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貓傳》的故事,其實很簡單。

白樂天寫《長恨歌》時,大唐怪事頻發。正值倭國僧人前來大唐求法,兩人相識之後,以一隻會說人語的貓爲線索,揭開了楊貴妃之死的真相。

說來,這部電影去年年底就上映了,我到現在纔去看,也是有些落伍。一直覺得海報很吸引我,每一個細節都在告訴我這是一部古裝奇幻鉅製,然而看完發現不過如此。如果以十分爲標準,我給五分。這五分給在影片特效和演員上。特效可以說是這部電影最大的亮點。

爲了讓影片再現盛唐風貌,劇組專門組建美術團隊駐紮襄陽,花費六年時間按真實比例還原長安城。同時還在兩位美術指導的帶領下翻閱大量古籍史料,將襄陽的550多畝園地從藕荷沼澤變成了一座恢弘唐城。除了參照真實長安城的規制以外,一草一木也都注意透視關係,種植每一棵樹工作人員都要跑上至少兩萬步,去遠近測量它與建築之間的位置。

如此用心,雖然最後的效果還沒有到好萊塢那樣讓人難分真假的水準,有些部分還比較生硬,但也誠意滿滿,讓人沉湎其中。其中對於歷史的還原也可圈可點。比如在“花萼相輝之樓”處許多女子着男裝出鏡,和唐朝前期女扮男裝的風氣相符;而在“極樂之宴”上宴請之客無分尊卑,參加宴會的人羣中夾雜這許多異國服裝之人,可見唐朝的開放程度。

那麼多年過去了,漢唐盛世總是讓華夏民族念念不忘。劇中地點事件雖是虛構,然而大唐繁華,開明包容,四海來朝的恢弘氣象卻也全部表現出來了,觀看之時總有些許的感動。

對於演員的選拔以及表現,個人還是比較傾心的。黃軒所演的白樂天,癲狂之意表現的很好;張雨綺飾演春琴,影片中的那段舞蹈看來也是下了功夫;至於貴妃則更不用說了,一顰一笑,委婉得恰到好處,也確實稱得上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而最後知道自己難逃一死時的心酸無奈也可說是“此時無聲勝有聲”了。楊貴妃是中國銀幕上的常青樹,但相比於其它影視作品裏談到她總繞不開宮廷內鬥爭權奪勢,《妖貓傳》裏的貴妃更出塵不染一些,更溫柔嫵媚一些,更加純粹一些,也許正是如此,才更讓人愛慕一些。

再說李白,印象特別深的是在吟唱完《清平調》後若有所思,又哭又笑,這也是整部影片裏我最喜歡的鏡頭之一,本性浪漫豪放得青蓮居士心裏到底想了什麼,真真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據說在拍攝時染谷將太的妻子正值孕期,他隻身來到中國,除了劇組配的翻譯,不帶助理,又因爲臺詞的緣故拼命練習漢語。同時,劇中很多人羣集聚的鏡頭,在一開始還擔心如果羣演面無表情動作生硬心不在焉,無疑會給影片質量大打折扣(這可以說是很多國產作品的通病了),但看下來卻發現擔心多餘,也確實讓觀衆舒了一口氣。

特效和演員,這兩個花費大量人力財力的因素可以說在今年來國產電影裏屢見不鮮了。然而也可能就是因爲在這兩者上所花心思太多,纔沒有多餘的精力和動力去打磨劇本。所呈現的浮躁和急功近利,再怎麼吹噓是“多年構思”,演技再精湛的演員恐怕也掩飾不了。

《妖貓傳》的故事真的很簡單,但如此簡單的故事足足拍了兩個多小時,也就知道囉嗦程度可見一斑。雖然影片一開始就出現了名字中所謂得“妖貓”,但是之後的若干曲折明顯多餘。同時,我至今都還沒明白,既然貓的意圖是報仇,那其和金吾衛陳雲樵一家的瓜葛也太過複雜。一開始是以爲貓不能直接取人性命,才迷惑藝伎給陳雲樵敬蠱毒酒。但看到貓殺人之後就更加理解不了,爲什麼不直接殺了陳雲樵,而且爲什麼要一起殺死和事情沒有關係的春琴?諸多情節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看起來每一步都又目的,但這目的又顯得多餘,以至於在貴妃出場之前讓人又想打哈欠。

最後貴妃之死也很混亂。按照影片的解釋,玄宗和其下幻士因禁軍圍困不得已而欲殺貴妃,欺騙貴妃有尸解之術,封人氣脈,待危機過後可以使她復生。本來真相到這裏被揭露就已經可以了,卻偏要在最後又弄出一個貴妃沒被殺死,而是在棺材裏窒息而死的又一個真相。同時又講了白鶴少年和貴妃的故事......這麼多事件下來,雖然讓真相更加悲劇,卻也讓觀衆覺得劇情混亂和臺詞不明,到最後,反而悲劇的感覺都被沖淡了,只剩下莫名其妙。

同樣莫名其妙的是,但凡讀過《長恨歌》,就會知道,影片所想表達的真相對於詩詞本意來講,並無太大意義。白樂天寫貴妃之死,但並沒有寫貴妃是怎麼死的。非要說情的話,“玄宗迫於壓力賜死楊貴妃”和“玄宗迫於壓力欺騙楊貴妃”在“情”之一字上面真的能分出區別嗎?反而後者的玄宗更加在乎貴妃的感受一點吧。

再說一下片名吧。影片名爲《妖貓傳》,我想很多人再沒看之前都想的是關於貓的故事,看了一半之後才發現貓只是個配角,看完之後才發現配角都算不上,只能算是個線索。細細一想之後,發現這隻貓甚至都不算是“妖”......而片名的英文翻譯就更扯了:《 Legend Of The Demon Cat 》,直譯過來就是:《惡魔(邪)貓傳奇》......不知道外國友人看到名字又會腦補些什麼。

一番折騰下來,其實影片最精彩的地方根本已經不在於空海和白樂天探尋真相的過程了,也不在於妖貓復仇,而是在其所講的玄宗和貴妃的故事上面,而是在其用特效所表現出的盛唐氣象上面,而是在“花萼相輝之樓”的“極樂之宴”上。要說影片裏的無上經、丹龍皈依佛門、空海悟道等禪宗元素的話,插入的跡象太過明顯和生硬,本意可能是想提升影片深度,但效果實在是不敢恭維。而對男權社會中將罪行強加給女人並冠以“紅顏禍水”這種思想的批評又太過單薄和蒼白無力。至於有人說從影片中看出什麼人生大道理云云,不如說是強行解讀而已。

影片想借《長恨歌》串起來一個故事,但想白樂天寫貴妃之死,並不是要指責誰,也並不是要否定愛情,而是想給情慾劃一個邊界。即使是對楊家兄妹的得寵相當反感的杜甫,也寫過“明眸皓齒今猶在,血污遊魂歸不得”的感嘆。盛唐的胸襟,不至於容不下一個美麗的女子。

而這些最應該反映出來的東西,再電影裏不是沒有提及就是一筆帶過。也許陳凱歌導演把影片本身格局想得太過龐大,結果什麼都抓不住。

突然想起,若是陳凱歌僅僅拍一個有玄宗,有貴妃,有愛情,有遺憾,有無奈,有詩,有酒的盛唐,即使是像陳可辛導演的《三分鐘》那樣的短片,效果也可能會好很多。畢竟,他手下已經很久沒出過好的作品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