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的一句"得屌絲者得天下",小米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在近日舉行的中國人力資源管理年會上,小米集團清河大學副校長王嵋在一場交流活動中言及小米爲"得屌絲者得天下",消息傳出後,引發了大批"米粉"的聲討。

而在11月25日,小米在微博發佈了道歉信息,當事人王嵋也主動請辭。

因爲一句"屌絲"就被辭退,這樣的做法無疑有點過激,不過這也折射出小米集團對於"高端夢"近乎瘋狂的渴望。

一直以來,消費者對於小米的印象都是廉價、低端、高性價比,不過也是靠着這三個標籤,小米在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中站穩了腳跟。

但是,隨着手機市場格局的逐漸確定,小米卻開始急着擺脫自身的"屌絲屬性",想要進軍高端市場。從今年年初3999的小米10,到最近6999的小米至尊版,這都是小米對於高端市場的嘗試。

一面是固化的"屌絲"印象,一面是集團的"高端夢",小米的未來將何去何從?

依靠性價比打出一片天

早在創立之初,小米就以"性價比"爲主打核心,並藉此標籤迅速擴張。

"爲發燒而生",這是第二代小米手機的宣傳語。1999元的價格,卻擁有不輸當年其他品牌4000、5000元手機的硬件配置,超高的性能與極致的性價比讓小米集團的手機迅速"出圈",併成爲當年手機市場的黑馬,而也是從那一刻開始,手機開始逐漸平民化。

後來,小米的多代新品價格也都是延續着1999的定價。硬件升級,價格卻常年不變,小米靠着性價比獲得了不錯的口碑。

2014年,更低價的紅米系列誕生,並且在發佈之後就成爲了小米集團最爲熱銷的機型。到了2020年,已經發展到第八代的紅米NOTE8價格依舊在千元左右,並在全球售出了1.4億臺。

在通過手機市場給消費者打下"超高性價比"的印象之後,小米開始生產其他的產品。

電視、充電寶、排插、智能手錶,小米靠着其"高性價比"的品牌標籤在消費市場大獲成功,到了2018年8月,小米集團成功在香港上市。

可以說,小米集團的成功,一直離不開三個字,那就是"性價比"。

進軍高端市場,業績、股價華麗轉身

"性價比"有許多好處,但就是有一點不好,那就是不掙錢。

雖然依靠着性價比迅速佔領了市場,但其實小米集團並不掙錢。

根據小米集團的年報數據顯示,2015年小米集團的營收高達668.11億,但毛利潤僅爲27億,毛利率僅爲4%。

也是因爲不掙錢,上市以後小米集團並未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在上市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裏,小米的股價都是"跌跌不休",因爲過低的毛利率,市場並不把小米定位爲互聯網企業,而把其定位爲傳統的製造型企業。

在看到了"高性價"的弊端之後,小米開始轉型高端。

今年年初,小米發佈了其新一代的旗艦機型小米10,定價高達3999元,更有一款機型定價高達5999元,消費者在看到了小米10的定價後都大呼"小米變了"。

不過,雖然在消費市場口碑有所下降,但提價後的小米無論在業績上還是股價上,效果都立竿見影。

根據數據顯示,小米的三季報總營收及淨利潤均創單季新高,實現營收722億元,同比增長34.5%,經調整淨利潤41億元,同比增長18.9%。

而在業績的提振下,小米的股價也是節節攀升,自從年初發布了新機型之後,小米的股價已大漲超1倍。

毫無疑問,在進軍了高端市場之後,小米集團實現了股價和業績的華麗轉身。

性價比不是缺點,小米不應"忘本"

依靠"性價比"出圈,如今卻沉醉於"高端化",最近更是因爲高管的一句"得屌絲者得天下"就將其辭退,小米這種行爲顯得有些忘本。

雖然"高端化"可以帶來業績的提升,但傷害的卻是廣大的消費者。

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在亞力論壇上就對講道,"要解決消費者對於小米低端的認知,就是把手機價格賣貴,只有手機賣貴了,又有用戶買賬,小米纔算真正的站穩了高端手機市場,也才能得到認可。"

從雷軍的話中不難看出,對於高端化,小米集團的策略其實就是兩個字——提價。

其實,高性價比和高端化並不應該是相對立的,高端的產品也可以有高性價比,如果僅僅依靠提高來實現產品的高端化,這就如空中樓閣,隨時都有倒塌的可能。

蘋果手機的高端化依靠的是極致的做工以及順暢的系統,華爲的高端化靠的是先進的技術以及口碑,而小米的高端化轉型,在目前來看顯得有點缺乏競爭力。

依靠性價比獲得大衆認可,如今卻跟"屌絲"劃清界限,小米集團"高端化"雖然效果顯著,但如何處理好"性價比"和"高端化"之間的矛盾,這或許是小米集團最應該想清楚的問題。

本文爲***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