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遠山上山霧繚繞,空氣中還帶着些許的溼氣。筆者在煎茶鎮的福泰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裏看到,簡永超正在自家合作社的養殖場裏查看每一頭牛的情況。養殖場裏40多頭肉牛不時的從圍欄縫隙中探出腦袋,偶爾伸吐舌頭。

福泰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

“每頭牛都是我家的 ‘金寶貝’,如何育肥它們,光是喂得好還不行,防疫、治療都要跟上。看,這頭牛今天的糞便裏有血,我得好好注意,一會配個藥”,簡永超介紹。

今年21歲的簡永超是煎茶鎮煎茶組村民,2019年畢業於貴陽農業職業學院畜牧獸醫專業。曾在湖南株洲、銅仁萬山等地從事畜牧養殖工作。 2017年,德江縣委政府決定把肉牛產業作爲“一縣一業”進行重點培育,並通過持續壯大“一縣一業”——肉牛產業,肉牛產業不斷壯大,肉牛產業前景發展廣闊。同年,他父親簡澤兵成立了福泰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展肉牛養殖。畢業一年後,在外工作的簡永超毅然選擇回家和父親一起發展肉牛養殖。 “我學畜牧獸醫專業,自己有專業知識。再者,我們家就是搞養殖的,已有1 0 多年的養豬經驗,現在父母的年紀大了,是我回報的時候了。” 簡永超說。

肉牛養殖,看似簡單,可實際上卻需要技術做有力支撐。 光是餵飽還不夠,還要喂得好,更要防得好、治得好。如何看肉牛是否健康,簡永超有自己的“訣竅”。

年紀不大、性格內向的簡永超談起如何餵養肉牛、防治疫病,瞬間就打開了話匣子。“牛有四個胃,屬於多胃反芻動物,餵養牛需要格外小心,尤其要注意飼料細節。觀察一頭牛是否健康,可以從食慾表情、皮毛、糞便等方面入手。比如,拉了血便,就可能是腸胃出了問題。”簡永超熟練地介紹。

現今的福泰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佔地總面積4500平方米,養殖廠裏可存欄220頭肉牛,現養殖40頭,按照每畝400元的流轉費流轉了80多畝土地用於種植牧草。

如今,簡永超回家和父親簡澤兵一起打理合作社,發展肉牛養殖。上陣“父子兵”,父子兩人分工明確,簡永超負責飼養、防疫和管理,父親簡澤兵就專管進購和銷售。一個“主外”,一個“主內”。

對於簡永超回家,簡澤兵心裏是實打實地高興和欣慰,沒有想到兒子居然放棄外面已有的工作,選擇回家幫忙,與自己一起創業。現在,有了兒子的“助力”,以後的生活更加有奔頭了。

對於養殖場的下一步規劃和發展,簡永超也有自己的想法。“我準備購買機械設備,再添加牛隻進行補欄。要把養殖場壯大成自動化、標準化的規模,帶着周邊的羣衆,一起發展肉牛產業,走致富路。”簡永超信心滿滿地說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