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作爲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有着很廣泛的羣衆基礎,正所謂:“少不讀三國,老不讀水滸”,水滸中的江湖兒女快意恩仇,讓人拍案叫絕的同時,也會給人一種深深的反思。

近些年來,關於水滸傳中兵器的討論也越來越多,哪種武器梁山好漢用的最多?哪種武器出鏡率最高?在我個人看來,非朴刀莫屬。

朴刀在水滸傳中到底出鏡率有多高?通過幾個人物故事我們就能看出來。比如宋江怒殺閻婆惜上梁山,防身武器就是朴刀,赤發鬼劉唐在城隍廟被插翅虎雷橫抓捕,身邊放着的也是朴刀。還有青面獸楊志與豹子頭林沖比武,用的也是朴刀。玉麒麟盧俊義家中則有好幾把朴刀,他被李固陷害上梁山,防身用的還是朴刀,就連李逵爲母報仇,怒殺四虎,用的武器也是朴刀。而這些還只是朴刀出場的一部分,事實這款武器出鏡率之高,甚至比某些演員都多。

爲什麼朴刀出場這麼多?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施耐庵並非對朴刀情有獨鍾,而是朴刀這種武器在宋朝實在是太過普及造成的。那朴刀在宋代到底有多普及呢?

據宋代史料記載,朴刀出現於北宋仁宗年間,它最早是由一種畲刀的農具演化而來。據稱畲刀是當時農民用來刀耕火種的簡陋農具,使用方法和鐮刀類似。但刀面更寬大刀柄更短一些。

因爲是農具,所以畲刀在宋代可謂遍地都是,且無法管理。這也讓當時的宋朝當局非常頭疼。考慮到宋代治安一直不好,所以宋代農民出門都會將畲刀刀柄加長攜帶,而長刀柄畲刀就是朴刀。

根據水滸傳記載,朴刀的長度應該在1.5米以上,在古代這個長度應該算是長兵器,因此在當時,使用朴刀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需要有一定體力,正所謂刀行厚重劍走輕靈,刀的殺傷力都來自重量。這一點朴刀也不例外,在有了厚重的刀片後,還需要同樣結實的刀杆匹配纔行。二者安裝在一起,朴刀重也就不奇怪了,現代復原朴刀重達6斤,古代很可能更重,10斤重朴刀也不奇怪。要將一把10斤重朴刀耍的旋轉如飛,所需的體力非常驚人。

此外,在刀法上,朴刀的使用更講究技巧。因爲長度比較長,所以朴刀要想用好不傷到自己,必須要有刀法口訣,比如“劈、砍、挑”等等。所以一把朴刀看似簡單,想用好也是不容易的。

其實仔細想想,梁山好漢各個武藝高強,使用朴刀才能舉重若輕。如果換成普通小兵使用,恐怕大概率會傷了自己。

歷史上,朴刀還是長槍的剋星之一,水滸傳中就有楊志朴刀戰勝林沖的情節,而少林功夫中,也有朴刀大破長槍的表演。從這也可以看出,朴刀確實威力很大。然而如此大威力的冷兵器,卻在宋代後銷聲匿跡。說到底還是使用太難導致,反倒是紅纓槍流傳千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