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膜的光合作用要好一些,再一個,窩距是?”“3米,田裏面全是3米,比如,種砂糖桔要2米,沃柑也是2米5左右,但是大雅和明日見就必須要3米,沒有3米就長不起來,現在這樣做出來就沒有一點問題......”11月27日,在廣安區白馬鄉白馬村(原保竺村),該鄉黨委書記杜全君、鄉長唐志強正在向柑橘種植業主劉茂山瞭解土地調型情況。

據悉,劉茂山是白馬村(原保竺村)本地人,正團職退役幹部,退役後在成都發展有多家餐飲店,眼下聽聞家鄉正在發展晚熟柑橘,便回到家鄉創業,打算種植晚熟柑橘。“目前流轉了100多畝土地,現在正在進行調型,大概3-5天調型完畢,預計12月初把苗下完。此外,爲了保證晚熟柑橘的正常生長和健康發展,我們還爭取了一些專業技術支持,其中有,四川農大、中國科學院的專家教授等等。同時,我還準備打造一個原生態食材體驗店,未來基地發展成熟後,我就把體驗店的根紮在這裏。”劉茂山告訴記者。

產業基礎好,發展潛力大,白馬鄉作爲一個產業大鄉,一直致力於走出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產業發展引領鄉村振興之路。經過多年努力,全鄉初步形成檸檬、花椒、小龍蝦、糧油、生豬、湖羊6大主導產業,檸檬、花椒、小龍蝦3大產業園區,6個生產區,1個旅遊度假區(朝陽湖旅遊度假區)的“6361”產業體系。當前,該鄉培養髮展產業基地22個,註冊專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32個;流轉土地發展有檸檬8000餘畝,花椒2500畝,小水果種植2000畝,水產養殖1600畝,蠶桑500畝,呈現出豐富多樣的產業態勢。今年9月,廣安區召開區委五屆十八次全會,全會更是對白馬鄉作出發展晚熟柑橘的發展規劃,同時規劃其以檸檬、花椒、晚熟柑橘、湖羊爲主導產業,充分發揮集體經濟優勢,不斷壯大集體經濟產業,到2021年底前實現產業全覆蓋,創建省級鄉村振興示範鄉鎮。

當前,晚熟柑橘的種植掀起了全鄉產業發展的新高潮,將爲當地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拉動經濟增長、鞏固脫貧攻堅成效,爲全鄉實現產業全覆蓋發展目標增加源動力。業主李建華是白馬鄉人,返鄉創業後他發展有檸檬、花椒等多項產業,現趕上晚熟柑橘種植熱潮,他也流轉700畝土地進行種植,且已種植完畢。來到其位於石梯村的柑橘地裏,只見管理人員徐文橋正帶領着工人們爲柑橘蓋膜,“因爲冬天來了,天氣寒冷,蓋膜就是爲了防風保溫,增加水分,等開年之後再施肥、修枝整形......”談及蓋膜的作用,徐文橋如是說。

除此以外,還有部分業主和劉茂山一樣正在進行土地調型,全鄉每天有近30臺挖機在轟隆運作(進行土地調型),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按照市區相關工作部署和要求,白馬鄉以鄉村振興爲契機,大力推進產業全覆蓋相關工作。”談及當前晚熟柑橘的種植進度,白馬鄉鄉長唐志強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已引進業主10個,流轉土地2500餘畝,現已調型1700餘畝,完成種植800餘畝,計劃年底前完成土地調型和栽植任務。”他還表示,下一步,白馬鄉將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發展檸檬、花椒、晚熟柑橘、湖羊等優勢產業,持續推進產業全覆蓋工作,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效,爲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下堅實基礎。

全媒體記者 | 廖小兵 許婷

通訊員 | 蔣啓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