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在經濟開發區的綠谷新材產業園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在腳手架上忙碌,施工車輛進進出出,一派火熱景象。

起跑即衝刺。由金灘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6億元,總建築面積5.8萬平方米的綠谷新材料產業園,開工建設短短一個多月便初具雛形,成爲“文登速度”的又一生動註腳。

“天氣越來越冷,生產週期越來越短,爲保障項目建設速度,我們已提前做好混凝土冬季施工防凍措施,工人們加班加點趕工期。”在項目施工現場,有關負責人馬小波說。

綠谷新材產業園位於區化工產業園內,是經濟開發區今年項目建設的“重頭戲”之一。廠區原是一處多年“建而未投”低效項目,佔地面積199畝。爲加快建設高標準化工產業園,經濟開發區狠抓低效閒置資源盤活,向存量土地要空間、要效率。

“去年下半年以來,在做好前期信息排摸工作的基礎上,區主要領導多次帶隊與原用地單位進行商談,我們積極對接自然資源、住建等相關職能部門,在今年6月完成土地回收,7月重新出讓,由我區國企金灘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摘牌。”經濟開發區投資服務部副部長李豔霞說。

前置性推動有關工作,讓遺留問題複雜的低效土地用了不到一年順利完成掛牌,變爲優勢項目資源,爲“騰空換鳥”打下堅實基礎。

如何高效利用這塊優勢資源?經濟開發區已經提前進行了謀劃。

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經濟發展局局長孫明軍說,去年九、十月份,經過多次到外地考察,他們發現精細化工產業集羣發展前景好。回來後,馬上形成可行性報告,並很快達成一致,將綠谷新材料產業園建成高端化工產業科創中心,承載規模小、產出高、前景好、風險低的精細化工企業,打造化工產業“園中園”,實現集約發展。

今年10月19日,項目正式動工。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已有9個車間鋼結構主體完成吊裝,3個車間正在進行基礎施工,預計年底前所有車間的基礎施工將完成。

速度背後,是經濟開發區“起跑即衝刺”的項目推進勁頭和力度。“項目建設就像蓋房裝修,誰不想早早搬進去?咱就是‘施工隊長’,咱們多做一點,企業就能早入駐一點。”孫明軍說。

藉助綠谷新材產業園這一優質平臺,經濟開發區招商隊伍迅速開展多元化招商,與哈工大(威海)、青島科技大學等高校對接洽談相關新材料中試項目,吸引省內精細化工企業瞭解產業園。截至目前,已有高端塑料合成項目、新型高分子塗料項目等17個項目達成入園意向。

推動項目建設實現“加速跑”,不僅要衝在一線,更要想在前頭。

連日來,孫明軍正忙着收集和彙總綠谷新材產業園進駐項目的信息,準備指導即將入駐的項目進行可研報告編制工作。

“從製作、審覈到通過,一個報告沒有兩三個月做不成。要等到項目搬進去再準備,可就‘晚三秋’了。”孫明軍說,園區項目入駐前,必須要經過山東省化工研究院組織的專家評審,確保安全環保後才能進駐運行。但厚厚的申報材料可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解決的,想要迅速推進,這個“提前量”可得抓好了。

項目動動嘴,幹部來跑腿。就在上週,孫明軍剛剛對達成入駐園區意向的17個項目進行了梳理,提前瞭解項目問題;孫明軍也將工作人員分爲數個小組,“對口服務”相關項目,儘快出具可研報告。“明年4月,一部分項目可實現設備安裝,我們希望評審也同時結束,兩方面都不耽誤!”孫明軍說。

綠谷新材產業園將立足山東半島化工產業,輻射對接日韓地區精細化工產業鏈條,預計園區達產後,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2億元。

相關文章