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放狠話要撤出國際空間站單幹?最後可能還得合作,不過是和中國

11月27日,俄羅斯赫魯尼切夫科研生產聯合體副總裁弗拉基米爾·索洛夫耶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要重新考慮2024年之後是不是還繼續參加國際空間站”。他說,該企業的重點將轉移到俄羅斯自己的空間站上。這是不是意味着作爲人類目前最大的空間設施、科學奇蹟的國際空間站,已經被人敲響了喪鐘呢?

需要知道,俄羅斯不是第一次提出要撤出國際空間站合作了。自從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導致俄羅斯和西方關係惡化之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傳出“俄羅斯要退出國際空間站”的消息。例如在2014年5月16日,俄羅斯就威脅要在2020年撤出國際空間站,並且向美國禁運火箭發動機;2015年3月1日,俄羅斯威脅要在2024年之後撤出國際空間站……2020年3月,俄羅斯再次提出,2024年之後要離開國際空間站合作機制,自己單幹。索洛夫耶夫最新一次的表態,理由是國際空間站的艙段和零部件已經開始老化,到2025年就要進入故障頻發的階段,不搞新站已經不行了。

那麼,俄羅斯到底撤還是不撤?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撤出國際空間站,自己另起爐竈,對俄羅斯來說是沒有技術障礙的。蘇聯/俄羅斯是世界上唯一擁有長期運行大型組合式空間站經驗的國家。今天的國際空間站,就是在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包括美國、歐洲的宇航員在“和平”號上經過了多次、長期飛行試驗,學會了如何建設和運行一個標準接口、多艙段組合式大型空間站,如何讓空間站和不同類型的飛船、航天飛機對接和一起飛行,如何從空間站上進入宇宙實施艙外行走。

相比之下,反而是美國從來都沒有自己發射和運行過這樣的大型組合式空間站。一旦俄羅斯撤出,美國面臨着從頭學習空間站搭建和運行的難題。空間站商業化也就成了一紙空文:不成熟、不安全的東西,怎麼能提供給商業應用呢?

但是搞航天不僅僅需要技術,也需要錢。載人航天需要的錢就更多。在國際空間站的建設和運行當中,雖然俄羅斯提供了核心艙和一大部分重要的艙段,還在後期提供了幾乎全部載人飛船。建造和使用國際空間站的經費,幾乎都是美國、歐洲和日本支付的,俄羅斯雖然也要爲之提供一些財政撥款,但總體來說是賺錢的。考慮到當今各國政府對空間科學研究的撥款強度,載人航天的主要用戶還是來自西方國家,其中以政府和大型研究機構爲主。即使俄羅斯自己搞一個空間站,俄羅斯國內的科研活動經費完全不足以支撐這個空間站的運行。

既然如此,俄羅斯可以自己搞一個空間站,然後租給西方國家使用嗎?站在俄羅斯的角度,未必有這樣的底氣。俄羅斯曾經長期壟斷載人飛船業務。但是NASA經過10多年的臥薪嚐膽,支持馬斯克,一舉推出了“載人龍”飛船,在各種性能上碾壓俄羅斯的“聯盟”。萬一NASA要求馬斯克搞個空間站,俄羅斯無論如何也不敢假設馬斯克做不到。

所以,幾年來俄羅斯一再威脅西方,要撤出國際空間站,比較大的可能性是想敲山震虎,逼迫美國和歐洲再次簽署一個合作協議,按照現有模式向俄羅斯支付現金,製造和發射新的艙段,替換掉已經老化的艙段,把國際空間站繼續運行下去。

然而從10月份美國甩開俄羅斯、與七國簽署月球探索合作協議來看,西方似乎沒有興趣繼續和俄羅斯的載人航天合作。這其中的道理也很容易解讀:俄羅斯的雖然具備成熟技術,但是這些技術已經老化陳舊。而且這20年來,爲了維持國際空間站,NASA不斷向俄羅斯付款,卻擠佔了美國自己的研發資金、侵蝕了工業基礎。與其繼續幫俄羅斯維持宇航工業基礎,不如痛下決心自力更生。而且,NASA打算建設的地月軌道空間站需要一整套全新技術,俄羅斯根本就無法提供,合作的必要性已經不存在了。

那麼俄羅斯的出路在哪裏呢?恐怕他們會把中國的自主空間站作爲一個新的方向。中俄的關係目前不錯,爲航天合作提供了政治基礎。中國對空間站運行的經驗還非常不足,目前僅僅實施過“天宮”和“神舟”飛船的組合飛行,更大規模的組合體飛行還在計劃當中。中國宇航員也還沒有出艙裝備大規模艙外設施的經驗和實操記錄。而這些都是俄羅斯能夠提供的東西。

不過中國自主空間站的基本構架早已經定型,爲了俄羅斯的參與而大規模修改設計方案,可能性是很小的。比較大的可能性,是中國向俄羅斯開放空間站,允許俄羅斯飛船的對接和宇航員的駐站。甚至可能允許俄羅斯對接一些小型艙段,開展科學實驗活動。不過中國的空間站對接口技術比俄羅斯更爲先進一些,俄羅斯必須按照中國標準研製新的對接機構,才能把飛船或者艙段對接上來。

當然,俄羅斯還有最後一條路徑可以選擇,就是低價傾銷。考慮到當前的匯率,俄羅斯可以提供遠比馬斯克低的載人空間飛行價格。我們知道,“聯盟”飛船早期的票價是2000萬美元,後來是因爲政治影響而漲價到8000萬美元。馬斯克的“載人龍”票價在5500~5600萬美元。也就是說,俄羅斯方面的議價空間還相當大。如果俄羅斯確實可以把載人飛行和空間站使用費打五折甚至“打骨折”,包括歐洲、日本、印度、巴西等在內的國家肯定會發生興趣。這樣的價格肯定無法謀求暴利,但維持宇航工業生存還是可做到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