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頸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世界上唯一生長繁殖在高原的鶴,在西藏民衆眼裏,它們是神聖、吉祥的符號。11月25日,記者從拉薩警備區獲悉,西藏首支黑頸鶴民兵巡護分隊正式成立,這也是拉薩警備區對“民兵+”生態保護模式方面的積極探索成果。未來,拉薩警備區還將組織民兵力量開展森林消防、水源地保護等方面的工作。

記者瞭解到,黑頸鶴民兵巡護分隊由兩支隊伍組成,一支隊伍主要負責強嘎鄉範圍內的巡護工作,另一支隊伍主要負責卡孜鄉範圍內的巡護工作,兩支隊伍各由15名隊員組成,望遠鏡、對講機、摩托車及統一服裝是他們的“標配”。成立黑頸鶴民兵巡護分隊,是拉薩警備區在“民兵+”生態保護模式的積極探索。未來,拉薩警備區還將組織民兵力量開展森林消防、水源地保護等方面的工作。

次仁倫珠今年29歲,是黑頸鶴民兵巡護分隊的一名隊員,他家住在林周縣強嘎鄉強嘎村。平時,在他家門口的基本農田裏就會棲息着幾隻黑頸鶴,當地人親切地叫它們“沖沖”。得知要組建黑頸鶴民兵巡護分隊的消息後,次仁倫珠興沖沖地跑來諮詢。“我很喜歡黑頸鶴,從小就看着他們在田地裏覓食、跳舞、唱歌,看到它們我就很開心。”次仁倫珠說,聽說自己要加入黑頸鶴民兵巡護分隊,全家人都爲他感到驕傲。

黑頸鶴民兵巡護分隊要積極主動承擔保護區巡護,做好日常巡護記錄;監督並制止保護區內非法狩獵、亂倒垃圾等行爲;對遊客驚擾候鳥等不良行爲進行及時勸導;保護區內發生野生動物傷亡時,第一時間予以救護;野生動物保護宣傳以及國防教育等一系列宣傳工作。

11月25日,記者來到林周縣虎頭山水庫,成羣結隊的候鳥選擇在此棲息過冬。水面上有斑頭雁、赤麻鴨、綠頭潛鴨及棕頭鷗等,翅膀劃過水面伴隨着清脆的鳴叫聲,這裏簡直就是候鳥的天堂。在不遠處的淺灘上,四隻黑頸鶴正在曬太陽,還不時彎下腰覓食,狀態十分愜意。

相關數據顯示,現階段約有1000餘隻黑頸鶴在林周縣過冬。12月,林周縣即將迎來黑頸鶴遷徙高峯期。黑頸鶴民兵巡護分隊隊長趙睿介紹,12月至次年3月,爲黑頸鶴飛抵林周縣過冬的高峯期,在這一時間段內,每週必須保證至少開展兩次巡護工作。

拉薩市林周縣區位優勢比較明顯,旅遊、生態資源相對豐富,北部的熱振國家森林公園、阿朗鄉阿布白脣鹿自然保護區、藏雄溝、達龍溝以及南部的雅魯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景點深受遊客青睞。趙睿介紹,“民兵+”生態保護模式已經成爲一種保護縣域生態環境的新模式。

同時,趙睿對於隊伍未來發展也有一些展望。首先,如果“民兵+”生態保護模式成效好,在拉薩警備區支持下將逐漸擴大隊伍規模;其次,隊員中有部分建檔立卡戶,要落實好每一位隊員的誤工補貼發放工作;最後,後期要讓隊員積極學習野生動物救護知識,增強專業技能,更好地開展巡護工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希望我們能成爲一支活躍在林周縣域守護綠水青山的‘先鋒隊’,保護好黑頸鶴及其他棲息在這片土地上的野生動物。”趙睿說。(次但羅布 文/圖 西藏商報記者 趙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