賬化管理,及時調查,及時反饋,及時化解,多維立體研判醫護人員工作實績,並與年終獎勵、職稱評定、職務晉升、評優評先等掛鉤,持續推進醫院醫德醫風建設。三是打好資源浪費“阻擊戰”。通過發放倡議書、集中宣講、主題黨日等方式,醫院領導示範帶頭,引導醫院幹部職工節約糧食、節約水電、節約紙張,同時,要求食堂按照“喫多少、做多少、打多少”的原則,對早中晚餐進行科學配比,減少糧食浪費。

援鄂醫療人員火線入黨

開展形式多樣的廉政警示教育主題黨日活動

開展“厲行節約,拒絕浪費”主題黨日活動

(五)用活“三支隊伍”,決戰疫情防控的“本色”。一是錘鍊檢驗黨員隊伍。疫情爆發之後,“不計報酬,不畏生死”、“召必應,戰必勝”成了出現頻次最高的詞。醫院黨委第一時間制定下發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決戰疫情防控的情倡議書號召全院共產黨員、幹部職工踐行醫者使命,時刻準備、積極應戰。207名黨員主動請戰下沉到抗疫一線、800多名黨員和幹部職工幫助解決幫扶村12萬餘元滯銷農產品、1227名黨員和幹部職工自願捐款13萬餘元助力疫情防控。二是識別考驗幹部隊伍。自疫情爆發以來,向州定點收治醫院調派9名醫護人員,選派2名護士參與援鄂醫療隊赴武漢方艙醫院參與醫療救援工作,2名檢驗人員參加核酸檢測工作。院內抽調臨牀23名醫生、37名護士(其中黨員31名)到發熱門診值班,21名護士到預檢分診。通過認真識別,將各方面表現突出的支援湖北醫療隊員黃海、胡秋霞和抗疫一線的16名同志“火線”吸收爲預備黨員,推薦3名優秀年輕幹部跟班學習,有效的識別發現了一批優秀年輕幹部,進一步豐富了醫院的幹部隊伍建設。三是組織發動志願服務隊。爲有效推進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引導青年積極投身防控志願服務。行政科室50餘名志願者輪流到醫院預檢分診的東門、西門等關口開展分診工作,維持良好的就醫秩序,保證人民羣衆的就醫安全。同時,161名願者獻血47300ml,擔當起無償獻血的先鋒力量,在疫情的陰霾下,用點滴熱血助燃病患救治的希望。疫情防控下,全院上下一心,無一人擅自脫崗,無一人臨陣退縮。

疫情防控“三支隊伍” 並肩作戰

(六)打造“三張名片”,弘揚中醫文化的“特色”。一是師帶徒出“名醫”。爲進一步弘揚中醫文化,傳承中醫國粹,2019年五級中醫名醫傳承工作啓動儀式在貴州省中醫藥管理局主辦和指導下,黔南州中醫醫院精心承辦完成。醫院20名學員拜師羅熙財、賴亞萍等10位名老中醫。師帶徒出名醫,薪火相傳杏林人。中醫名醫傳承工作將傳統教育的精髓融入現代教育體系,奠定了構建適應新時代中醫藥人才培養的堅實之基,進一步推動中醫藥的守正和創新。二是集中優勢強“名科”。近年來,醫院以“發展特色優勢,打造中醫名科”發展目標,將重點專科建設列入醫院業務工作,開展中醫診療技術項目89項,實施臨牀路徑管理病種132個,廣泛開展督灸、火療、紙火灸等幾十項具有中醫(民族)特色的療法、擁有2個國家級中醫重點專科、1個省級中醫重點學科骨傷科、9個省級中醫重點專科、1個州級重點專科。其中,腫瘤科以中醫中藥特色治療腫瘤爲重點項目,結合精準放射治療、血管介入治療、分子靶向治療等特色技術,爭取在廣州市幫扶專家的指導下,爲肺癌、肝癌、大腸癌、乳腺癌等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療手段,帶給患者更好的生活質量。民族醫學科大力推廣中醫中藥及鍼灸治療法外,並發展苗醫花針、苗藥燻洗、苗醫敷臍療法等20餘項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間療法,同時引進德國過敏原檢測系統、皮膚鏡系統等現代的檢查和先進的專科設備,形成了以治療皮膚病、風溼免疫病及頸肩腰腿疼痛爲特色的品牌專科。主編出版了《水族骨傷醫藥》、《黔南苗醫藥》、《黔南苗醫藥民間驗方集錦》三部民族醫藥專著,20餘個院內製劑已獲批文。三是凝心聚力鑄“名院”。醫院以“做一臺手術,出一個精品;治一個病人,交一個朋友”爲服務承諾;以“建設一個團結奮進的領導班子,打造一個工作得力的中層團隊,培養一支愛崗敬業的職工隊伍”爲抓手,以“抓班子、強隊伍、促發展”爲目標,順利通過全國三甲醫院複審、全國文明單位榮譽保留,並完成了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考試基地(中醫類)、國家中醫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和胸痛中心驗收;此外,科研創新再創佳績,榮獲中國民族醫藥協會科學技術進步獎,凝心聚力把醫院打造爲全州中醫(民族醫)龍頭醫院、打造成爲“中醫特色突出、中西醫結合、綜合服務功能強”的名院。

師帶徒出“名醫”

中醫品牌專科

審覈編輯:鄒騏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